以畜牧业为基础的草原文化可见于蒙古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草原饮食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牛羊肉多。牛羊肉是蒙古人的主要食物,似乎只要有了牛羊肉和面包,他们基本上就不再需要什么别的食品了。一入深秋时节,蒙古人便忙于储存牛羊肉。秋冬季节,在乌兰巴托居民楼的阳台上,常常可以看到居民晾晒的一条条牛羊肉干,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冬天,家家的阳台上还存放着成袋的牛羊肉,常见有人从家里阳台上劈下一块肉,拿回屋里去。有位蒙古朋友告诉我,他家一个冬天要吃10只羊、1头牛和1匹马。牛羊肉的价格也比较便宜,在乌兰巴托,每斤羊肉的价格只相当于人民币3.5元。
菜比肉贵,似乎也是草原饮食文化中的一个特点。蔬菜品种单调,数量稀少,且价格昂贵。例如,每斤胡萝卜要卖到4元多(人民币,下同),像核桃一样大的洋葱也要4元多1斤,稍好一点儿的土豆则卖到将近5元1斤。至于鸡蛋,则是按个来卖,根据市场行情,每个鸡蛋竟卖到一两元到三元多不等。鸡肉和各种水果就更贵了,简直成了草原饮食文化中的“奢侈品”。
但是,菜、蛋、水果这些“奢侈品”,在我们看来却是生活必需品。无奈之下,我们也只好少吃蔬菜,甚至尽量不买水果。但即使如此,时不时地也不得不硬充一下“有钱人”。到了食品店,我们也得和买黄油的人排成一队,但轮到我们,却不是买黄油,而是买一个比同样大小的黄油还贵的卷心菜(虽然卷心菜在冬季大多还是冻的或烂的)。这一“出手”往往令售货员和众多顾客难以理解,他们常用异样的目光一直看着我们拿着冻卷心菜走出商店。正像我们到蒙古有些不适应一样,蒙古人到我国来也会有些不适应。凡是到过我国的蒙古人都异口同声地说,中国的牛羊肉不好吃。因此,正像我们在蒙古常常托人从国内带些蔬菜和水果来一样,蒙古人到我国来也常常想方设法地托亲朋好友从蒙古带些牛羊肉来。由此看来,我们尽可以说自己不适应别人的文化,但却很难说我们的文化就比别人的“好”。人们各有与其环境相适应的生活方式。
牛羊在草原文化中的地位
由于畜牧业是草原文化的基础,牛羊及其安危在蒙古人的心目中所占的地位就不是我们所能理解的了。
在乌兰巴托,城市建筑远不像在我国城市中那样密集,有些街道与街道、建筑与建筑之间,还留有大片的天然草地,附近牧区的牛羊就常常“进城闲逛”,像在大草原上那样悠然自得。
我们每次乘汽车离开市区后,隔不多远就可以看到成群的牛羊慢悠悠地走在公路上。这时候,每个开汽车的人都不会按喇叭,而是尽量放慢速度,躲闪着牛羊,小心翼翼地在它们中间行驶,从没有人向牛羊显示汽车的威力和速度。
在乌兰巴托,偶尔也可以看到一些牧民骑马进城。他们走进楼后,便将马拴在门口。拴马的方法也很独特,不是把马拴在什么东西上,而是将马的前后腿双双拴在一起。这样,马就只能在原地打转转,而不会走开了。
春季是产羊羔的季节,这时候,蒙古的中小学都要放春假,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回去帮助大人接羔。羊羔出生的季节,常常会出现暴风雪。每当这时,小羊羔稚嫩的生命就可能夭折,甚至还有牧民为寻找羊只而失踪的事例。所以春季的暴风雪成了蒙古人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也成了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
降雪量在草原文化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冬天如果不下雪,牛羊就会因草干枯而渴死,人们把这种情况叫作“黑灾”;如果积雪太厚,牛羊又会因吃不到地上的草而饿死,这就成了“白灾”。在蒙古的冬季,即使是城里人见了面,也常常要说一说雪多雪少的事,就像我们常常会谈论天气对庄稼的影响一样。
牛羊赖以生存的大草原对于居住在城市里的人来说,似乎还具有一种精神的魅力,甚至可以说是魂之所系。盛夏时节,城里的大部分居民都要到牧区去避暑消夏。有人生了病,也要到牧区去喝一种只有牧区才有的酸马奶。据说喝了它,就可以把肠胃里的“脏东西”统统打下来,由此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稿源:星辰美食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