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种纯朴的农村里,大家在经济上都不是很宽裕,但是只要家里有一点点多余的东西,就会分送给邻居一同分享,彼此间没有心机,也没有任何的歧视。
今年的夏天,临危授命为一个宗教团体带高中生参加暑期研习营。在这个研习营当中有一个节目是“成果发表”,是由每一个地区的高中生用任何型态来表现他们所研读的一本书。我所负责的地区是选读“旷野的声音”这本书,在这次研习营之前,我曾经听过这本书,它也曾被教育单位列为优良读物,但是迟迟未将它买来阅读。趁着这次的机会,在一个炎阳的午后,独自一个人到书局去买了这本书,每当我工作疲累的时候,就将这本书翻开来阅读。一个星期的时间,我将这本书详细地拜读过一次。我还记得每一次翻开那本书时的那种激动与感动,对于过惯了现代化生活的我们,那本书的确给我们非常大的冲击,也让我们慢慢调整自己的观念:原来只有透过“原始”才能表现出人类最真的一面。
将时光回溯到十五年前,那时候我们住在乡下的一个小农村里,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喧嚷来往的汽机车。我喜欢那一种恬静的感觉,虽然物质上并不丰富,但是内心总是感觉很充实。住在这里的清一色都是农民,他们起得很早,大约清晨两、三点就会听到农妇们在张罗早餐的声音,吃完早餐后,有的要赶去引水灌溉、有的要赶着将昨天采收的疏菜送到果菜批发市场,各司其所、忙中有序。农民们大约忙到早上十点多就回来休息,吃个午餐、睡个午觉,下午两、三点又要到田里去,不论是除草、施肥、喷洒农药或是采收,样样都来,黄昏的时候,拖着农具以及采收的成果心满意足地回家。
晚上六、七点的时候,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每一家子的成员正团聚着共进晚餐。农家的晚餐时间很早,大约到六点半之前所有人就都祭足了五脏庙;夏天的晚餐后,三、五户的邻居会搬个椅子到庭院乘凉,男人们一起谈论著工作的辛苦;女人则议论着人情的琐事;还有在一旁玩得正开心的小孩,这样温馨和谐的一幅画面现在已不复见了;寒冬的季节,外面冷飕飕的,十五年前的冬天比现在冷很多,大人、小孩都窝在家里看歌仔戏、连续剧或电视新闻,走过每一家的门前,都能听到他们正在高谈阔论电视上的剧情,“啊!伊真正可怜,怎么都没人要救他?”“这个婆婆真正有够厉害,整天就只会对媳妇大吼大叫”、“古早人有够悲惨,做错事情就要被打落边疆,还要在那儿被刑罚……”,这样的声音此起彼落,而且一家比一家还热络。
当时间慢慢过去,夜色渐渐低沉,不到九点时许,所有的声音顿时宁静了下来,一盏盏的灯慢慢熄灭,农家人过完了一天的生活,准备要进入甜美的梦乡。那时还是戒严时代,晚上很少有人再外出,除非有紧急事故或婚丧喜庆,不然我们所见到的:家家户户的大门都深锁着,马路上空荡荡的,只有几盏微亮的路灯照着地上,天空中还有一轮上弦明月相辉映。
我崇尚以前那种生活,那是一个以“朴实”为主轴的时代,每个人一大清早碰面的时候都会互相道早安,“早啊!这么早就起来了啊!”“你也早啊!要忙着帮全家人准备早餐当然要早点起来啰。”那是一种出自真心的对话,不像现在早晨的问候语变得很虚伪;中午时分,邻居相碰头一样会问:“阿你吃饱了没?”一句关怀的话语令人感觉很窝心;甚至晚上时间,关门之前,看到左邻右舍还会问候一句:“这么晚了,还没睡啊?!”虽然问得很直接,但是真的令人感觉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的隔阂。
在那种纯朴的农村里,大家在经济上都不是很宽裕,但是只要家里有一点点多余的东西,就会分送给邻居一同分享,彼此间没有心机,也没有任何的歧视。我记得十多年前的一个夜里,有一个陌生男子闯进一户人家,那户人家连忙喊“抓贼!抓贼!”听到这一喊,几乎整个村子的壮丁都跑了出来,有人拿着木棍、有人拿着锄头、还有人连家里的铲子都拿了出来,准备要制服这个大胆的盗贼。虽然最后盗贼没抓到,不过那守望相助、全村村民生死与共的精神的确令人感动。
十多年后的现在,手中拿着一本“旷野的声音”,在书桌前想着还没完全现代化与物质化的过去,沉醉于那样的恬静当中,浑然不知母亲已经站在我眼前。她说:“看到你一个人痴痴地微笑,阿是在想什么事?”“没有啦!没有啦!就想想一些往事而已啦!”那是一段最堪回首的过去,我想这辈子最大的心愿是希望能够再听一次像过去那段旷野的声音。(//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