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前文)
父母的不理解,是早年足球生涯中最大的遗憾。当时因为踢球与家里闹革命,后来先妥协的是我的母亲,但她也只淡淡地说了一句:“去踢吧。”而我的父亲,一直要到一九八五年时,才因为一场比赛而改观。
那一年,我代表中华男子足球队远赴奥克兰参加世界杯足球赛的会外赛,对手是纽西兰队,当时电视转播了那场球赛,而我就在包括父亲在内的众多冈山乡亲守着的电视萤幕里,成功在上半场即将结束前踢进一球——从那刻开始,所有的街坊邻居都改称我父亲为“安爸”,因为大家都知道他有个很会踢球的儿子。当然,“安爸”本人也从原本的排斥足球成为忠实的球迷,后来他甚至会在闲暇时间主动到冈山足球俱乐部的球场去帮忙剪草,直到现在已经高龄超过八十,只要我回高雄,都还是会带他一起到场边看球。
“踢球虽然没有什么成就,但至少不会变坏。”后来的“安爸”总是这么跟其他的足球家长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
一路走来,总觉得有足球相伴的自己,其实非常幸运:进入高中之后,我成了队上的先发球员,高一就拿到全国冠军。毕业之后,我加入了联勤总部支持的飞驼足球队,成为专业的足球员。一九八二年时,我被选入国家队,则是人生中另外一个转捩点。当时我原本只是候补球员,本来应该不会有机会参与比赛,结果在球赛快结束时,教练突然让我上场踢球,而我也不负众望,在场中进了一球——因为如此的精彩表现,让我得以进入中华男子足球队,代表国家四处出征海外。
整体来说,我的运动生涯其实没有历经太多波折,比较有影响的应该就是一九八○年代前期的两次受伤——都是在比赛中左腿胫骨骨折——第一次是在黄历年前,因为怕父母担心,只好骗说自己不回高雄要在台北过年,结果就是谎言被拆穿,最后全家人跑到台北看我。第二次则是发生在原本预计要回老家的周末前夕,不良于行的我打电话说这周不回去了,安爸一听,立刻在电话那头问:“你腿又断了喔?”
另外一个重要的事件发生在一九九○年,当时二十八岁的我被香港东方队相中,有意邀请我转战加盟。比起台湾,香港的足球环境相对成熟,对运动员来说,也是职业生涯中难得的好机会——这不光是对我个人莫大的鼓励,同时也是对台湾整体足球发展的肯定,当时的新闻报纸曾经不止一次报导相关消息。然而,后来因为薪水谈不拢,而宣告破局。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有些遗憾,因为能够进入香港职业队踢球,势将开拓我在专业和人生中更宽广的视野;假如当时选择前往,我后来的生命风景,应该会与现在截然不同。@(未完,待续)
─节录自《足球家庭指南》/ 网路与书出版
(点阅【足球家庭指南】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