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传统文化非常丰富,底蕴深厚,许多的预言名作,甚至是历代“童谣”中充满了神秘智慧,预警未来,关怀生众,千百年后的人还是觉得莫测高深。
中国历朝,一直都有童谣、谶语、民谣或石碑刻字,向人间暗示未来的吉凶祸福的征兆,而且在历代史籍中多有记载,甚至记入正史中。例如,《史记‧周本纪》记载,宣王之时童女谣曰“檿弧箕服,实亡周国。”可见“童谣”预言在中国起源甚早。
从周朝往后看,每个朝代都能见揭示朝代兴亡更迭,或暗示祸福起落、人事成败的童谣。这些神秘的童谣,多在社会战乱、自然灾变的前头传出世间,尤其是在朝代末世最多。
中国历代的童谣常是谶语的另一种表现,尤其是有关一个朝代国祚的存亡、一个时代的动荡变化。童谣以中国神传文字特有的丰富文化内涵,展现巧趣又神秘、时明又时暗的预言,字表看似浅白畅口,其实内含真意深隐,真相总是另有所指。实际上,指涉政治人与事的童谣常常是谶语的另一种表现,一种容易在民间传播开来的谶语,一种未来的预言。
人说从“童谣”中可以看历史!从历朝末世童谣预言的应验来看,可说它是上天给人的间征兆。事过境迁,往事留痕。回首看“童谣”,在中国历代童谣、谶语中,给人间天机预警,给人留下智慧,冥冥中有天意……
明代童谣:“一小又一了,眼上一刀丁戊搅,平明骑马入宫门,散在皇极京城扰。”
这首童谣以“合字”的中国文字技巧,藏了一人及其牵动的明朝政局世运。这个搅毁了明朝国祚的人乃是何人?童谣中有解。
“一小又一了”合为“李”字;“眼上一刀”即“目”上加一刀撇,合为“自”字;“丁戊”一内一外相合为“成”,顺序连三字,呼出“李自成”,搅毁了明的国祚;“平明骑马入宫门,散在皇极京城扰”,进占皇宫,推翻明朝,扰乱京师。
这一首童谣预示了大明王朝将被李自成推翻,事后证验世局,果然如谶。
闯王李自成 平明骑马入宫门
李自成是党项羌族后裔,原是陕北银川驿卒。崇祯帝采信大臣裁撤驿卒的建议,造成失业驿卒武夫起义,李自成参与高迎祥旗下的起义军。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
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起义,在高迎祥被明朝处死后,李自成继称闯王、李闯,成为明末起义领袖之一,率起义军于河南歼灭了明军主力。
据《甲申朝事小纪》〈明广兆谶〉中记载: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九月,李自成在河南汝州歼灭了明三边总督孙传庭指挥的明军主力后,便乘胜破潼关,直下西安。次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国,国号大顺。就在这时候,南京乾清宫地面忽然下陷,露出一块石碑,碑上刻着共26个字的四句话:“一小又一了,眼上一刀丁戊搅,平明骑马入宫门,散在皇极京城扰。”
虽言“童谣”,预言真相乃真费解,令人迷令人惑、惹人猜惹人测,常常事后才解其真意。实际上天机不可泄露,在事发之前谁又有预见真相的大智慧?或恐是发出预言的先知?或乃是天意……
天道虽无声无语但却有信,中国古人早已观察到地上人事与天道相感相应,如影之随形。人间事象之祸福成败,尤其是关乎一个大群体的命运,事发前总有天启之征兆。童谣谶语可不也是慈悲的上天给人间的预警?!
@*
责任编辑:谢秀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