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風波雖已過去,但它使邱吉爾認識到,只有戰場上的勝利才能穩固自己的首相地位。他想要親自去開羅實地看看情況,但被艾登和佈雷肯等人極力勸止了。在7月裏,奧金萊克親自指揮著第八軍在阿拉曼建立起防線。當隆美爾的部隊打來時,由於當地不宜於坦克行進,限制了德軍裝甲部隊的威力。奧金萊克趁機組織了有力反擊,俘虜了好幾千德軍,使局勢穩定下來。
7月下旬,羅斯福派霍普金斯、馬歇爾將軍和海軍上將金,到倫敦與英方會商下一步的戰略問題。因為英國的參謀長們固執認為1942年進攻歐洲條件不成熟,使馬歇爾關於及早開闢歐洲第二戰場的意見未能堅持下去。當這些意見匯總到羅斯福那裏後,他最後表態支持進攻法屬非洲。7月25日,作出了關於此次行動的最後決定。
8月初,邱吉爾對中東的視察終於成行,他由艾倫•布魯克陪同,並將老資格政治家史莫茲也請到開羅。邱吉爾在他倆的協助下,決定任命哈樂德•亞歷山大將軍接替奧金萊克的職務。本來還準備起用W.H.E•戈特將軍任第八軍軍長,但因為布魯克認為戈特過於勞累而傾向于任命伯納德•蒙哥馬利。此後不久,戈特將軍因座機被擊落而不幸罹難,遂由蒙哥馬利擔任了第八軍軍長。
8月10日深夜,邱吉爾直接從開羅飛往莫斯科,準備當面向史達林通報關於改變在法國北部登陸開闢第二戰場的決定。這是一個微妙的、困難的、然而又不得不完成的任務,丘吉爾對於會受到何種對待心中無數,但對自己將要表達的主要意思則十分明確。
8月12日下午5時許,邱吉爾的座機降落在莫斯科的首都機場。蘇聯人給予邱吉爾以最高規格的接待,安排他住進了城郊一座豪華別墅。當天晚上,邱吉爾前往克裏姆林宮拜會了史達林。在“陰森而沉悶”的氣氛中,邱吉爾首先坦率地告訴史達林,英美兩國政府認為,1942年不可能在法國北部登陸以開闢歐洲第二戰場。他提醒史達林,在莫洛托夫訪英時,英方已通過備忘錄說明不能就1942年的行動作出承諾。
史達林陰沉著臉加以反駁,表明了他對這一決定的不贊同態度。隨後,邱吉爾又談到轟炸德國;繼而又談到開闢第二戰場的另外選擇,即準備10月份在北非實施的“火炬”計畫。邱吉爾以鱷魚作比喻,說明“火炬”計畫是打擊鱷魚柔軟的下腹部。史達林此時又轉而高興起來,與邱吉爾長時間地討論了這一計畫的意義和理由。此後雙方又就英美空軍在蘇聯軍隊南翼取得制空權進行支援進行了討論。會談直到午夜才結束,此時邱吉爾欣慰地感到:“冰塊已經打開,通人情的接觸已經建立起來。”
第二天會晤時,史達林向邱吉爾遞交《備忘錄》,責備英國政府拒絕1942年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將使蘇聯全國輿論遭受巨大打擊,並妨礙蘇軍的指揮計畫。8月14日,邱吉爾以書面答復指出:“1942年最好的第二戰場以及從大西洋開展的唯一可能的大規模戰役是‘火炬’作戰計畫。如果它能在10月間實行,將比任何其他計畫對俄國更有幫助。”在這天晚間的宴會上,史達林笑著向邱吉爾提及英國干涉俄國革命的事。邱吉爾問自己現在是否已得到寬恕,史達林說:“這一切都已過去了,過去的事應該屬於上帝。”
8月16日清晨,邱吉爾乘飛機經德黑蘭返回英國,英蘇兩國領導人會談公報隨即發表,在全世界引起了強烈反響。公報說:
“會談就反對希特勒德國及其在歐洲的同夥的戰爭,作出了若干決定。對於這場正義的解放戰爭,兩國政府決心全力以赴,直至希特勒主義和任何類似的暴政完全消滅為止。會談是在熱誠和十分真摯的氣氛中進行的;這次會談使我們有機會重申,英蘇美三國完全依照三
國間的同盟關係,已結成親密的友誼,達成相互的諒解。”
這次英蘇首腦會晤,使邱吉爾與史達林之間建立起並在戰爭中一直保持著一種“密切而
又嚴肅”的關係,對雙方之間加強聯繫、增進理解、相互配合、保證取得戰爭勝利具有極為
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9 “火炬”計畫與“霸王”行動
就在邱吉爾訪問莫斯科期間,“火炬”計畫的各項細節的擬訂工作已在緊張地進行。邱吉爾回國後,在唐寧街10號每週安排一次同德懷特•艾森豪將軍的午餐會。他已建議羅斯福總統任命艾森豪擔任“火炬”戰役的總指揮。而由亞歷山大擔任副總指揮。當時在法屬北非,約有20萬聽命於維希政府的法國軍隊,他們把自由法蘭西的戴高樂將軍稱為“逃兵”,對英國人懷有強烈的仇視情緒。
為了減輕對登陸的抵抗,盟軍的這次登陸作戰被著意安排成一次形式上的純粹的美國軍事行動,由美國將軍擔任最高指揮。儘管艾森豪沒有什麼實戰經驗,但他卻被認為是一支由不同國別組成的混合部隊的最好指揮者。在登陸地點上,邱吉爾不滿意於只在卡薩布蘭卡和奧蘭兩地登陸,他提出增加阿爾及爾和波尼兩地,最後達成一種折衷方案,即只增加阿爾及爾作為登陸點。
在“火炬”計畫實施之前,10月23日,由蒙哥馬利指揮的阿拉曼戰役,在1000多門大炮的轟鳴聲中拉開了序幕。英軍巧妙地多處出擊,以佯攻配合主攻,使德軍摸不著自己的作戰意圖。代理隆美爾指揮的施圖姆將軍在外出查明情況的途中遭英軍伏擊,從車上摔下來,心臟病發作而死。遠在奧地利阿爾卑斯山上養病的隆美爾被德軍最高司令部凱特爾元帥通知待命,隨後希特勒親自打電話給他,要求他立即返回北非前線。
但此時德軍的頹勢連隆美爾也無力挽回。到處都在被動挨打,士氣不振,軍需缺乏。由於馬爾他島仍牢牢地控制在英軍手中並沒有失去活力,使德國運送給養的船隻被大量擊沉,所以德意軍隊得不到必需的補給,整個戰區每輛車只能再發3次汽油。11月2日,蒙哥馬利的部隊突破了德軍防線南部,隆美爾面臨的形勢十分危急,他打電報給希特勒,要求乘還來得及時向西撤到40英里之外的富卡陣地。
當第二天隆美爾正準備實行撤退行動時,希特勒來電嚴令堅守,不得後退。儘管可能面臨被殲滅的命運,隆美爾作為軍人還是準備服從命令;但他的副手馮•托馬將軍強烈反對。托馬說:“希特勒的命令是愚蠢的、荒謬的,我再也不能執行這種命令了。”他隨後換上乾淨制服,掛上軍階標誌和勳章,站在他那輛已燃起熊熊大火的坦克旁,直到英軍前來接受他的投降。當晚,他已經坐在蒙哥馬利的司令部裏與這位英軍名將共進晚餐了。
隆美爾立即派專人乘飛機回德國說明情況,要求允許撤退,但他等不及回音,便於11月4日晚被迫違命退卻了。此時能撤出來的只有裝甲部隊和摩托化部隊的殘部。至於步兵,只能聽任他們向英軍投降了。11月5日,希特勒來電同意隆美爾“撤到富卡陣地”,但此刻富卡陣地已被蒙哥馬利的坦克拋在身後。隆美爾帶著他的殘兵敗將在15天中潰退700英里,一直撤到班加西的西邊。此後蒙哥馬利仍馬不停蹄地在利比亞沿海追擊隆美爾殘部。到年底,隆美爾已被迫逃到突尼斯據守。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