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秀私房菜:有年味的百頁結雞丁
材料:
去骨雞腿肉1隻、百頁結200公克、乾香菇2朵、木耳1朵、紅蘿蔔1/4條、大蒜3粒、蔥1支。
調味料:
蠔油1.5大匙、醬油1.5大匙、酒1大匙、水1杯。
作法:
1、將所有的調味料拌勻成調味醬備用。
2、香菇(先泡發)、雞腿肉、木耳及紅蘿蔔切丁、大蒜拍碎、蔥切段備用。
3、熱油鍋,蔥、大蒜炒香,雞腿肉略炒一下呈白色,再下香菇、木耳、紅蘿蔔及百頁結,再加調味醬,將雞腿肉燜至熟透即完成。
傳統的板豆腐有股濃郩的豆香(圖:林秀霞/大紀元)
豆乾是含水量少的「老豆腐」(圖:林秀霞/大紀元)
後記:
豆腐是黃豆的製品,相傳在西元前164年,淮南王劉安在八公山上採藥煉丹時,無意中以石膏點豆汁得來的靈感而發明的,將泡軟的黃豆加水磨成豆漿煮沸濾渣後,加凝固劑(石膏、鈣、鎂鹽、檸檬汁或醋)凝結成「豆腐腦」,再放入模板內壓實去水而製成豆腐。含水量多者稱為「嫩豆腐」,少者稱為「老豆腐」。從板豆腐、油炸豆腐、豆乾、到豆花,它的種類變化萬千,茲介紹幾位豆腐家族的「變裝成員」於下:
1、「百頁」又名「千張」,是將泡軟的黃豆加水磨成豆漿煮沸濾渣後,加凝固劑凝成「豆腐腦」,用布摺疊壓製成薄片狀,以江蘇徐州與安徽蕪湖的百頁最為有名。若是新鮮的百頁或百頁結,可與其他食材直接烹煮。若是黃黃的、一張一張的乾百頁,可曬乾切成寬條後放入冷凍保存,若要烹煮時,先用水與少許的鹼(或小蘇打)泡煮約十分鐘,泡煮太久則太爛,時間短了則太硬,且須一邊泡煮一邊撥動,撈起後再用清水沖洗以去異味,如此百頁才會滑嫩好吃,可將剩餘發好的百頁放入冷凍備用。常見的料理尚有:雪菜百頁、百頁結燒肉。
百頁結可與其他食材直接烹煮食用(圖:林秀霞/大紀元)
「豆皮」是豆漿表面的薄膜風乾而成(圖:林秀霞/大紀元)
百頁燒肉(圖:林秀霞/大紀元)
2、「百頁豆腐」與「百頁」不同,它是近幾年才開發的豆腐家族的新成員,因從它的側面來看,很像百頁的書,故得名「百頁豆腐」。其口感較Q軟且富彈性是因為在製作過程中,多了一道「蒸」的手續,使組織較嫩豆腐緊密紮實而稍帶嚼勁,雖經久煮仍不易破碎,因內部多孔隙易吸收滷汁而更加入味,故常被用於滷味及素食料理的食材,因其介於嫩豆腐與老豆腐之間,在烹飪美食方面尚可發揮許多創意的空間,是一種變化繁多的豆腐製品。常見的料理有:乾煎百頁豆腐、蒜燒百頁豆腐、素燒百頁豆腐、滷百頁豆腐。
百頁豆腐比嫩豆腐較Q軟彈牙且帶些嚼勁(圖:林秀霞/大紀元)
3、「豆皮」或稱「豆腐皮」,或稱「腐皮」,可不要誤聽成「虎皮」。它是將泡軟的黃豆加水磨成豆漿煮沸濾渣後,轉小火續煮以保持高溫,當鍋內的豆漿表面與空氣氧化現象而出現一層薄膜時,用長筷撈取攤平風乾而成的豆製品。豆皮常被用於包「雞捲」的外皮,或將多層豆皮折疊成「生豆包」,再將生豆包油炸成「油炸豆包」。常見的料理有:滷豆包、豆包捲、豆包炒芹菜或炒高麗菜。
乾百頁又名「千張」須用鹼泡煮過才可烹煮食用(圖:林秀霞/大紀元)
香酥「雞捲」的外皮是豆皮(圖:林秀霞/大紀元)
「生豆包」是多層豆皮折疊而成(圖:林秀霞/大紀元)
金燦燦的「油炸豆包」是生豆包油炸而成(圖:林秀霞/大紀元)
4、「乾絲」或稱「豆乾絲」,它是含少許水分的「老豆腐」,因外形細長如麵條而得名,以顏色區分為白乾絲與黃乾絲。常見的料理有:肉炒乾絲、涼拌乾絲。
「乾絲」或稱「豆乾絲」因外形細長如麵條而得名(圖:林秀霞/大紀元)
5、豆花是含水量最多的「嫩豆腐」,將凝固劑的「寒天」與600CC的水同煮溶解後,倒入已煮沸的2000 CC無糖豆漿中,一起拌勻待涼後即完成。若加入紅糖或黑糖水、綠豆、紅豆、花生或其他水果等佐料,可成為「甜豆花」,夏天冰鎮過再吃,心涼脾開好滋味,冬天將糖水或與薑汁加熱了再吃,可驅寒暖身。若加入黃花菜、毛木耳、肉餡、海帶絲、紫菜、蝦皮、麻醬、辣椒油、香菜、醬油、醋、韭菜花、蒜泥或蔥花等佐料,可成為「鹹豆花」。
豆花是含水量最多的豆腐(圖:林秀霞/大紀元)
6、豆腐製品由於含有豐富的營養成份:蛋白質、維生素B群、抑胰酶、不飽和脂肪酸、卵磷脂、鐵、鉬、錳、銅、鋅、鎂、硒及磷等,其高蛋白質甚至可以代替肉類,所以有句話說:「吃肉不如吃豆腐,省錢又滋補」,而它在宗教素食和健康素食的領域中,所扮演的角色日趨重要,但痛風病人應慎食豆腐,因內含有「核蛋白質」會增高尿酸。脾胃虛寒及易腹瀉者不宜多吃,因為豆腐性涼會加重病情。
作者叮嚀:
乾百頁可在傳統市場中,專賣素食的豆類製品店鋪或攤位買到。記得買回來需要冷凍。@*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