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4日訊】鋼琴角鬥士李斯特–1811年出生於匈牙利,9歲開始舉辦演奏會。年輕時的李斯特猶如現代舞台上的天王巨星,擁有大批為他神魂顛倒的追星族。他一出場就能讓台下的貴婦們昏倒。之前幾乎所有的鋼琴演奏家都雙手緊貼鍵盤彈奏的,但李斯特一反常規把手臂高高舉起然後重重落下,頭髮往後一甩,鋼琴隨即發出巨大的轟鳴。不論是創作還是演奏,他都頗像與鋼琴對決的角鬥士般激情四射。他還有把鋼琴彈碎的記錄,因此他的音樂會上經常備有三架鋼琴。這一切也歸功於他受到了小提琴大師帕格尼尼具有魔幻性的高超演奏的影響。他用鋼琴創造了各樣的音響效果,雷聲與閃電,悠長的鐘聲,潺潺的溪水,咆哮的激流,神聖莊嚴的吟唱,飛馳的駿馬等等。在所有鋼琴作曲家中,李斯特運用的形象最為豐實。他的女性粉絲簡直把他奉為神明。這位鋼琴史上的一代巨師,晚年曾在梵蒂岡住過,在羅馬天主教堂中得到過神父的聖職。
中國是在明萬曆年間即1573–1619年外國傳教士最先將管風琴帶入澳門。1601年意大利傳教士利馬竇將兩隻羽管鍵琴帶入北京獻給了明神宗。隨後明神宗選派了四位樂師學習演奏羽管鍵琴,由當時澳門的聖保羅教堂的教士龐迪瓦任教。這是中國人的第一個鋼琴學習班。這也標誌著西洋的鋼琴藝術正式傳入了中國。19世紀中葉傳教士們進入沿海廈門等地帶來了管風琴。
20世紀初葉,更多的西洋文化大量進入中國。中國民間在還沒有經歷過古鋼琴,維多利亞時期的第二代鋼琴象大夢初醒似的,開門而見的是第三代即現代鋼琴。那時的廈門鼓浪嶼教堂,教會學校,教會醫院較多。習琴者眾至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在鼓浪嶼的小島上竟然有五百多架鋼琴,這既是中國的鋼琴之鄉的緣由吧。這個小寶島造就了許多鋼琴家音樂家。自二十年代起周淑安,林俊卿,殷承宗,吳天球,非屈,許斐平,至九十年代的陳佐湟,許興艾等等。
旅居墨爾本的鼓浪嶼華人鋼琴收藏家胡友義先生為鋼琴之錦上添花。他以畢生卓越收藏古董的知識和實力,收藏了大量展現各種鋼琴史上不同風格的鋼琴,風琴,管風琴,並全部捐獻給了鼓浪嶼鋼琴風、琴博物館。這兩個博物館是中國唯一,也是世界一流的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鋼琴、風琴博物館。
筆者2006年回青島時,專程去廈門鼓浪嶼遊覽了早年歐洲傳教士帶著古鋼琴登陸的地方。並感受了一下早年鋼琴藝術在這片土地上落根開花,發揚光大的緣源。並參觀了由胡友義先生締造的鋼琴風、琴博物館。
20世紀初葉曾是李斯特的再傳弟子意大利鋼琴家梅帕契帶著李斯特的耀眼光環走進了中國大上海一德橋俱樂部。在這裡他舉行了中國歷史上的首場鋼琴音樂會。一個意外把他留在了上海。他對中國的鋼琴史留下了重大烙印。他強調收支的獨創性和堅實的指尖訓練。教出了中國第一代名鋼琴家俞便民、張雋偉、朱工一、周廣仁、傅職等等。
中國第一個獨立制的音樂學院校長蕭友梅以高薪聘用了查哈羅未。查被稱為中國第一代鋼琴家的宗師。他教出了丁善德,吳樂懿和李翠貞。丁善德還曾在上海新亞大飯店裡舉辦了中國人的第一次鋼琴獨奏會。顧聖嬰在50年代裡創造了鋼琴演奏家的奇跡。她得過第六屆世界青年和平聯歡節一等獎。第十四屆瑞士國際鋼琴比賽二等獎(無一等獎)。還有60年代的第十六屆布魯塞爾伊麗莎白皇太后國際比賽獎。但在文革初她不堪受辱,憤世自盡,寫下了中國鋼琴史上最悲愴、淒涼的一頁。
60年代中國的鋼琴可謂進入了鼎盛時期,人才濟濟。五大恆星李翠貞、范繼森、李嘉祿、夏圍瓊和吳樂懿照耀著中國鋼琴的星空。但一場文革浩劫破啐了中國人的鋼琴夢。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