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三日電)一對老夫婦坐在第三屆總統農業獎頒獎典禮的角落,老先生仙風道骨,老太太慈祥和藹;當老先生上台受獎,一屋子晚輩才知道他就是台灣早年農業界柱石─「萬雄博士」;資料記載,萬雄聲名大噪於栽培抗病菸草和農試所遷建,但更核心價值是「萬剃刀」留下認真執著的風範。
早年政府財政收入除外匯,就是靠菸酒公賣,但台灣菸草品種老舊,品質參差不齊,加上又發生大規模嵌紋病,造成極大損失,政府亟需菸草人才解決病害,當時萬雄因緣際會,考取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簡稱農復會)公費留美,1951年赴美國進修菸草抗病育種學。
這一去,萬雄一生就和菸草擺脫不了關係,其後服務於台灣省菸酒公賣局與菸葉試驗所,在前後18年期間再度赴美專攻遺傳育種研究;這段時期台灣鼓勵增產稻米、蔗糖與菸草等高經濟價值作物,每年來自菸酒公賣局國庫稅收即佔一半,其中又以菸草製品收益最高,達營收三分之二。
為穩定財政,公賣局積極改良菸草品質,萬雄就在時勢造英雄的時空背景下一展長才。
他從美國大量引進菸草品種,進行馴化栽培,選出適合台灣栽培的新品種推廣種植,其中包括「維斯大」及「喜國士」等,由於菸葉品質優異、易栽培、生長快、適應力強,烤製也容易,因此大量推廣,栽培數量最高達總面積80%。
可惜「喜國士」無法抵抗普遍傳染的嵌紋病,為穩定菸草事業,萬雄發揮所學,運用雜交育種方式選拔抗病優良品種,經過五年培育,獲得可抗普通嵌紋病菸草品種;為感念其貢獻,這個新品種即命名為「萬國士」。
之後萬雄又培育可抗白粉病與嵌紋病等病害的「萬國芬」,為台灣最先並自行研發、適於本地種植的抗病品種,大大地穩定政府財政收入。
更為人津津樂道的是,眼光深遠的萬雄從 1970 年開始擔任台灣省農林廳農業試驗所所長,期間共16年半,他在任內最大的貢獻就是將農試所從台北公館遷到台中霧峰的現址。
他不但一手主持行政工作、爭取研究人員陞遷改制,薪水比照大學教授、以及試驗研究工作的規劃與農業推廣等,甚至日以繼夜的研究農試所各實驗室和研究設備,都要比照國際標準,每天桌上堆滿房舍設計圖,根本不是土木專長的萬雄,硬是邊學邊賣,自己去丈量,再和設計師確認修正,逐步完成農試所的遷建。
當時月薪才三千元不到,農試所遷建耗費上億,應該有很多上下其手機會,但萬雄那股認真負責、分文不取、錙珠必較、行事嚴謹態度,展現「子帥以正,孰敢不正」風範,讓上下沒人敢舞弊偷工。
結果九二一大地震時驗證萬雄的堅持,位於斷層帶上的技工宿舍,地都裂成兩半,但房舍主結構體仍屹立不搖。
問萬雄為何當初一腳踏進農業?祖籍上海的萬雄說,當年二次大戰時上海淪陷,他跟著軍隊往後方走,本來準備投考大學聯合招生的工科,結果沒想到時間晚了,名也報不成,當時在江西的爸爸聽說福建省新成立農學院,由於報名時間較晚,可以去試試。
本以為就這麼一腳踩進農業領域,但他還不死心,想轉學到廈門大學去唸工科,但學校說,只有土木工程可以唸,但沒有獎學金。這下子只好聽老天的安排,乖乖唸農業。
日本投降後,來台灣接收農業領域的大都是福建的農業人員,萬雄也就趁勢在 1946 年 (當年才 25 歲 )踏上台灣的土地,這一輩子就貢獻給台灣。
這種剛正不阿、不賣人情、不講關係、手腳乾淨的風骨,在官場難道不怕得罪人嗎?87歲的萬雄哈哈一笑說,「反正我從來不求做官,怕什麼?農業單位誰都知道我開門見山,不轉彎,省府上下官員都知道跟我說話要非常小心」,原來一生剛正的最大密訣,就是「不忮不求」。
即使後來萬雄退休後到私立文化大學教書,也是一手帶起文大的農學院;萬雄說,學生們十分怕他,因為他很嚴格、要求又多,結果被學生們取了個「萬剃刀」綽號,但學生們畢業後最懷念的還是這位嚴師。
不過,萬事仍有遺憾,他說,在所長任內 (至1986年)最後一個工程是要蓋一個當時很陌生, 如今卻是重要性十足的「生技大樓」。
因為在當時即看準生技一定是未來趨勢,希望蓋了大樓,網羅人才,探索當時仍為新興的領域,但樓未蓋完,人已退休,接任所長並未將這幢樓用於生技研究,現在農試所才要急起直追,但為時晚矣。
老先生雖然退休,但還是很關心台灣農業的未來,他直言,台灣農業一定要走高品質化,才能高價化,而且要走進國際的同時絕對要注意「環保」問題,包括農地污染、肥料、農藥等都要從「環保」角度思考,台灣農業才有機會往更高層次提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