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18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林坪報導)中國的12家嚴重污染企業,因為不符合國家環保總局和銀行聯合推出的「綠色信貸」標準,近日被銀行追繳、停止,或拒絕貸款。
據《中國青年報》的報導,今年7月,中國國家環保總局首次把一份有30家環境違法企業的名單交給了人民銀行和銀監會,按照三個部門共同擬定的 《關於落實環境保護政策法規防範信貸風險的意見》,全國的金融機構將不得對這批污染企業新增任何形式的信貸支持。
國家環保總局的一名負責人星期五表示,近日,有12家重污染企業因為上了環保總局遞交給銀監會和人民銀行的黑名單,已經被各家銀行追繳、停止或拒絕貸款。旅居美國的作家鄭義一直關注中國環保問題。他認為,中國環保總局推出「綠色GDP」失敗後,又寄希望於「綠色信貸」來遏制污染—
鄭義:「本來綠色GDP在各個地方核算國民生產總值的時候,必須要加進各個企業對於環境的破壞和資源的使用,要把這個打進成本裡頭去。如果把這個東西打進成本裡頭去的話,那麼現在所謂的高速發展都是一個可疑的東西了。是一個得不償失的賠本的買賣。這種情況下就遭了全國各級官吏的一致抵抗。
推行綠色GDP 的方案已經失敗了,環保總局仍然不甘心,還要想繼續提出解決方案,所以他們就提出了一個綠色信貸,試圖用銀行貸款來卡住這些污染企業。」
報導說,現行法律允許環保部門對污染企業罰款的額度只有10萬元,這樣的處罰大大低於企業安裝處理污染設施的花費,達不到敦促企業改進的目的。實施「綠色信貸」就是要逼迫企業為環境違法行為承擔經濟後果。
報導舉例說,安徽的一家釀酒企業本來要向當地銀行申請1,000萬元貸款,但銀行發現這家企業因為多年來沒有污水處理設施,上了環保部門的黑名單,於是停止了這筆貸款;招商銀行成都分行查詢到某電力公司部分項目不符合環保審批的標準後,收回了貸款;江蘇農行在審批一家知名企業一筆新貸款時發現,這家企業已被評定為污染「紅色」等級,屬於限制貸款企業,於是建議該企業整改並通過環保部門驗收再申請貸款。 對此,鄭義評論說—
鄭義:「這幾個例子不能說明問題。就等於說中國大陸現在到處在喊懲治貪官污吏一樣。槍斃了省長、副省長或者更高的官員,腐敗的情況還是越來越嚴重,污染的情況也是越治理越嚴重。」
鄭義認為,中國現在的銀行體制,使得中國的銀行在對企業貸款時,忽略它們的環境污染問題—
鄭義:「中國的銀行是官辦的,中國銀行的壞帳在世界上已經是舉世聞名了,但銀行還是不破產。為什麼呢?因為實在不行了,就有中央政府從別的地方找出一部分錢來把帳沖了。國家一定會保這個銀行不破產,所以在這個情況下,銀行對貸出去的錢並不心疼。很多污染企業,包括那種水環境造成極大的負面作用一些工程項目,就是和銀行一起勾結做的。」
《中國青年報》的報導說,目前綠色信貸已經是國際潮流,包括花旗、渣打、匯豐在內的至少43家大型跨國銀行早已明確規定,在貸款和項目資助中強調企業的環境和社會責任。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美國和歐盟的進出口銀行都已把環境因素納入貸款、投資和風險評估程序。(//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