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
【大紀元10月8日訊】青光眼,日本人稱為「綠內障」,因為病人眼睛看起來是青綠色的。青光眼分為隅角開放型和閉鎖型兩種,國人以後者居多。眼壓高造成視神經萎縮及視野變化是青光眼的成因,但有少數患者為低眼壓性青光眼。此外,受傷、網膜血管阻塞、糖尿病、先天性結構異常、白內障、虹彩炎、類固醇等皆會造成青光眼。
台灣彰化基督教醫院眼科邱欣玲醫師說診斷青光眼包括眼壓、視神經、隅角鏡、視野、角膜厚度及視神經厚度等檢查,治療則分為藥物、雷射及手術。青光眼的用藥又可分為降低房水生成藥物及增加房水排放藥物,醫師會根據病患的情況給予一種或多種藥物,其中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會影響心血管及支氣管,因此心臟疾病或氣喘的患者,應主動告知醫師。
至於雷射治療,可避免手術危險性或延緩手術時間。在藥物及雷射無法控制或控制不良時,醫師才會考慮手術,但近年來由於技術的進步,青光眼手術成功率大為增加,也可早期接受手術治療,以確保眼壓的穩定性。
可怕的是,青光眼患者多不知罹病,直到視野窄縮甚至末期中心視野只剩5度才就醫。急性隅角閉鎖型青光眼情況如能及早就醫,通常治療效果良好。慢性青光眼需要長期控制、定期追蹤,就像糖尿病和高血壓一樣,隨著病情不同給予適當的治療。所以,患者最好找可信賴、固定的醫師,以便完全了解用藥的情況及病情變化,不再讓視神經及視野繼續破壞下去。
邱欣玲醫師建議患者須遵照醫師指示的時間、次數服用藥物及眼藥水,為達到最大治療效果,兩種藥物應間隔五分鐘,點完藥時可壓住眼頭,防止藥水流入喉嚨。將藥水放置陰涼處,不要曝曬於陽光下。另外,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會使眼壓升高,除了平常定期測量眼壓外,在其他科求診時,應告知醫師青光眼病史,多一點耐心好好用藥,可避免眼盲的發生。文∕林維鈞報導◇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