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16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六日電)中國大學生社會形象低落,據北京青年報報導,在「和諧社會視野下的大學生」論壇上,公布一份「當代中國大學生公眾形象調查」報告發現,社會公眾對當代大學生的評價很不理想,絕大多數受訪者認為大學生「精神萎靡不振」。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以下簡稱「中青院」)青年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盧德平博士解釋其中原因認為,大學生作為職業學習者,社會期望相對比一般的同齡青年群體要高得多,公眾評價標準的苛刻程度通常會比較高。
這項調查是由中青院青年發展研究院所進行的,今年七月至八月間,該調查項目組在北京市部分城區的街道、機關、企事業單位面向服務業人員、企事業單位職工、行政部門管理人員、中學生、中學教師、離退休人員等社會群體發放了問卷。
據悉,項目組此次公佈調查結果是為了紀念中青院建校二十週年。
調查發現,絕大多數調查對象認為大學生「精神萎靡不振」,社會公眾對每月消費在三百元以下貧困層次的大學生,明顯認知不足。也就是說,在北京,大學生群體在社會上展示的形象幾乎沒有貧困的跡象。
相反,富裕的適度消費(月消費五百至八百)與略顯奢侈的高消費(月消費八百元以上)成為社會公眾認知的主流。
不過也有百分之十左右的調查對象認為目前大學生存在「自殺傾向」,至於造成這類心理問題的原因,一半以上的調查對象將其歸咎於「就業壓力過大」。
盧德平分析,隨著大眾教育時代的來臨,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已經被社會各階層廣泛認知。這為發動社會力量解決大學生的就業難題提供了一定的社會輿論基礎。
但同時也應該看到,社會輿論的壓力與大學生群體對優勢就業崗位近乎急功近利的期待,也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高校辦學的短期化、市場化,從而不同程度地淡化培養有長久發展潛力的優秀人才這一大學的傳統功能。
調查還發現,對目前大學生心理狀況持悲觀態度的人群主要是「中學教師」。
盧德平認為,這個群體是從自身職業經歷為出發點進行判斷的。因為大學生的很多心理問題都可以追溯到中學階段。
大學生戀愛是人們喜歡議論的話題,本次調查也不例外。
盧德平指出,從改革開放初期大學生戀愛的隱蔽狀態到目前公開或半公開的狀況,體現了社會和學校管理層對於大學生戀愛越來越傾向於寬容和理解。但對於大學生戀愛中的愛情濃度和純度,本次調查並未提供特別樂觀的結果。
從總體調查結果看,調查對象中只有百分之十一點二的人認為目前大學生談戀愛是出於真誠相愛,而認為是出於「生理、心理需要」、「排遣孤獨」、「大家談,隨大流」的分別佔一定比例。
公眾反對大學生戀愛的主要理由集中在兩點:一是影響學習;二是成功率太低,大學情侶能修成正果走進婚姻殿堂的微乎其微。
但中學生(十五歲至十八歲)這個群體卻非常贊同大學生談戀愛,而且對大學生未來感情的走向相當樂觀。盧德平認為這說明當下的中學生面臨著和大學生同樣的問題,不少人也處於戀愛狀態,他們是在以支持大學生戀愛「向社會爭取最大的戀愛話語權」。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在各種有悖於公共道德或社會倫理規範的行為中,大學生在公共場合「情侶之間的動作過於親密」被視為最普遍、最典型的負面表現。
當然,在公共場合有這種表現的青年群體並不限於大學生。而差別就在於,社會公眾對大學生群體公共場合負面表現的評價往往與對大學生群體較高的社會期望聯繫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