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李錦奇、王憶紅╱台北報導〕台灣央行昨天確定升息1碼,國內投信法人立即分析對股市影響,但看法分歧,樂觀派認為升息幅度未超過預期,且美國已率先升息,市場早有心理準備,應以中性視之;但也有法人認為,依照以往經驗,升息將使市場資金緊俏,企業資金成本提高,長期來說,不利股市。
這是央行從89年12月以來15次降息後首度升息,投信法人認為,央行宣布升息下,預期產壽險股以及大型金控股有表現空間,類股有落後補漲的想像空間,而負債比較高的類股則須觀察。
建弘投信電子基金經理人林明生認為,央行升息1碼動作還算符合市場預期,從正面角度來說,升息代表景氣回升,不利的是,升息會使企業資金成本提高,綜合評估,應該以中性看待,至於金融業、壽險業因升息而使利差擴大,可視為受惠產業。
匯豐中華投信統計顯示,近10年來央行曾4次升息,84年2月從5.5%調升到5.8%、86年8月從5%調升到5.25%、89年3月從4.5%調升到4.625%、89年6月從4.625%調升到4.7%,結果台股、金融股不論是升息當天、後1月、甚至是後1季,卻都是跌多於漲。
匯豐中華投信副總石正同說,歷史經驗顯示,台股在央行升息後表現不佳,顯示升息確實對資金產生排擠效應,使資金部分流出股市,不過,當年台股剛好都是處在高檔下滑過程,因此,還是得配合檢視台股相對位置、景氣情況而定。
聯邦投顧總經理簡朝諒表示,央行升息後,看好產壽險股以及可以獲得存放款利差的大型金融股,再加上第4季有立委選舉,金融股可以作為控盤工具下,金融股表現將不會寂寞。
富達台灣成長基金經理人賴葉臣也認為,升息環境下,產壽險業可望受惠於利息收入的增加,但相對地,負債比率較高的個股將首當其衝,選股必須迴避這些族群,其次,原先以低利或零利率為訴求的產業也將面臨較大的威脅。
值得注意的是,負債比較高的營建股,雖具有升息利空,但也有油價上漲後的保值利多,因此簡朝諒建議,在利多利空因素交雜下,營建類股後市走勢將視個股而定,觀察重點為個股推案情形,以及第4季市場買氣。在操作面,則須以技術面、籌碼面為主,若以都會區推案為主的個股股價續強,則還是呈線多頭走勢,若越來越多個股破月線,則將代表營建股反彈結束。
升息列車 外資選金融上車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央行昨天調高重貼現率1碼,對此,歐系外資瑞銀證券(UBS )昨天表示,與亞洲四小龍相比,台灣升息後,利率仍偏低,尤其,這仍在市場預期之中,因此,短期內不會影響台股走勢或外資對台股看法。美系外資摩根大通則認為,升息題材向來有利於金融類股,台灣升息動作將助於激勵外資持續回補金融股。
目前人在香港開會的瑞銀證券台灣區總經理於貽勳,接受本報越洋電話採訪時表示,央行昨天決定升息1碼「並不令人意外」,這對外資佈局台股也不會產生立即影響或改變。
於貽勳說,雖然事前市場普遍預期,央行只會升息半碼而已,結果卻高過預期;但他強調,台灣利率水準原本就偏低,相較亞洲四小龍:南韓3.5%、新加坡5.3%、香港3%,台灣升息1碼之後僅1.625%,利率仍屬於偏低水位。
於貽勳表示,未來觀察重點是,央行會不會一路升息?還有多少升息空間?這才會造成實質影響,而短期內,台股市場還不會有太大的反應。
摩根大通亞太區首席證券策略分析師莫愛德(Adrian Mowat )則表示,相較於美國Fed已經升息3次,台灣才進行第1次升息,因此,對台股走勢不會馬上出現負面衝擊。
但對類股影響方面,莫愛德認為,由於升息題材向來有利於金融類,因為這對金融機構獲利能力有明顯助益,他建議外資法人客戶,可優先加碼金融類股,其次才是大型權重的電子股。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