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眼睛:生命邏輯(上)

黑眼睛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6月2日訊】 獻給:一切追求民主、人權、自由的人,一切追求個人生命尊嚴的人,一切追求生命精彩的人。

黑夜給了我黑眼睛,讓我在黑暗中尋找光明。--顧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簡介

本書從一個新視點去觀察人,國家,組織,政府,民族,社會,政體,公司,民主,政治,法制,民眾等現象,把這些現象看作是生命現象。從研究人入手,從而研究那些由人組成、人或人群的意識主宰的生命現象,力圖說明生命體的內在動力--生命力,以及生命體的發展規律--生命邏輯。

接着,着重考察人和國家這兩個生命體,指出人和國家的特性和規律,分析時下一些社會問題,並指出馬克思主義在這些方面的錯誤。

對未來的分析和方法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錄

前言
1. 生命現象,生命力,生命邏輯
2. 人的生命
3. 群體
4. 國家
5. 中國國家生命狀況
6. 中國生命園生態狀況
7. 馬克思主義批判
8. 民主新中國的概念與實現
後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言

我出生在農村,成長在農村,我以前不太關心政治,也不太懂政治是什麼。自己還小,很多事情不懂,見識也少, 農村里的人也比較純朴, 所以對社會認識不深。進了大學以後, 慢慢地對哲學產生了興趣。1989年4月17日,校園里突然發生了示威遊行,我因為好奇參與了,在示威遊行隊伍行進中, 我對許多社會問題, 比如貪污、腐敗、官倒有了認識。

在後來的多次示威遊行中,我認識到社會問題太多了,這究竟是為什麼呢?當時,很多社會主義國家在紛紛的垮臺。而且,很多的領域向馬克思主義提出了疑問,也就是說,馬克思主義已經被現在的很多事情所證明是過時了,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究竟是哪里不行呢?為什麼政府總要扯着它做大旗呢?相應的,應該用什麼樣的理論來了代替它呢?我開始思考這些問題,並且企圖從書中尋找答案。我到圖書館里去找哲學方面的書來看,在積極參與遊行示威的過程中認真思考着這個社會中的問題。

有一天凌晨,我在朦朦朧朧中似乎獲得了一點靈感,我很興奮,似乎為上述的問題的答案找到了一點頭緒。

在6.4之後的政治壓力和工作生活的壓力中,我那個還沒有很成熟的想法只能擱淺了。我本來是一個不太關心政治的人,對權力沒有多少興趣,我只想過自己喜歡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我希望我能夠自由地思考,自由地表達。雖然,我沒有什麼目的,但是,我的腦袋卻沒有能夠停止思考(我的好奇心很重,很喜歡思考),於是,我的腦袋中逐漸的形成了一種觀點(可能是種新的哲學觀吧,我想),我不由自主地用這種觀點去思考、去分析、去解釋當今社會中的問題。

在很長時間以來,我多麼希望能夠專心投入到這個研究當中去,多點去研究先人的思想,多點去研究社會了解社會,但是,我還必需生活,在這個沒有言論自由的社會里,我不能跟別人說這些,也不可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我只能在一邊工作一邊平凡的生活中偷偷地多的看一些書,多關注各種新聞,常將自己的想法記下來。

從12年前開始,我就忍受着憤怒的煎熬,這個社會里令人憤怒的事情太多,但是,你卻只能把憤怒埋藏在心里,你無處表達,幾乎要窒息而死。我不得不痛恨共產黨,痛恨當官的,不喜歡商人--在這個環境中有幾個不是官商勾結的?!身邊的人,好多是大學生,但是他們也因長期在這種一言堂的環境中成長,變得不明是非。我感到很孤獨,孤立無緩。平時我都是以事實出發說話,他們卻大多說我偏激。

初見大參考,使我興奮不已,就如在漆黑中看到了一點亮光。

我成了大參考的忠實讀者,我感謝那些無私的作者和編輯者,以及無數為爭取民主自由為爭取公平公正和人權的人們,讀着他們的文章,在憤怒的同時又被他們感動,我因此了解了社會,也為我的思考添加素材。

我感覺到,我不能再沉默了。

我這裡要說明的是,我不是學文科的,畢業之後又要為生存而工作,可想而知,做〈生命邏輯〉這樣的研究對我來說是何等艱難的事情,寫文章不象作家這那樣筆下生風,對於歷史、哲學又不精通,雖然我算好學的了,但要從頭去了解的實在太多!但是我不能不做這樣的研究,不能不寫這樣的文章,那些思想在我腦子里折磨得我難受!!!

Linnux之父的作法啟發了我,我想我們可以大家一起來完成這項工作!有了互聯網,我可以先寫核心部份,接着大家可以展開論述,我或者起個拋磚引玉的作用,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1。重新編寫人類歷史,以往的歷史書主要是個帝皇傳記,是明顯以帝皇為主線的歷史書,新的曆書當站在客觀的態度上,描寫包括普羅大眾在內的生命歷史過程。
2。完善〈生命邏輯〉哲學體系。
3。研究國家機關、法律體系等,編寫一個理想的國家框架、法律體系,給未來的新中國提供參考。

還人以生命!
還國家以生命!
還民族以生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生命現象,生命力,生命邏輯

▲1.1、生命現象

生命現象有很多。我們不難找出我們身邊的各種各樣的生命現象,各種植物、各種動物、人都是生命現象。

這些生命能繁殖(生殖),會遺傳和變異,要經過生老病死等過程,高等的生物由低等的生物進化而來。

至於什麼是生命呢?本書不打算回答這個問題,因為回答這個問題是非常困難的,在看過的書本中也沒有找到令人滿意的答案,而且這不是本書研究的重點。

▲1.2、人,與人相關的生命體

人也是一種生物,人當然是生命體,而且是個複雜的生命體,人是構成社會的個體,具體的個人有個性又有共性,人的個性表現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特徵,性格,理想,慾望,不同的喜怒哀樂。人的社會性方面也有各種各樣,人總是處在各種各樣的社會環境中。在社會中擔當各種各樣的社會角色。

家庭,社會,國家,民族,公司,社會團體,社會組織,政府,政府部門,這些都是生命體。因為他們都是由人組成,它們被構成它們的人的群體及人賦與它的生命定義(即決定了這些群體的組織形式和內部關係的規則)決定着。

民主,法制,政治體制等也是生命體,它們是客觀存在的,也是由人賦與的生命定義而決定的。

把這些社會現象看做是生命現象,並把它們當作生命現象來研究,揭示其發展規律,是我的努力的方向。

▲1.3、生命力,生命邏輯

生命由矛盾的雙方構成,矛盾着的雙方的相互作用形成一種合力就是生命力,生命力是決定生命體運動的方向和運動的速度變化的根本動力。

以F表示生命力,以M表示生命體的質量,以A表示生命體運動的加速度,那麼生命體運動遵從以下規律:

A=F/M

這是與牛頓的運動力學公式相似的,並且這裡也用相同的字母來表示,其實生命力也有力的屬性,相對於自然物理物體質量,這裡M的表示為生命體的質量,這與客觀物理物體的質量不同。是個抽象的概念,A和F的概念也與牛頓的力學公式不同,不象物理學中力和加速度那樣可以準確量度。

這個公式的意思是:生命體運動的方向由生命力的方向決定,生命力是正的,生命體就會不斷發展,變得越來越強大,如果生命力是負的,生命體就會不斷衰落走向死亡,生命體發展速度變化的大小(加速度)取決于生命力與生命體質量的比值(要準確地計算這個取值的大小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就是生命體的運動規律,我把它叫做生命邏輯。

▲1.4、命根子

從以上生命邏輯可以看出,生命是由自身的生命力而不是由外力決定其發展軌跡的,即生命是自主發展的,即自主是生命的命根子,讓禾苗生長得好,應該給它施肥而不是“拔苗助長”。

▲1.5、生命體的特性

A.反應能力,當生命體受到外部刺激時具有作出反應的能力。

B.遺傳,因為這個特性,所以要了解某種生命,了解其歷史過程是必要的。

C.可變性,以人為例,隨着人對自己和外界的認識的改變,其慾望結構等也隨着改變。

D.複雜性,生命體不是用簡單的物理學道理就能描述清楚的。

▲1.6、生命的外表和本質

每個生命體都有一個外表,比如你的衣服,動物世界的保護色等。外表和本質有一種特殊的對應關係。動物生命力中有兩個根本的方面即生存本能和性,動物生命裝飾自己外表的根本原因是為了生存和性,所以好多生命的外表是對生存能力的一種補充。在動物世界中,大鯊魚無須保護色,有保護色多是一些功擊力不強的弱者。

久而久之,我們對絢麗色彩的外表就有了一種認識:不要被外表漂亮的菌類所吸引,它們有毒。於是,絢麗色彩和有毒構成了一對特殊關係。

生命的外表有什麼樣的關係要看具體情況而定,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單從外表是無法看出其本質的,有時惡毒、殘暴的本質卻有着美麗、友善的外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人的生命

▲2.1 人的物理物質差異與慾望構成

人是個複雜的生命體,人是由高等動物類人猿經過漫長的歷史時期進化而來的。

人與人之間在物質上是有很大差別的,物質上的差異和社會歷史環境共同決定了人的性格,心理,精神以及價值觀上的差異。

人有性別之分,有男女之別,男性和女性有不同的身體特徵和內部結構,在性格心理行為上也完全不同。

人有膚色上的不同。在週圍環境中膚色比例上的懸殊差異可能會導致攻擊心理和保護心理的產生。

有的人反應靈敏,說明他小腦和運動系統比較發達,有的人能說會道,說明他大腦中控制語言的部份比較發達,有的人精于算術,對數字比較敏感,說明他大腦中邏輯思維部份比較發達,有的人比較容易衝動,這可能跟他的血液結構有關,等等。

人之間的差別還很多,這裡只簡單說明一下,不細數了。

人之間的差別會反映到價值觀上,就形成了多元化的價值觀。對大多數人來說,追求物質生活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所以金錢對他們就很重要,但是這世界確實存在着其它種類的價值觀,比如,對音樂敏感的人來說,可能美妙的聲音比金錢更重要,對求知慾強的人來說,可能自然界的奧妙比金錢更讓他(她)嚮往。

“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反映的則是詩人獨特的價值觀。

人的價值觀的不同,也可以說是人的慾望是不同的。

人的慾望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注1)
個體本能:生存本能,食慾,性慾,好奇心
    社會家庭價值:家庭,榮譽感,社會認同感,公民權,成為一個重要的人(力量),自由

個體本能部份,在此不用多說,家庭是指組成家庭及與家人共享的慾望,社會認同感是指成為群體中的一員,它包含民族認同感,家族認同感、地域認同感等,這使人自覺遵守群體的規則和秩序並對被排斥產生恐懼,公民權是指對服務公共和社會公正的渴望,成為一個重要的人是指成為群體中心、影響他人的願望,自由是指自作主張,不受束縛的渴望。

人雖然都有這些慾望,但其對每一個產生的作用是不同的。拿性來說,性幾乎對每一個人都是愉悅的,但有的人沉溺于其中,有的人卻不會。性方面的差異與其身體特徵和社會環境有關,沉溺于性的人體內的性激素水平等相關內分泌水平、神經敏感度水平比常人要高。

每個人有不同的慾望構成特徵,有人側重于吃,有人側重于性,有人側重于家庭,有人則想成為一個重要的人,有人卻自由第一,還有的人並重吃和性等等,各種慾望在他(她)的生命中所佔的比重,構成了其慾望特徵,也反映在其具體的價值觀上。 慾望特徵在具體某個人的不同時期也不盡相同,但基本上相似的。

人的慾望結構主要是由人身體物質上的特異性(比如身體內部結構、內分泌水平、血液、某些生物功能的強弱特徵、各部份生物電的強弱特徵等)和社會歷史環境決定了的。

人的慾望有優先級之分,一般來說,人先滿足低中層次的本能慾望才有高層次慾望的要求。而且同一種慾望,也要分為:有,好,更好的不同層次。比如,拿吃來說,先求吃得飽,才求吃得好,再求做個美食家。“飽暖思淫欲”,但人並非成為美食家之後才“思淫欲”,很多人一生只為吃得好,住得好,一生精力都耗在這兩方面,但有些人卻只求能吃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滿足好奇心,或追求自由方面。

人的慾望層次分為:
低層次:生存本能,食慾,性慾
中層次:好奇心,家庭,榮譽感
高層次:社會認同感,公民權,成為一個重要的人(力量)
最高層次:自由

▲2.2.人的生命力,生命邏輯

人的慾望與獲取產生的合力即是人的生命力。人的生命邏輯為: A = F/M 。

人有生存和食慾,並且獲得食物,於是人的生命力為正的,生命就得到成長。反之,有食慾而無食物,或者有食物而無食慾,生命都會變弱。有性慾但不能滿足,人會壓抑,生命會消沉。當然有些人性慾淡薄也過得很好,那是因為他(她)的性慾在其慾望結構中的比重不大。

這裡需說明的是,人的生命是個複雜的概念,不止是指身體的健康,而是指自我心理體驗,生命的成長是一種從不滿意,到不太滿意,到滿意,到很滿意的自我心理體驗過程,這過程包括人的身體成長過程,愛情婚姻生活過程,以及事業過程等等。

俗話說,“哀莫大於心死”,當一個人絕望--生命力變為一個負數時,生命就會走向終止。

▲2.3.命根子

人的命根子就是人具有滿足自身慾望的自主性。

▲2.4.人的生命特性

A.遺傳,除了身體物質的遺傳導致慾望結構等的遺傳外,認識、教育、觀念及社會意識等的遺傳也構成了慾望結構等的遺傳。

▲注1:作者原來的想法並參考了美國俄亥俄大學的一項研究,參見《人民日報海外版》2001年06月15日第七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群體

▲3.1 群體

這裡的群體是指人的群體,群體的慾望是群體中每個個體的慾望的綜合,而不是簡單相加,而且群體中存在一些群體特有的生命慾望,比如向心力等。當然,某個人總是在某個群體中。個體的慾望結構中的家庭、社會認同感成份等是與群體有關的慾望成份。

▲3.2 如何研究群體

群體研究包括幾個方面:群體的主要慾望,群體中的慾望構成,群體慾望結構的歷史變化過程,群體中主要慾望的實現,群體中各種慾望的實現,群體中的壓抑程度(因慾望得不到實現的程度),向心力(群體中的個體與群體核心的互相作用),群體的生產力,創造力等等。

▲3.3 群體的一般生命邏輯

群體總會有個核心,群體核心與個體的相互作用是決定群體生命發展的決定因素。簡單一點就是:和則合,不和則分。當和時,即群體核心與個體是一種和諧的關係,群體就會趨向團結、日漸強大,A=F/M中A為正數;若不和,即群體核心與個體間存在一種對抗的關係,群體就會日趨離散、弱化,走向散伙(群體關係不復存在–群體關係的死亡),A=F/M中A為負數。(以上F表示為群體向心力,M為群體質量,A為生命發展加速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國家

▲4.1 國家

國家是一個具有嚴謹結構的人的群體,它具有明確的核心,稱為國家權力機關,個體稱為公民,確定核心與個體之間關係的叫政治制度。

國家的核心與個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即向心力,是國家的生命力,生命邏輯表達為: A=F/M

當公民的整體慾望與國家機關的慾望相適應時,國家的生命力是正的,這個國家的生命就會走向強大,當公民的整體慾望與國家機關的慾望相對抗時,國家的生命力是負的,這個國家的生命就會變得弱小,甚至走向死亡,舊的國家關係將由一種新的國家關係代替,生命力的大小與生命的質量的比值決定了生命過程的加速度。

由此可見,國家的生命性質是由政治體制決定的。

▲4.2 國家的生命

國家的生命是非常脆弱的,硬件方面,它由國家權力機關,公民,軍隊組成。軟件方麵包括:政治制度–規定公民與國家權力機關的關係,法律制度–規定公民之間的關係,當國家權力機關與公民發生強烈衝突時–國家的生命力是個負數,這個國家就會走向衰弱到死亡,在原來的人的群體中就會產生一個(或多個)新的國家。

在我們中華大地上發生的歷代改朝換代,就是一個新國家代替舊國家的過程,新舊更替的方式有暴力方式和和平方式。象蘇聯解體和獨聯體國家的形成過程就是一個比較和平的方式。

國家的生命的向好發展就是生命越來越強大和完善,表現為幾個方面:更加團結,公民對國家權力機關的信任度提高,公民的生活改善,社會生產力的相對進步等。

▲4.3 社會和社會生產力

社會是人的群體,社會生產力是指社會民眾綜合生命慾望結合生產技術產生的而產生的動力,生產技術是人的集合的慾望這個原始動力經過長時間作用的能量積累,這兩樣東西都很重要,光有機器而沒有使用機器的慾望是不是生產出產品來的,光有慾望而沒有先進的機器,生產效益也很低。對社會人的生命的充份解放是對社會生產力的解放。

國家的政治體制直接影響着社會生產力。一個過份壓制人的基本權利的國家政體肯定也壓制着社會生產力。

社會生產包括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的生產,至於某個人究竟做什麼,由其慾望結構決定。熱衷于商業的做生意,熱衷于搞學問的搞學問,熱衷于社會人權的為人權奔走呼籲。

▲4.4 人的進步,社會文明的進步

人的進步除了人不斷進化之外,人的慾望結構也不斷進化,原始人階段,人類主要為了生存而奮鬥,慾望結構中的低層次慾望起主導作用,隨着社會的進步,人的慾望結構也向中高層次的慾望發展。

這裡要說明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人的各種慾望是始終存在的,只不過由於受條件限制,有些高層次的慾望可能處於休眠狀態,並且這個過程受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法則的作用。比如,好奇心強,熱衷于研究這研究那的人,在原始社會里會因為獲得食物的能力低下而遭淘汰,遺傳到後代中的比例也不大,而在文明社會則因為研究結果顯著而成為社會的精英,遺傳到後代的比例也會大增,這裡的遺傳除了生理遺傳外還有社會觀念等的精神流傳。

隨着社會文明的進步,社會的慾望結構朝着多元化,完善,全面的方向發展。

▲4.5 政治體制的發展過程,民主是必然的推理結果

國家的權力機關與民眾之間的相互作用–生命力,決定了國家生命的發展方向和加速度,也決定了政治制度的進化。

人的慾望是天生的,是從來就有,某些慾望在某些人身上不明顯,但總會在另一些人身上明顯地表現出來,某些慾望在過去表現得不夠,但隨着社會的進步,隨着人對自身認識的加深,總會得到充份的表現,人的慾望與當時社會對慾望的束縛構成了一對矛盾關係。發展的趨勢是人不斷地掙脫束縛,人的慾望結構不斷完美。

奴隸為了吃飽飯而暴動,現代人常因為不公平,對政府的不滿而上街遊行、示威。

由於社會發展不平衡,有些國家文明和平度高些,國家之間民眾的交流使獨裁國家里的民眾提高了對自身慾望結構的認識,從而使民眾對高層次慾望的萌動成為社會文明進步和國家民主化的強大動力。

矛盾的作用結果必然是:過份束縛民眾慾望的體制被淘汰,改善了對民眾慾望約束的體制被選擇,這個過程中,自然選擇法則發生着作用--在面對提出的許多新的體制關係時,大多數的民眾根據自己的意願做出了選擇,落後的社會里,民眾選擇能讓他們吃飽飯(可能是暫時的)的政府和政體,在文明的社會里,民眾則選擇能讓他們過舒服的政府和政體。

這樣民眾的力量逐漸變得強大,逐漸取得解放生命的矛盾鬥爭的勝利,對權力核心的行為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影響着選舉、立法、執法、和司法。

權力核心由於受民眾的影響越來越大,所以與民眾的關係越來越變得緩和和諧,權力核心與民眾的作用合力是一個正數,國家生也越來越旺盛。這樣的發展趨勢將權力核心與民眾的矛盾作用達到一個平衡點。

什麼樣的政治體制是這個矛盾衝突的平衡點呢–在這個平衡點上權力機關與民眾的作用合力–國家生命力是正的,不產生對抗?

這個平衡點是民主,亦即權力機關的慾望代表着民眾的慾望。

由此可見,政治體制的進化過程就是民主化的過程,民主是必然的結果。

▲4.6 民眾的力量

在權力機關與民眾之間的相互作用中,民眾的力量就是廣大民眾的慾望集合,在不同的社會中是不同的,有不同的表現形式,隨着社會文明的進步,民眾的力量也變得越來越強大。

在奴隸社會中,民眾的力量主要是個體本能的集合,表現為內心的反抗和不信任,奴隸們受苦受累,他們把怨氣埋在心里,這種力量是微弱的,只有在生存受到威懾、反正是死餓死不如反抗死的情況下,這種力量才聚集在一起,暴發暴動。

在封建、專制社會里,民眾的力量是更高一點層次的慾望集合,但表現形式沒有多大改變。

在現代文明社會中,民眾的力量是高層次的慾望集合,比如人權,自由,公正等,表現形式為尊重人權自由的法律,獨立的新聞媒介體系,以及民眾結社、示威遊行等活動。這種力量是強大的。

▲4.7 國家的形式變化過程

國家的形式實際上以民主化的程度來區分,分為:獨裁,君主,立憲,共和,管理

管理是國家的最高形式,呈管理形式的國家的權力機關是一個管理國家的機關,其權力核心為承擔管理國家的職責而存在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國國家生命狀況

▲5.1 中國人清朝前的慾望結構變化

人的慾望是天生的,人本是生來平等的,但在群體中,總有人處於領導地位,而其它人處於被領導地位,這樣衝突變得不可避免。民眾(與群體核心對應的個體群)在與群體核心的衝突中,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勢利者(其生命慾望結構中食慾、性慾、榮譽感、力量欲佔主導地位)審時度勢,誰有利倒向誰,正義者(其生命慾望結構中社會認同感、公民權、自由佔主導地位)以真理公正為原則。人總是為了他自己,勢利者為利,因為他生命中就是利,正義者為真理正義,因為他生命中是真理正義,很多人的生命慾望結構中的各種慾望比較均衡,在衝突中受到什麼樣的引導就進入什麼樣的陣營,總之人總是為了他自己,在這裡,勢利者和正義者並無好壞之分。如果個體(民眾或一群民眾)在衝突中勝利了,他的慾望特徵也將被更好的遺傳下去,正義者遺傳正義,勢利者遺傳勢利。

在禪讓制的社會中,群體核心是正義者,因為這是群體生存的需要,到了廈朝建立之後,這個理由已不是主要因素,權力欲強的勢利者成了國家(群體)的核心。權力的長期佔有是其共同的生命慾望,於是對民眾中的公民權自由等慾望進行壓制變成了他們的自然反應,於是焚書坑儒的事件時有發生。

在這樣的推理中,人生來平等、天賦人權等民主自由的思想並不是沒有產生過,而是在自然選擇法則的作用下,沒有得到成長,它總播種、種植在一部份人的心田上,只是沒有得到充份的養份來拙壯成長。生命的成長需要天時地利等營養因素的配合,產生得過早不行,遇到社會中的壓抑力量太大也難以生存。

在統治者和民眾的雙重選擇下,在民眾中產生的君臣思想得以發楊光大。統治了中國幾千年。

綜上所述,在漫長的歷史自然選擇中,以勢利、君臣為主體的生命慾望結構經歷了長期歷史的遺傳、成長,是清朝以前中國的慾望結構特徵。

在清朝之後,這樣的生命慾望結構在發生變化。

▲5.2 人權民主自由的生命慾望結構在西方世界的成長以及中國在清朝之後的慾望結構變化

我已經說過,民主自由的種子存在於每一個人的心中–它是人基本的慾望成份之一。在西方社會里,它得到了更好的成長,這也是自然選擇的結果–不同的生命種子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有不同的成長經歷和結果。

至於具體的成長過程,在此暫不展開說明。

西方在近代的發展史已經說明瞭這樣的生命結構的巨大生命力,因為這是生命的解放,每個個體儘可做自己想做的,這樣整個群體的力量就很巨大,產品也是多元化的,從經濟、政治、科學到文化藝術都得到充份的民展,並相互影響、促進。於是它在群體之間、國與國之後的衝突中獲得了勝利。

毫無疑問,這樣的生命體在與東方的生命體的衝突中佔據了上風,這是必然的。也刺激了東方人的生命慾望結構發生變化–人權民主自由的種子得到了養份,從沉睡中甦醒過來。

但這種生命過程是個漫長的過程,我們可以計算一下人權民主自由這個生命體的發展加速度,在生命邏輯的公式中:A=F/M,F表示在西方文化刺激下逐漸成長的人權民主自由生命力,M表示由漫長歷史積累而來的沉重君臣意識、奴性意識、惰性意識等待的質量,這個A就是加速度,它是渺小的,它導致的人權民主自由的接受率變化情況類似(以年計):0.001%,0.002%,0.004%,0.007%,0.01%,0.015%……

從晚清抵抗外國列強的侵入,到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等,都是國人生命感受外部刺激,受到啟蒙的重要時期,在這些時期里,先有一部份人的中高級慾望結構受到啟發,對過去的君臣意識、奴性意識、惰性意識提出了反思,提出了人權平等,民主自由的價值觀,這些先驅者又發動了思想解放啟蒙運動,讓更多的人生命中的中高級慾望結構受到啟發。

後來建立的民國政府還是個有一定程度民主的政府,摩羅在〈恥辱者手記〉中說:“國民黨的民主是多與少的問題,共產黨的民主是有與無的問題”。

但是,這個變化過程在1949年後往相反的方向發展。那是個白色恐怖的年代,說句話即可招來殺身之禍,人的任何活動都要受管制,儲安平在49年前主編的很有影響力的雜誌〈新觀察〉,在49年之後只能停刊,各種自由思想者的聲音也消失,過不了幾年,他們都戴上了“右派”的帽子,按理說,是什麼派或被叫做什麼派跟什麼罪搭不上什麼關係吧,但他們卻比犯了什麼罪的更慘,很多人被折磨至死。

到了大約1978年,這個時期才算過去,國門重又打開,這個過程又向正的方向進行。

▲5.3 中國人的慾望結構

中國人的生命慾望結構在經歷了漫長的在封閉環境中進化過程,始終在一個比較低的層次上打轉,重複着一個原始的過程:

新國家的誕生–低中層次的生命慾望(生存、吃飯)的逢勃發展–權力核心的腐敗、民眾高層次慾望的初步提出、被壓制、不受民眾制約的權力核心的生命慾望的過份彭漲–民眾低中層次慾望被更加過份彭漲的權力核心的生命慾望破壞,受壓抑,產生矛盾,國家生命走向衰落–民不聊生,官逼民反,激烈矛盾衝突,舊國家死亡,新國家誕生–……

這裡要說明一點的是,舊國家的死亡,新國家的建立也有少數民族一方面的原因,如蒙古族人和滿族,但根本的原因還是當時中原已民不聊生,國力衰弱。

“絕對的權力產生絕對的腐敗!”,還必須補充一下才能完整:絕對的權力導致必然的新舊交替,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權力,絕對的權力導致必然的民眾終日圍着吃飯打轉。

這個原始過程導致了:

1.人們的生命慾望結構維持在低中層次水平,連當今的不少知識分子在談到所謂的改革開放的成勣時,很多人的想法是:現在比文革時好很多了,肚皮的滿足程度對比變化使大多數人感覺不到缺乏基本人權、社會公正平的痛苦。

2.人們的認識水平維持在低水平。由於缺乏對高層次生命慾望開放的環境,社會一直無法進行廣泛的探索研究,人們不能正確認識自己及社會,不能普及“高層次慾望的滿足,亦即基本人權、社會公正的滿足才是低中層次慾望的保證”這樣的認識,社會上瀰漫的是君臣意識、主仆意識、奴性意識。

3.權力核心維持了原始野蠻的低水平。毛澤東愛讀古書,從古書中學到的就是這一類的東西:先學兵法,利用民眾來奪權,後從唐皇帝劉邦學如何維持權力,從秦皇帝學如何夢書坑儒,一招用來對付權力的竟爭者,一招用來對付權力的作用客體。總之老毛學的都是與權有關的東西,有些作法還青出於藍勝于藍,如5%的階級敵人算法,發動民眾斗民眾,民眾斗權力竟爭者等,比劉邦等古人有過之而無不及,毛澤東本人也明確地貼出了野蠻社會的標籤:“槍桿子里出政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幌子的背後是“一切為權力服務”,這個幌子的出現也是為這個目的–你聽到過美國人說“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嗎?古代如此,今日也是如此。(見5.5 權力的外表與本質)

我們來看看今天中國人的慾望結構情況:

總的來說,歷代的權力機關都只讓人有低中層次的慾望,一有什麼風吹草動即酷刑伺候–就在今天,寫篇表異議的文章即可招來“顛覆國家罪”,全民生活在君臣意識、主仆意識、奴性意識籠罩着的環境中–什麼“緊密團結在…”,全民也繼承了經過5000年彫刻的低中層次慾望為特徵的精神意識。

以人口結構來說,中國有9億農民,佔總人口的70%以上,他們被戶籍政策(注1)劃為二等公民,慘被禁固在一小塊地上,他們頂着烈日風吹雨打也填不滿貪官污吏奸商的無底洞,他們可能有什麼想法嗎?!他們甚至於連生存吃飯問題上的冤也無處申訴!工人,多少人下崗,沒工作的要找工作,有工作的為保工作做牛做馬(去了解一下廣東省里的工廠工人情況吧),慘烈程度比資本主義開始時有過之而無不及,工會不如叫監工會,勞動部門不過是做勞動證生意的奸商。商人,他們為利而生,在官商,關係商的大網里苦苦求生,有冤無處申。知識分子還沒完全從幾十年前的惡夢中醒來,他們的薪水經過污吏官商奸商的盤剝後,還要照顧家庭家族中的其它低收入者,幾十年的經驗告訴他們言行上一有什麼閃失就會使他們生存無保。各級的政府機關官員、奸商,他們本來就為權與利而生,他們的不受限制的低中層次慾望異常活躍,吃喝拿的同時養二奶。。。。

只有少部份人(他們分佈在各個階層中),在受到西方價值觀念後受到啟發,加上在生活中的壓抑刺激,他們的心中有着高層次慾望的火種,在尋找機會燃燒。

以慾望結構來說,

在低層次慾望結構中:生存本能,由於存在普遍的酷刑逼供,人們在生存與其它慾望的單項選擇中,本能地感覺到生存威協,所以本來在原始社會中才被廣泛注意的東西,在現代的中國也並不是100%地滿足。食慾,70%的農民加上20%的工人在為此做牛做馬,很多人還在極端貧困線之下。性慾,在男女比例沒有失調的情況下,這個問題並不嚴重,但這個問題很複雜。

在中層次的慾望結構中:好奇心,在沒有生存保險的情況下,人們沒有多少精力去滿足好奇心。家庭,這個問題不嚴重。榮譽感,一般。

在高層次的慾望中:社會認同感,包括民族認同感,公眾認同感等,因為言論、自由結社等權利的缺失,人們的群體意識薄弱,社會認同感處於麻木狀態–慾望值不高而且被壓抑,君不見釣魚島事件、日本的教科書事件,800億巨案,國民都平靜對待嗎?公民權,意識薄弱並被壓抑。成為一個重要的人,在君臣意識中,大眾的此項得分很低,權力階層得分很高。

在最高層次的慾望中:自由,包括言論、結社、示威遊行等,全民意識薄弱,並被嚴重壓制。

▲注1: 2001.08.06期〈大參考〉中國式“種族隔離”:農民戶籍 。

▲5.4 中國官場慾望結構

中國官場群體是個勢利群體,低層次慾望不受限制地旺盛,對吃和性,他們能變着花樣超額滿足;中層次慾望,他們有高人一等的優越感;高層次慾望,他們有極好的官場群體認同感–“官官相護”是其表現也,並得到滿足,公民權–服務公共和社會公正在他們的生命慾望結構中佔的比例極小,有無社會公正對他們而言不重要,成為一個重要的人–他們正是權力欲惡性彭漲的人群;最高層次慾望–自由,他們不看重。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官場中的人也是人,他們只不過因為某些共同的目的–擁有某些共同的慾望特徵–走到一起,本來他們的慾望結構是什麼是無可厚非的,但是,他們建立並維持着的政權卻以過份壓制民眾慾望和過份放縱自己慾望為特徵,這實際上把他們自己變成了一根毒草–在理應平等和睦共處的中華大地上,他們的存在使廣大民眾無法自由自在地生活。

所以民主化過程是把民眾變為正常的普通人的過程,也是把官場中的人變為正常的普通人的過程,一部份人的特權必定會損害民眾的基本權利!

▲5.5 權力的外表與本質

有了群體就必然有個核心,當眾人聚在一起時,相互之間的關係需要一個規範來維持,於是,核心自然地產生,此規範即是群體核心的功能。

在一個國家中,此規範是國家權力核心的功能,每個國家的這些功能的目的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協調人之間的關係,但至於如何協調與協調成什麼樣的關係則不同,此規範即是國家機器構成的內容。

這些國家機器包括:權力核心如何產生,如何立法,如何執法,如何釋法,等等。這些每個國家都有,但卻不一樣。

我們以透明度為例說明一下這方面的分析方法。構成透明度這個生命體有矛盾着的雙方:捂蓋子的一方和揭蓋子的一方,運用生命邏輯的觀點:A=F/M,A表示透明度增長的加速度,F為合力,M為蓋子的質量。當雙方的作用力為對抗關係時,此力為負,透明度將越來越低,形像點就是說,揭蓋子的一方想揭蓋子,捂蓋子的一方偏捂得更緊,這樣也就越捂越黑;當雙方關係為協和關係時,此力為正,透明度將變大,形像點說,揭蓋子的一方想揭蓋子,捂蓋子的一方順應對方要求放開一點,透明度就會增加。由此可見,與透明度變化唯一有關的是揭蓋子與捂蓋子雙方力的關係和力量大小與蓋子的質量的比。

記得香港鐘庭耀事件吧,校方和政府一方是捂蓋子的一方,公眾是揭蓋子的一方,學生遊行,媒體報導,形成了一般強大的力量,校方和法律部門只能順應要求逐步舉行聆訊,於是蓋子一點點揭開,查到路詳安時捂蓋子的一方說到此為止了,於是透明度也就到此為止。

至於國內執法的透明度,雖然政府口口聲聲說增加透明度,但實際上不開放媒體,公眾沒有言論權,即揭蓋子的一方的力量幾乎為零,而且捂蓋子的一方從來都是蠻橫地對待公眾的要求,所以雙方力的關係為微弱對抗關係,透明度幾乎為零。

為什麼政府總要口口聲聲說擴大透明度呢,這用生命的外表與本質的關係可以說明,以上分析得知現時政府的透明度幾乎是零,這是本質屬性,是由相互作用的雙方決定的,口口聲聲說擴大透明度不過是進行外表裝飾,前面已經說過,保護色是生命體對生存能力低下的補充。在大自然里,有些生物靠外表保護色生存,在社會現象里,民主的國家政治制度不用加上“人民”這兩個字,不民主的國家政治制度則到處可見“人民”兩字,什麼“人民民主專政”,什麼“人民政府”,“人民法院”等等,那是對不民主的偽裝,也是這個道理。跟大自然的現象一樣,大自然里的偽裝只能欺騙那些笨蛋,中國的所謂“民主”“人民”就騙不了我,但欺騙了民眾很長時間,這也說明瞭只有提高民眾的民主素質、壯大民眾力量才是實現真正民主的根本。

有了這樣的分析方法,我們就可以對權力的外表和本質作一番評價了,對於什麼國家選舉是否民主,立法是否體現人民意願,執法釋法是否公正,我們就一目瞭然了(在後面的章節中再作深入闡述)。

我們以某個官職為例分析一下,比如說法官,表面上它都是依法做作判決的職位,這理應是法官的生命定義,這生命中矛盾着的雙方是法官個人的慾望和它感受到的外界力量。在民主國家中,法官的個人慾望中高層次的慾望–如公民權等–佔有相當的成份,外界如上司、民眾、媒體等,在雙方的矛盾作用中,這法官只能依法作出公正的判決,其法官生命越來越拙壯,當然在民主國家中也有個別個人慾望過份彭漲的法官,但在外界矛盾(如其它權力部門和上司、民眾、媒體)的鬥爭中,其法官生命只能走向終止。在中國等非民主國家中,法官個人的慾望中的高層次慾望沒有得到發揚,低中層次慾望卻無限制地彭漲,而外界矛盾中主要是其它權力部門和上司的意志起作用,民眾、媒體的作用則微乎其微,在這樣的矛盾作用中,如何有公正的判決呢?!當然,也有個別比較公正的法官(其個人慾望中公民權等高層次慾望佔的比重較大),但這樣的法官在以其它權力部門和上司的意志為特徵的外界矛盾中,其法官生命卻異常艱難。

由此可見,民主國家的法官和非民主國家的法官表面上都是法官,都是依法做作判決的職位,但他們卻有不同的生命本質,這生命本質是由其生命成份及其性質決定的。

從以上分析中,我們還能隱約看出權力之間的相互獨立也是保證權力能職純潔的重要因素。

▲5.6 當前中國國家生命過程

當前中國的國家生命是舊中國的封建皇朝國體與已過去的蘇聯國體雜交誕生的,是以獨裁為特徵的(父母都是獨裁國體),亦即在構成國家生命體的矛盾着的雙方–國家權力核心和民眾–的相互作用中,國家權力核心呈現一種絕對控制民眾的意志,而權力內部為金字塔結構,於是最終作用在全國範圍的只是位於塔尖的一個人的意志。

讓我們追尋一下這個生命的源頭,舊中國的封建皇朝,不用多加說明瞭吧,五千年遺傳下來的是個什麼種,也是不言而諭的,毛澤東最愛看中國的古書,他從中繼承的決不是西方的民主,而是獨裁統治。馬克思主義是把人當作機器不講人性的主義,而到了蘇聯(蘇聯也有濃厚的沙俄獨裁血統),獨裁和殘暴表現得淋漓盡致,從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中國紅色政權與蘇聯可是稱兄道弟,蘇聯不但派人(共產國際特派員)到中國指導“革命”(不是一般的指導,蘇聯派來的人甚至於比本國的“革命”領導更有影響力),而且中國也派了大批人到蘇聯去學習,在這漫長的交配過程中,終於在49年生下了這個巨型怪胎–中華人民共和國,想不到吧,“人民”卻是獨裁的胎痣。

獨裁意味着一人獨掌權力,不管其如何使用權力、用什麼方法形式管理國家,組成國家的民眾和下屬權力機關都必須接受,於是國家的生命過程–權力核心和民眾的相互作用過程,就完全被個人的特性、行為所左右,如果獨裁者是個能幹、關心民眾的人,則權力中心與民眾的作用力表現為正數,國家興(不過無論獨裁者如何能幹、關心民眾,也只能帶來有限的暫時的興盛),如果獨裁者是個不能幹、荒淫無度的人,則權力中心與民眾的作用力表現為負數,國家必衰亡。

我們看看在當前中國的國家生命中矛盾着的雙方:權力核心和民眾的相互作用過程以及獨裁者在當中的作用:

“革命時期”–奪權時期,二十年代到49年:與西歐名畫“自由引導人民”相對比,歷來中國是“民以食為天”,廣大民眾是以農民為主的、經過五千年遺傳了歷代皇朝底下君臣意識、主仆意識、奴性意識的群體,“吃”在他們低層次的慾望結構中佔據了很大的比重,紅色權力核心的核心毛澤東恰恰是個農民!(可以這樣說,毛澤東在中國得勢是個自然選擇的結果),紅色權力了解農民,紅色權力要權力,農民要吃的,於是一拍即合,這一點從毛澤東的“湖南農民鬥爭報告”中看得一清二楚。於是民眾與紅色政權產生了絕對信任(注2)。與此同時,紅色權力對輿論採取了管制,(相反蔣介石的一方是以資本家為代表的,他們不關心農民,而經過短暫資本主義萌芽和短暫且小範圍西方文化滲透的中國,雖然信奉私有財產不可侵犯的人也有了一大群,但數量上與對“打土豪分田地”拍手稱快的農民相比卻微不足道,蔣不可能分了地主的地、分了資本家的錢,他還能從哪里換取到最高權力呢?!),毛澤東在這個時期顯示了他的才干和理論能力,在一次次的成功中贏得了信任,並最終爬上了權力的塔尖。事實證明中國革命的過程與毛澤東的個人表現是分不開的,這一方面說明毛澤東權力權威的源由,另一方面為獨裁打下了基礎。

立國之初–立權時期,五十年代初:紅色權力進行了土地改革、三反五反運動,這些運動使農民獲得了土地(另文說明這是一種虛假的獲得),城市里的工人“獲得”了生產資料,無疑這進一步取得了廣大民眾的信任,甚至是絕對信任,這是一種交易(另文說明這種交易–拿自己的自主權來換取物質資料–是危險的),權力核心的權力得到了鞏固;同時堅決地消滅本來就微弱的自由主義者的聲音也成為了權力核心的當然步驟。這一切都在獨裁者的掌握之中。
固國時期–維權時期,1957到76年,整個中國大地變成了權力權心的試驗田,民眾則變為一個失去了生命(自己不能把握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的機器零件,毛澤東在“大躍進”的試驗失敗之後面對的是:不信任和權力削弱,於是紅色權力的塔尖人物的維權意識抬頭,其頭腦中的丟權恐懼惡性彭漲,於是採取了發動群眾來對付權力競爭者的政策。於是中國大地上出現了帝皇統治空前絕後的場面:整個中國大地變成了一個惡魔般的權力機器隨意衝撞、橫掃一切的絞肉場–在土改等運動中拿自己的自主生命與土地等物質資料交換而只留下的肉體在絞肉場內東倒西歪、血肉模糊。此時在民眾與權力核心的相互作用中卻沒有表現出對抗性的矛盾,因為民眾完全在在核心的引導之中。這一時期充份淋漓盡致地表現了獨裁這一惡魔的破壞力。

潤國時期–潤權時期,1978年到1988年:換了一個皇帝–鄧小平,他是希望自己當一個好皇帝的,他意識到維權時期的做法已無法進行下去,於是進行改革,這是生命生存的需要,權力核心與民眾的關係得到舒緩,由於權力生存的需要與民眾生存的需要(低層次慾望得到改善的滿足)相一致,於是權力核心的作法得到民眾歡迎,使民眾暫時忘卻過去的傷痛,權力核心的權力也得到了滋潤,此時的國家生命力是正數,根據 A=F/M的作用,國家的的生命走向強大,獨裁國家的命運因換了一個願意給其子民過良好物質生活的獨裁者而得到改善。但隨着民眾的生活提高,並在外界環境的強烈刺激下(這方麵包括:西方民主人權意識激發着每個人本來就存在着的高層次慾望,東歐社會主義的國家生命更迭等),民眾的慾望層次也在提昇,權力集團的慾望則不受限制地彭漲,腐敗滋生了。

黑國時期–極權時期,1989年至1999年,腐敗滋生着,而且不受控制(民眾管不了,權力集團在既要自己腐敗又想別人清廉的兩難矛盾中實際也管不了那麼多),權力集團在政治上採取高壓手段,以壓制民眾中的高層次慾望的萌動,民眾生活在黑暗之中,對權力集團的作為敢怒不敢言,由於極權的滋長,民眾的生活受到影響,低中層次慾望也得不到滿足了。此時國家這生命力是個負數,國家生命走向病弱,這種命運與此時的獨裁者–依靠政治上的奉承而不是才干上臺–的特點緊密相聯。

亂國時期–暴權時期,從2000年開始,靜生動,黑生暴,壓生亂,絕症呈現。這個時期以不能壓制的民眾力量法輪功、中國民主黨和其它非政權民眾力量的出現並得到逢勃發展為標誌。

更替時期–一個新國家將誕生。

▲5.7 當前中國國家生命狀況

現在處於黑國、亂國時期,這樣說是因為,目前兼有這兩個時期的特徵,本來這兩個時期就是沒有明確的分界線的。

目前,中國國家生命狀況表現為弱對抗狀態。

因為民眾方面,仍然是一個弱小的力量。

1。由於大部份是農民工人,他們只要生活不受影響,就不會過多地對別的事情發表看法,農村里工廠里的腐敗他們早已習已為常,但現在,由於腐敗過於嚴重已經嚴重影響到他們的生計,他們雖然嘴上不說,但內心的不滿、和對現存政權的不信任卻象水庫里安靜的水,一旦水位過高發生決堤就會變成沖垮一切的力量。此時弱對抗關係就會變為強對抗關係。

2。媒體方面(御用媒體算在權力核心方面),由於互聯網的發展,部份人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語言空間,他們發出的民主自由的聲音日益強大,他們將成為新民主化浪潮的引導者。

總結一下,當前中國國家生命是由相互對抗的雙方–國家權力核心與民眾構成的統一體,這對對抗着的合力是個負數,在生命邏輯 A=F/M的作用下,必然地走向生命的終結。

▲5.8 當前中國國家生命的歷史定位

以生命的性質來判斷,由於當前中國國家生命中國家權力核心與民眾相互作用力的特性,當前中國國家生命與中國曆史上的封建皇朝的國家生命是類似的,都是一個獨裁國家。

從國家的生命過程來看,這些國家生命重複着千篇一律的生命規律:

如果獨裁者對民眾好點,國興,否,則國衰甚至亡。

要使一個國家長盛不衰,就只有實現民主。

▲注2:客觀地說,農民在高層次慾望被長期壓制的情況下已習慣了只去想吃的事情,而告官、向政府或與政府官員相勾結的勢力討回公道對他們而言是難以想象的事情,所謂逆來順受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不鏽鋼黑眼睛:論蘇聯解體后的世界
不鏽鋼黑眼睛:以"被代表"的眼光看世界
不鏽鋼黑眼睛:江胡溫,我們這些被代表者受夠了!
不鏽鋼黑眼睛:SARS告白:有兩种病毒在奪去人們的生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