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生活日常】

時間為何不夠用?

作者:靜安
「勇於反思」才能幫助自己在未來用更成熟的心態面對每一次選擇。(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23
【字號】    
   標籤: tags: , ,

我經常感到時間不夠用,腦袋裡要完成的事情很多,但總是做不完。身邊一些朋友也有這種情況,時常感到焦慮。最近體會到,除了學習各種時間安排的方法外,其實還可以從很多方向去思考。

當發現自己沒辦法按照原本的步驟走,時間平衡出問題、長期陷在某些事情中,可能正是調整步調、反思行為模式的好機會。

以下將以一個多年的學生及半個社會人士的角色,分享一些自己的經驗。

事情太多怎麼辦?

我們在學習、工作或是人際互動中,偶爾會在自己能應付的範圍外,選擇去做多一些事情,例如:選課時多選幾門、多參加一些社團、選擇較複雜但榮譽較高的工作項目、一味的接受上級給予的任務、參加不適合自己的社交活動等等。

當初在做這些選擇時,並不覺得它們會成為太大的阻礙,總感覺自己可以承擔得了。而且會想:這些額外的事情能夠幫助自己累積更豐富的工作、社交經驗,或是短時間內獲得更多知識,何樂而不為呢?

結果到頭來,是時間無法平衡,只能付出額外的精神或睡眠時間,原本的目標被拖延或沒有用心完成。更難過的是,連靜下來反思的時間都沒有,不想承認自己當初的選擇有誤,只是匆匆忙忙、得過且過的去完成手上各種打了結的事情。

其實,我們生活中的每一步都是選擇,有大有小,也一定會有後悔的時候。重要的是,「勇於反思」才能幫助自己在未來用更成熟的心態面對每一次選擇。

我們的行為模式、看待事情的觀點,其實都是可以調整的。

(Shutterstock)

認識動機

當初決定做一件事情、接下某個任務的原因,是否存在這些動機:

想透過這件事情多得到一些好處或獎賞
•想透過這件事情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想多做一點、多學一點,目的是想要有超越同儕的優勢
•為了臉面,不好意思拒絕他人的請求或邀約

這些心態經常是促使自己做出選擇的原始動力,大多是「利己」或自我保護的。以現在社會追求績效或是要求培養多元能力的風氣來看,不能完全視為負面。然而,因為這些動機而導致自己手上的事情過多、顧此失彼時,就該即時止損了。

最難的是,它們其實並不容易分清。因為這些動機可能與上進心、責任感、榮譽感等心態融合在一起,往往很難直接區分。

不論如何,我認為能夠先認識到自己可能存在的做事動機,會幫助我們進一步釐清思緒,衡量要不要做、能不能做,全面的思考後再做判斷。

將那些想要「利己」的想法先暫放一旁,認清自己現階段有多少容量(包含身體與心理的容量),依照自己的狀態去安排工作,避免失了輕重,辦事也能更快、更專心。

辦事的心態

處理事情的過程中,可以思考自己是否存在以下的心態:

過於追求完美,花更多時間來回修改內容。
•比較心態,想比同儕表現得更好。
•不好意思麻煩別人,自己總是一肩扛下所有事情。
•自視甚高的心,過於重視自己的標準,總是對別人不放心。
•期望完成他人的期待。(有時候他人對你的期待其實是自己想像出來的)
•愛面子,擔心被別人批評,想盡辦法圓滑的去做好每個細節。
……等等等等。

可怕的是,這些想法可能在處理同一件事情中出現。

表面上來看,應用這些心態的結果,多是會讓事情做得完美,以及被誇讚。然而,我們卻在背後花了大把的時間,在不必要的地方刁鑽,保護自己的臉面而變得過於圓滑,這些真的好嗎?

若是能勤勤懇懇,完成自己分內的事情,遇到困難主動向他人求教,勇於面對自己的不完美,事情一樣能做成,可能還會更快、更順利,過程也更樸實。

有時候遇到事情,明明知道怎麼處理比較好、比較快,但礙於人情、礙於面子,繞了好幾個彎才解決。這種情形在各種人際互動的場合中都常出現,如何平衡好,著實不容易啊。

小結

對我來說,以上這些思考能夠讓自己在做選擇、處理事情時,心態更加理智,也是從根本上幫助自己節省時間。將這些反思形成習慣後,還能在生活中的其他情境中應用,讓心境清澈一點,我覺得真是好事。

文章轉載自乾淨世界【Roy的文史札記】頻道
(網站專文)

責任編輯:方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當一個人可以不執著在別人的行為,而去想想背後的動機時,比較不會錯過真正對他好的人,也比較能夠防著居心不良的人。
  • 蔣威廉:我們發現,很多人有一個誤區,就是「我要吃什麼」。其實最重要的是「不能吃什麼」。很多人罹癌的主要原因,不是吃的不夠,而是吃了太多不好的東西。最常見的就是菸酒、加工食品、含有化學劑的食物,糖也對身體非常有害。這些東西都長期損害著身體,增加患癌機率。西醫強調營養均衡,什麼是均衡?其實就是吃天然的食物,水果、蔬菜。肉類建議吃一些魚類,動物類少吃,特別是加工的動物製品,如牛油等,對身體不好。
  • 設想一下,假如你知道自己永遠不會再來這家餐廳,你還會給服務員小費嗎?也許吧,因為這就是我們大多數人的社交方式。但是,假如你知道服務員永遠不會知曉你是否留下小費呢?沒有來自其本人的激勵,你還會依舊慷慨嗎?
  • 我們常常在努力的過程中變得執拗,甚至狹隘,眼睛只盯著目標而忽略其餘。很多時候,這樣的執念給我們帶來的並不是成功,而是事與願違的不如意。
  • 我最近才知道,養成一個習慣需要長達66天,而且思維方式,會影響你的整體情緒和生產能力。人類有一種天生的負面傾向:生活中不好的部分,在我們腦海中的比例,相較於好的部分,占比更重。你必須經歷5件好事,才能克服掉1件可怕的事,對你大腦所產生的影響。得知這些事實後,我感到訝異不已。
  • 「我認為傳統藝術之所以歷經歲月,與眾不同,是因為它們最特別的一點——永恆。」「新唐人國際鋼琴大賽」的加拿大初賽選手Thierry Montpetit在賽後,非常讚賞大賽復興傳統藝術的使命,「這個比賽很棒!」
  • 2024年4月7日晚,醫生Tamila Redzanova和姐姐Elvira Redzanova一起觀看了神韻環球藝術團在美國紐約市林肯中心大衛寇克劇院(The David H. Koch Theater at Lincoln Center)的第七場演出。
  • 耐心與努力會帶來回報,這是千真萬確的。約伯努力磨練心性,一味地承受痛苦,他接受所有的試煉,努力做義人。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軌跡,福份也不同,所以應該把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減少因外在世界而產生的忌妒或自卑。好好規劃人生,認知自己現在處在哪個階段,持續進步,這就是一種正向成長的心態吧!
  • 我們執著追求的「目標」,會不會如同年輕人追逐水中的金幣一樣?看似美好,其實是虛幻的!或許不是虛幻的,卻是不實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