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2年09月21日訊】今年7月才上任的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一向強調施政方針以「結果為目標」,但當前的客觀事實是,港府3年來只專注防疫,未顧及經濟民生,令民怨四起,最近不滿聲音愈來愈強烈。
據中央社報導,COVID-19(中共病毒)在全球爆發約3年,至今大部分國家或地區都逐步擺脫疫情的泥淖,有些已對外開放,有些則逐步開放。相對於其它國家或地區,中國大陸及香港卻顯得十分滯後,如香港至今仍規定海外入境者,需要在酒店隔離檢疫3天,另加7天醫學監察,出入場所受限制。
中國大陸的防疫規定更嚴格,至今仍未恢復對香港正常通關,港人經深圳灣口岸返回中國大陸,只能以抽籤方式獲分配深圳的隔離酒店房間。
疫情爆發之初,港人大都主動配合政府的嚴格防疫措施,第5波疫情自今年初爆發後,港府一度採取最嚴格的社交距離限制,如禁止餐廳晚上內用。儘管現在防疫措施已稍有放鬆,但至今仍限制餐廳每桌最多8人等。
隨著時間演變,港人及居港外籍人士對港府的嚴格防疫措施逐漸失去了耐性,年初已不斷傳出有外籍投資者及高層因為防疫限制而離港,部分人轉到新加坡。
月前有本地房地產仲介行對中央社記者說,今年以來,灣仔很多商廈辦公室都丟空,並引述有些客戶說準備搬到新加坡,因為香港防疫嚴格,出行非常不便。
一位經營商廈出租的業內人士近日也對中央社記者說,疫情爆發3年來,政府一直不放寬入境限制,往來香港與中國大陸及海外十分不便,沒人來,商廈辦公室租不出去,準備結業。
這股民怨半年前已經浮現,時任特首林鄭月娥也曾表示,感到港人對防疫失去耐性,但儘管如此,香港政府似乎仍然一心只顧防疫,沒有在經濟民生之間作出平衡。最近民間不滿聲音愈來愈強烈,就連親政府的重量級建制派人物也開始要求政府儘快放寬防疫措施,令李家超不得不重視。
9月初,中共全國政協常委、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在一個論壇表示,要求港府與中國大陸方面商討儘快通關,並聲稱如果香港只靠「內循環」會「內出血」。
曾與董建華同台競逐首任特首但落選的九龍倉集團大股東吳光正公開發文指出,「必須保持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保住香港國際金融、航運及貿易中心地位,要拓展『暢通便捷』的國際聯繫。」
吳光正說,香港的成功並非由溫室培育而出,越溫室,體制越弱,不少人已有本地「自廢武功(防疫過嚴)」之感,吸引不了、也留不住人才,令許多居港人士也離開香港。這是疫情爆發以來,首次有如此重量級的人公開對港府的防疫政策表達不滿。
嚴格的防疫措施除了影響商界營商外,連香港舉行體育盛事也受影響。香港田徑總會一度宣布取消原定11月舉行的年度渣打馬拉松賽事,直至20日才說,過去多天與政府相關部門溝通後,改為積極計劃明年2月12日舉行。
國際龍舟聯合會3天前也宣布放棄在港舉行2023年世界龍舟錦標賽,改在泰國舉行,因為香港的檢疫及隔離安排較其它國家嚴格。
近日有港媒報導,皇家加勒比海國際郵輪公司旗下的「海洋光譜號」,可能放棄重新停靠香港經營「無目的遊」(一般指公海遊)。「海洋光譜號」2月因防疫問題離港前往新加坡,公司月前向香港當局申請重新來港經營,但遲遲未獲答覆,因此失去耐性,傾向放棄重新來港。
負面消息日來接踵而至,大大打擊香港的國際形象,也似乎敲醒了只顧防疫的港府官員。20日早上,李家超會晤媒體時強調,香港政府在致力防疫之餘,也希望讓港人有更大活動空間,並讓海外人士來港更方便,令香港與世界聯繫。
他說,近期疫情有回落跡象,各部門正積極研究調整抵港人士的檢疫安排,會儘快決定及對外公布。不過,他還是沒有提出具體對外開放的時間表,而這正是當前港人及商界最關注的焦點。
對於香港是否可走向復常,身兼政府專家顧問的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近日與多名港大學者撰文,表示估計目前應有超過95%人口具防重症免疫屏障,呼籲政府儘快讓社會復常。
文章指出,入境旅客確診病例僅占本地確診總數2%左右,不會對香港醫療系統造成明顯壓力,香港絕對有條件進一步實現以檢測代替隔離,甚至採取更進取方案,令社會加速邁向復常。
香港市民及商界都期盼政府儘早放寬防疫限制,以及放寬入境檢疫安排,而這種期盼也普遍獲醫學專家支持,對於上任才3個月的李家超是真正的考驗。
責任編輯: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