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2年07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賴意晴台灣台北報導)英國《經濟學人》文章指出,半導體產業在疫情期間的榮景似乎已告一段落,隨著市場對晶片的需求轉弱,今年底可能會出現生產過剩,而供給方面的隱憂,正醞釀著讓晶片製造商景氣轉為蕭條的風險。
《經濟學人》7月10日文章報導,晶片短缺的問題涉及各方面,已影響智慧型手機到汽車、飛彈等各種全球物品,像是2021年時,遊戲玩家及加密貨幣礦工都不惜徹夜排隊,只為買到輝達(NVIDIA)或超微(AMD)的最新高端顯卡。
根據研究公司IDC數據,去年半導體產業的營收成長25%達5,800億美元(約新台幣17.3兆元),讓晶片製造商市值飆升,台積電更因此擠進全球市值前十大公司。
由於需求變得越來越難滿足,晶片公司開始砸重金投資,似乎無視半導體生產週期。台積電、英特爾(Intel)及三星(Samsung)去年共投資920億美元,與2019年相比激增73%,還承諾在未來兩年進一步投資約2,100億美元。
不過文章指出,如今看來,半導生產週期不僅並未消失,反而還加速了,讓晶片需求顯得搖搖欲墜。三星本月表示,這季的營業獲利將停滯,還傳出三星考慮下半年調降記憶體晶片售價。美光6月時也預測第3季營收為72億美元,將較原先預期減少20%。
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預計,未來3個月的記憶體價格將下降10%。據估計,隨著加密貨幣領域陷入寒冬,以及遊戲玩家花在虛擬世界的時間縮短,圖形處理器的價格自今年1月以來已腰斬。
需求降溫速度超出預期
文章指出,半導體旋風般的成長,醞釀著大型破滅的風險,全球晶片製造商的股價在今年已跌約三分之一。觀察供給面,由於現有晶圓廠在去年擴大產能,今年底可能會出現生產過剩,新廠持續增設也加劇此問題。
根據統計,2020到2021年全球共有34間新晶圓廠上線,預計2022至2024年還有58座新廠將動工,這將使全球產能增加40%。
反觀需求面,降溫速度則超出預期。尤其是佔晶片總需求約3成的個人電腦(PC)市場,根據IDC數據,今年全球PC出貨量可能下降8%,佔晶片總需求2成的智慧型手機銷量預計也會走下坡。今年4月,作為全球最大市場的中國,智慧型手機出貨量較去年同期下降三分之一,若全球陷入經濟衰退,這些產品銷售的放緩程度將更為嚴重。
另一方面,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也持續分化全球市場,破壞本已複雜的供應鏈,由於全球75%的半導體是在亞洲生產,歐美許多國家意識到晶片屬於戰略問題,正致力將晶片製造帶回國內。報導指出,各國的慷慨投資,可能代表更多的產能過剩;同時,更多的干預主義或許又會進一步削弱前景。
責任編輯: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