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申訴世貿要求美國進口香港產品不用「中國製造」標籤

反對世貿裁決 美拒絕使用「香港製造」標籤

人氣 519

【大紀元2022年12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理爾、張瑛瑜香港報導)2020年6月底中共強立《港區國安法》後,「一國兩制」不復存在,美國決定所有出口到當地的香港貨物,不可再標示為「香港製造」,要改為「中國製造」。世貿爭端解決機構專家組12月21日裁定美國此舉不符合世貿規則;但是美國強烈反對裁決,表明無意取消相關規定,不會就重大安全問題向世貿讓步。而多方評論亦認為,世貿的裁決並無作用。

美國:大陸侵蝕香港自治、民主、人權 世貿不能審查國安問題

美國貿易代表發言人Adam Hodge回應世貿裁決時,表明無意取消標記規定,稱不會將關鍵性安全事務的判斷或決策,讓給世貿組織,國家安全問題不能被世貿的解決爭端機制審查,對於世貿成員對回應威脅的能力,世貿亦無權事後批評。

Hodge又稱,美國的舉動是回應中國大陸侵蝕香港自治、民主和人權,強調拜登政府仍然致力於維護美國國家安全,保護人權和民主,認為採取行動保護國家安全是任何主權國家固有的權利,並在世貿組織協定中得到明確體現。

時事評論員曹家超在其網台節目指,現時香港經歷過「完善選舉」、「日日拿《國安法》喊打喊殺」,連Google也不放過,「有什麼可能掉返轉頭?」(回到當初)。世貿亦是「紙老虎」,對於中國被投訴不公平的貿易行為「又偷又搶那些」,世貿也無能為力。全球而言,只有美國取消「香港製造」標籤,其他例如歐洲市場未受影響。

美國2020年提出規定

事緣2020年中共強立《港區國安法》後,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該年7月14日簽署總統令,取消香港的特殊關稅地位、特殊經濟待遇,也不再享有獲出口敏感技術的機會,意味不再認可香港的一國兩制地位。

同年8月,美國運用世貿允許的安全例外條款,公佈自該年11月9日起,運往美國的香港商品須標註「中國製造」。當時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衛局(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發公告指,措施是依照特朗普7月14日簽署的《香港自治法案》行政令,不再給予香港貿易特殊待遇,違反規定者將被課徵10%的懲罰性關稅。

時任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回應美國的規定時,認為美國的要求「是指白為黑,與事實不符,並且不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與國際間就產地來源的規例」。

當時有記者問到,為何政府堅決反對香港產品標示「中國製造」,是否與「香港是中國一部份」相矛盾,邱回應香港的獨立關稅區地位,正反映出「一國兩制」之下,國家給予香港的優勢。

8月13日,特朗普稱美國過往給香港大量的優惠措施,是基於自由,「我們想要自由,所以我們給了香港大量經濟優惠。現在我們已經取消了所有這些優惠,因此香港將不再有可能和美國競爭」,更說隨著美國終止香港的特殊待遇地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必死無疑。

港府當年10月30日據世貿爭端解決機制,要求世貿處理香港對美國的投訴。時任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指,過去一段時間,美國無實質或令人滿意的回覆「令人失望」,港府有必要向美國採取進一步行動。

政府:出口到美國貨品佔總出口微乎其微
但使消費者混淆

當時邱騰華稱,雖然香港出口到美國的貨品不多,佔總出口少過0.1%,但對港商仍有影響。事隔兩年直到周四(22日),現任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被記者問到,美國的措施實施兩年對香港的影響,丘仍然稱香港出口到美國的貨品佔總出口「只有約0.1%」,即74億港元,「只是微乎其微」(very minimal),儘管數額不多,但會令造成消費者混淆「中國製造」或「香港製造」,導致生產商不必要的顧慮。

丘應樺並指,世貿的裁決還香港一個公道,又批評阻撓委任世貿上訴機構人員。

上訴機制癱瘓

世貿網頁顯示,該組織設常設上訴機構(Appellate Body)處理上訴,美國可以於60日內上訴,但是現時7名成員全部懸空,最後一名成員任期亦在2020年11月30日結束,意味即使有上訴申請也無法處理,事實上現時已經有數宗案件積壓。

世貿的解決爭端機制中,專家小組向爭端解決機構(Dispute Settlement Body)提交報告後,如果20至60日內無上訴,爭端解決機構就要通過報告,要求違反協議一方撤銷不符合協議的措施;但是一旦有人上訴,機構就要暫緩通過報告,直到處理完上訴。

查美國2018年裁定中共有各種不公貿易行為,包括盜竊美國知識產權,以及強制美國公司技術轉讓、以獲得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等,時任特朗普政府因此對二千多億美元的中國大陸進口商品加徵關稅。2020年,世貿裁定美國此舉違反國際貿易規則,但是關稅仍然保留。

仇思達:裁決無非拿來自我陶醉

時事評論員仇思達在其網台節目表示,世貿的裁決「無非拿來自high(自我陶醉)」,因為美國可以就結果上訴,繼續執行現行措施,直到得出上訴結果,但是目前上訴機制癱瘓,未能處理。

仇認為,香港現時參加國際組織或體育賽事,包括參與世貿的名義,「言必『中國香港』」,但是美國採取上述規定後,香港政府就應檢討是否繼續用「香港製造」標籤。他指香港1997年後「自我矮化」為「中國香港」,「怎能夠將『香港製造』標示出來?這是政治不正確的」。@

責任編輯:陳玟綺

相關新聞
政府發展漠視「香港製造」
港府撤23條立法議程 分析:香港成中美籌碼
分析:中共地方政府缺錢 赴香港發債劵圈錢
國際峰會無助挽回形象「香港之死」預言成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