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1年08月23日訊】就在這幾日裡,美國經營20年、耗費美金萬億之巨的阿富汗,居然被塔利班政教混雜的武裝集團捲土重來,勢如破竹,形同卷席,一路拿下不少省會,首都喀布爾不攻自破。美軍匆匆應付,撤軍,撤公民,撤退阿富汗籍同事以及容易遭受虐害的民眾,弄得手忙腳亂,倉促不堪。猶如當年從越南西貢緊急撤退。
坊間言論說,美國靠不住,不守信用,說撒手就撒手。看看這亂象,今日阿富汗是否明日的台灣。一瞬間,各種說法鵲起。我也來湊熱鬧,發表如下說法:
地域環境對比
阿富汗是山地環境,一邊有巴基斯坦,另一邊有伊朗;還跟土耳其和印度接壤。阿富汗同中國交接,共同邊境線80公里左右,如同盲腸般插入新疆境內。同俄羅斯也有共同邊境線。在大國博弈的地域政治對沖中,其實價值不大。
台灣是海島形勢,位列中國面對的第一島鏈西南端,東接太平洋,西出印度洋;身處有爭議的台海和南海。中國要建立藍水海軍,台灣首當其鋒。韓國和日本也是繞不過去的。顯然,不論中美爭海洋話事權,還是韓國日本保障自己的經濟命脈,印度洋太平洋的驚濤駭浪中,台灣就是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艦。
美國的政治態度對比
二十年前,美國出兵阿富汗,目的是剷除本拉登領導的蓋達恐怖力量的巢穴。摧枯拉朽,一擊之下,當年的塔利班政府不見了,但是依然存在。很諷刺的是,本拉登被消滅了,但是在巴基斯坦境內被美國特種部隊在夜襲中當場斃命。
二十年裡,美國在當地沒有少下功夫,意圖廓清阿富汗政局,留給扶助起來的政府一個清平世界。終究,美國沒有做到。
美國總統給出的說法是:「我們真正的戰略競爭對手中國和俄羅斯最希望的是美國繼續無限期地輸送數十億美元的資源和注意力來穩定阿富汗。」美國的立場很清楚。該出手時就出手,該撒手時就撒手。讓美國尷尬的是,戲碼演到下場時很狼狽,很丟臉。
講到台灣。關於維護美國盟友的信任問題, 有記者問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拜登總統對以色列和其他國家的人們有什麼回應,他們可能也認為美國會把他們拋棄給恐怖分子?」
蘇利文回應這個問題時,這樣說:「我們相信,我們對盟友和夥伴的承諾是神聖不可侵犯的,而且一直如此。我們相信,我們對台灣和以色列的承諾仍然像以往一樣堅定。」
這種對台灣的戰略承諾,變得態度明朗清晰,泄露了擺脫以往戰略模糊格局的意願。
阿富汗和台灣的國情對比
阿富汗還處在部落結構的社會格局,而且是一個以伊斯蘭教為主體的文化格局。阿富汗曾經是英國殖民地,經歷過蘇聯十年入侵戰爭,遭受神學士教派的極端宗教統治,經過二十年美軍和北約共同協防,和塔利班處在內戰的形勢中。如今,塔利班捲土重來,估計內戰局面還要繼續下去。
幾十年來,占據山地優勢的北方聯盟距離首都兩小時車程,持久抗擊蘇聯入侵,和前塔利班政權交手。即便美軍駐防二十年,北方聯盟一直保持警惕。待以時日,各路散兵游勇有可能集聚在北方聯盟旗下,與塔利班新政權開戰。副總統與國防部部長已經公然挑戰塔利班。副總統有殺妹之仇,北方聯盟二世祖有殺父之仇。
台灣是一個民主政府,自立自強,才走到今天的格局。歷史教訓:1979年,美國卡特政府拋棄台灣,在聯合國和台灣割席,台美聯防條約叫停。台灣曾經是世界大家庭中的孤兒。
對比陳水扁和蔡英文兩任總統,美國稱呼前者是麻煩製造者 (Trouble Maker);對待後者如同掌上明珠。美國的政治立場何以轉變如此之大?
蔡英文總統一席談,講出真諦:「我要告訴大家,台灣唯一的選項,就是讓自己更強大、更團結、更堅定保衛自己」;「我們也要讓我們的存在具有意義,也就是說,對於民主自由價值的堅持,對國際社會的集體安全和繁榮,我們是不可或缺的」。 「自己不作為,只依賴別人的保護,不是我們的選項。」
台灣經濟騰飛有目共睹,曾經是「亞洲四小龍」之一。科技發達,「台積電」是世界芯片供應鏈的關鍵。台灣人民送它一個美名:「護國神山」。全世界半導體行業看她的眼色行事。抗疫情,公共衛生業績,讓世界各國刮目相看。就說剛落幕的東京奧運會,台灣選手取得靚麗的成績,配搭謙謙有禮的氣度,愛煞各國觀眾。台灣在世界人民面前就是莊敬自強。
神話中有小子大衛擊殺巨人格利亞的故事。現實裡,位於彈丸之地的以色列,在狼群中守住自己的陣腳,即便是昨天才宣布立國,今天阿拉伯國家就聯合起來,打進來了。以色列在相繼六場中東戰爭中,沒有喪失領土,沒有損失尊嚴,卻是全世界聞其國名,肅然起敬。
台灣有哪一點做不到?明日的台灣將是世界民主自由陣營的一顆新星。
今日阿富汗是否明日台灣?不判自明。生活在民主文化環境裡,講的是多元思維,不必設定標準答案。讀者自己斟酌吧。
責任編輯: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