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tvsmo.com

跨國團隊找出矽光子關鍵技術 電腦將變「光腦」

人氣: 61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0年09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袁世鋼台灣台北報導)台灣半導體及晶片設計位居產業領先地位,主要是以「矽元素」製作出先進積體奈米電路,但最終會面臨尺寸與傳輸速度的極限。然而,台大物理系教授朱士維帶領的國際團隊,將矽的光學非線性效應提升了三到四個數量級,讓「光控制光」,未來有望發展成「積體光路」。

矽是自然界中含量僅次於氧的第二大元素,因其具有良好的半導體特性,自 1940年代發明積體電路迄今,矽電子領域成為奈米電路製程中不可或缺的材料。而在矽電子領域中,關鍵是做出具有非線性、能夠用「電控制電」的元件,不過,矽材料最終會面臨尺寸與傳輸速度的極限,因此全球也都致力於「矽光子學」研究,盼能夠「用光控制光」。

然而,想製造出「用光控制光」的全光學控制元件,受到矽晶本身的光學非線性效應太小的限制,在過去的研究中都不足以作為有效的全光學控制應用。不過,在科技部長期支持下,朱士維與日本大阪大學光子學中心教授高原淳一(JunichiTakahara)、藤田克昌(Katsumasa Fujita)、中研院物理所博士林宮玄等學者共同組成的國際團隊,在此領域有了重大突破。

朱士維表示,他的研究團隊利用矽奈米結構的特殊電磁共振模態,可以組成完整可見光光譜的奈米方塊,或是用光去關掉某些光。由於個別矽奈米粒子的散射顏色不盡相同,若將橘光打在矽基板上發綠光的矽奈米粒子,可導致後者變得不可見,進而實現以光控制光的效果。

朱士維說,這項突破可以把矽的光學非線性效應提升1千至1萬倍,且反應時間只要奈秒等級,研究人員可針對個別矽奈米粒子的散射光進行近 100% 調控,實現 GHz 奈米全光學開關。團隊也發現,運用這項技術可做出精度高達40奈米的遠場光學超解析顯微影像,將可實現無須染色的超解析顯微技術。

朱士維指出,1940年代電晶體的發展開啟電腦計算功能,且技術進步到做出可以放在手機中的微小晶片,但主要還是用電的訊號驅動,而這次研究中發現,可以用光訊號來控制光,並可應用在矽材料上;雖然矽光子技術目前仍處於早期的概念階段,但未來有望大量生產,讓「積體電路」變成「積體光路」、「電腦」變成「光腦」。◇

責任編輯:王愉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