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smo.com)
【大紀元1月30日訊】”作為演員,誰都渴望出成績,誰都渴望出名,這种想法讓我期待了很長時間。30歲以前,沒有人理我,沒有人找我拍電影、電視劇。很多影視導演選演員時,看我的眼神從沒放過光,很快就移開了。那种受壓抑的、被捉弄的感覺,我經歷得很多了。”……
燕趙都市報消息﹐16歲只上了三年沒有學文化的中學,1969年,因擔任紅衛兵當中積極要求進步的學生干部,首先報名离開北京,到黑龍江上山下鄉,這一去就是7年。既不是獨生子,也沒有后門儿,考大學輪不上,想來想去只有一條路,就是往文藝這條道路上走。從1973年開始報考部隊文工團,直到1977年終于考上了空政話劇團。1987年1月正式調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成為人藝的話劇演員……這就是濮存昕。
日前,一本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發行的《演員濮存昕》在北京面世了,作為本書的主人公,濮存昕再一次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為此,本報記者不僅專門采訪了濮存昕,而且還采訪了濮存昕的父親蘇民老師。
●話劇舞台永遠是我的最愛
從小在人藝的院牆根儿下長大,從小就似懂非懂地看戲,而且看的是中國最有名的文藝團體————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戲。在人藝的大院里,隨便碰到一個人有可能就是中國文藝界大名鼎鼎的人物。伴隨著這些人物在舞台上激情四射的台詞,濮存昕有更多的机會感受藝術帶來的歡樂和痛苦。人總是會有許多夢想,雖然有很多人恭維濮存昕是上天賜予舞台的奇才,但是,濮存昕卻是在沒有更多選擇的情況下走上藝術之路的。
雖然只有中學學歷,但是濮存昕在文學方面的水平已達到了相當高的境界,這大概和他有一個酷愛詩詞歌賦的父親不無關系。在所有的文學作品中,濮存昕獨愛詩歌,他曾經在各种各樣的舞台上朗誦過許多中外大家的詩歌。
他說:”人得以在靈魂的意境中天馬行空地游走,惟有詩歌才能完成,所以很多大家都在致力于達到詩的境界。其實所有藝術的最高境界都与詩有關系,包括表演。像于是之先生、趙丹先生的表演,他們都已經達到詩的境界。現在雖然詩歌進入市場有一定的難度,但是沒有關系,你不能去埋怨詩歌。我們應該慢慢地去開拓這個文化市場、文化環境和文化氛圍。現在比起10年前,這個文化氛圍已經是好了很多了,但是這些還遠遠不夠,這是因為我們知識分子的追求是很高的,我們目前還沒有能力完成知識分子的這种追求。不要說我們的知識分子寫不出好的詩歌,問題是寫出來以后有誰能夠理會呢?”
濮存昕1983年第一次拍攝電視劇《紅葉在山那邊》,在劇中扮演男主角吳軻;第一次拍電影是1988年謝晉導演的《最后的貴族》,同樣是扮演男主角。第二次拍電影是在1991年;而第二次拍電視劇則是1993年的事儿。雖然后來斷斷續續地拍攝了一些電影和電視劇,但是真正讓濮存昕在影視界紅起來的卻是1995年拍攝的電視連續劇《英雄無悔》。而后來的《來來往往》、《洗澡》、《光榮之旅》等一系列的影視作品則更是讓濮存昕變得炙手可熱。
對于這一切,濮存昕并不滿足,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濮存昕直言不諱地表達了他對話劇舞台的喜愛。正因為如此,如今的濮存昕雖然是影視紅星,但是他只承認自己是一個話劇演員。正如濮存昕的父親蘇民老師說的:”話劇舞台是培養演員的地方,而電影電視則是使用演員的地方。演員只能通過演話劇長本事、見功底,因此,時下最紅的演員絕大多數都是話劇演員出身。”
●濮存昕談自己的書
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濮存昕說:”如果沒有環境沒有机會,一個人的悟性以及對常識的敏感可能會非常遲鈍。因為有了這樣一個机會,可以讓我在40多歲的時候有了一個總結。如果沒有這樣一個机會,可能我依然是一個戲一個戲往下拍。我拍戲一般是不寫筆記,也不寫什么心得,因此戲拍完了也不留下什么文字方面的東西。通過跟童先生(《演員濮存昕》的另一作者童道明)的聊天,有很多對學問的感悟一方面是從童先生那儿來的,也有一部分是從自己身上產生了。因為對話才可能出現靈感的東西,我覺得人身上很多的潛能如果沒有條件,沒有机緣你甚至自己都不知道。所以我認為這本書也好,我們現在的談話也好,就是一個机緣。”
濮存昕說:”這本書出版之前我不敢想象,也沒有做好一點准備,因為有很多出版社跟我說過給我出書的事儿,我都推辭了,我說不能做,也做不出來。之所以有了這本書,是因為有童先生參与其中。我跟童先生很熟悉,他是戲劇方面的專家,對我的影響很大。我排契訶夫的《海鷗》時,整個創作過程就是童先生幫助那個俄國導演來做的”。
”這次是童先生拉著我往前走了一步,通過和童先生的聊天,聆听他的教誨,聆听他的高論,作為我個人來講這是一生中重大的收獲。在這本書的前面我寫了一點類似前言的東西,我為什么要做這本書,第一,這本書里面很多都是談戲劇,而這又是觀眾對我最不了解的地方。因為戲劇演出不同于電影影視,一個劇場900個座位,演出一場最多也只有900名觀眾,而一部電影或者電視劇有可能是上千万人在看,因此,我在戲劇方面的一些事情是許多觀眾不知道的。第二,童先生他找了一個很好的角度,使我談興大發,我也通過和童先生的交流又學到了很多東西。第三、我覺得這本書也是對自己戲劇總結的一個机會,如果沒有這個的話我可能一輩子寫不出這么多字來,我也一輩子說不出這么多的話來。”
“如果說名人出書是一個熱點話題,我也擔心自己會招致許多非議。或許有人說:濮存昕你這是干嘛呀?你也跟他們一樣。其實我覺得名人出書也沒有什么不好的,重要的是你出的這本書有沒有什么价值。如果我遭到非議有可能在兩方面,首先,有人會說我想掙錢,但是我跟戲劇出版社簽的合同上很清楚地寫著,我不要一分錢;另外一方面遭到誤解的可能人家會說,你也在那儿招搖,就憑你那兩下子值得出書嗎?但是我以為我是很平靜的,我袒露了我最真誠的內心世界和創作過程。這本書里沒有什么個人經歷和成長過程,更多的是在說自己在戲劇舞台上創作角色的一些想法。”
當本報記者問濮存昕如何評价這本書時,他說:”我自己對這本書很滿意。有很多人問過我,說在我創作的角色中,哪個角色最好?我總是會告訴他,這些角色都好,因為我塑造的這些人物是我不同年齡段的不同表達。這本書是我2001年這個年齡段里一次思想上非常坦率、非常真誠、非常有趣的表達,和我的演戲是一樣的。先不管這本書水平的高下之分,你無法告訴人家你的書水平有多高,但是我能說我很真實,基本上沒有太矯情的東西,這是我對這本書最滿意的地方。”
●濮氏父子
濮存昕如今是個大名鼎鼎的人物,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他有一個同樣名聲顯赫的父親————蘇民。曾經擔任過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副院長的蘇民老師是中國話劇界元老級的藝術家,在北京人藝的舞台上,蘇民先生辛辛苦苦地几乎演了50年的戲,塑造了一大批閃光的藝術形象。
有許多人曾經發出疑問,為什么父親叫蘇民而濮存昕不姓”蘇”呢?在蘇民老師家里采訪時,老先生告訴本報記者說自己本姓”濮”,蘇民只是他的”號”,1946年,蘇民加入地下党時需要一個化名,因此就直接引用了自己的”號”,解放后做了演員也就沒有改變。
當年謝晉拍攝電影《最后的貴族》時,從空政話劇團把濮存昕”借”到上海,當時濮存昕還是一個沒有絲毫名气的話劇演員,沒有几個人認識他,謝晉看到濮存昕的名字比較麻煩,三個字中有兩個字比較少見,他認為這樣不利于演員出名,因此謝晉就自作主張給濮存昕改名為”蘇新”。如果細心的觀眾有机會觀看《最后的貴族》時可以發現,男主角陳寅的扮演者的名字是”蘇新”而并不是”濮存昕”。電影拍完后,蘇民認為改名涉及到的事情很多,太麻煩,因此又把”蘇新”改回成了”濮存昕”。雖然名字還是原來的名字,可濮存昕一樣出了名儿,成了演藝界的”大腕儿”。
蘇民有三個孩子,兩個儿子一個女儿,只有濮存昕一個人子承父業做了演員。談到儿子做演員,蘇民先生說當時濮存昕到黑龍江建設兵團7年后想回北京,但是沒有任何路子可以達到回北京的目的,确切地說,濮存昕是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才走上從藝的道路的。當年從建設兵團回來,蘇民作為老演員看了看濮存昕的腿,覺得缺乏柔韌性,沒有童子功,做舞蹈演員沒戲。但是濮存昕身材挺拔高大,相貌也不錯,因此建議濮存昕做話劇演員。當年濮存昕從黑龍江省回來后,開始只能在街道和一幫老頭儿老太太一塊工作,后來蘇民請人給濮存昕做輔導,最后濮存昕才考上空政話劇團。正因為濮存昕經歷了很多坎坷,因此他特別珍惜今天這來之不易的一切。
認認真真演戲,清清白白做人,這是蘇民給濮存昕提出的為人之道。其實,濮存昕真是把父親的話實現得很徹底,因此,几乎所有的媒體對他總是很”破費”,電視台舍得把黃金時間”送”給他;而紙介傳媒也不吝嗇,整版整版都是有關他的報道,但是觀眾可以發現,濮存昕的負面新聞卻很少。(//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