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明德皇后馬氏(西元38年─79年),是漢明帝劉莊唯一的皇后,是伏波將軍馬援的小女兒。她的一生謙遜樸實、知書識禮、明理達義。婉靜賢明、品格出眾、德冠後宮。明帝之世,吏治清明、境內安定,開創了「明章之治」,明德皇后的作為功不可沒。明末清初大儒王夫之讚曰:「皇后之賢德,莫過於明德馬后,直到今天人們都在讚頌,讀其詔書,使人涕零皆下」。
馬氏幼時身體羸弱,祖母找人為她占卦。來人說:「看這女孩雖然是病弱,它日必將大貴,其兆不可多言。」又叫人來看面相,那人見到馬氏,大為驚歎道:「我等必將對此女稱臣。然而命雖尊貴,卻少有子息,若養育他生之子得力的話,會比自己親生的孩子更好。」
馬氏幼年喪父,母親積慮成疾,她十歲就開始料理家事,管教僕人,諸事諮詢稟報,處事圓融如同成人。十三歲被選入宮,由於生性謙恭和順,侍奉太子的母親陰皇后極為周到,深得皇后喜歡,和眾妃嬪相處,禮數周全、上下和睦,建立良好口碑。太子劉莊欣賞她的舉止大方得體,寬厚待人,溫柔善良,對她敬愛有加。
西元57年(中元二年),光武帝駕崩,皇太子劉莊繼位,是為漢明帝,立馬氏為貴人。馬氏沒有兒女,明帝就讓她代養賈氏所生的兒子劉炟。她對劉炟精心撫育,因教子有方,劉炟孝順淳厚,母慈子愛,其樂融融。馬氏常因明帝子嗣不多,心懷憂慮,薦引左右侍奉皇帝的人,惟恐有不周之處。後宮嬪妃如有得到皇帝寵愛,馬氏總是提高對她的待遇。
西元60年(永平三年)春天,馬氏夢見無數小飛蟲,落在她的身上,鑽入她的皮膚又飛出來。這是意味將有很多人誠服於她的吉祥之夢。幾天後,主管官員奏請皇上冊立皇后,皇太后陰麗華提議:「馬貴人的德行在後宮當數第一,就立她為后吧。」。做了皇后的她更加謙虛恭謹,生活非常節儉,從不奢侈浪費,常穿粗絲之服,裙子不繡花邊,不戴首飾。嬪妃和公主們進宮請安,遠遠看見皇后衣著簡樸,誤以為是特製的絲綢,走近才發現是極普通的衣料,眾嬪妃對此敬佩不已。皇后不好食山珍海味,所用之物總是平民化。她處事低調不喜歡熱鬧,明帝出遊娛樂之事很少隨從。
馬皇后知書達理,不僅能背誦《易經》,還喜好讀《春秋》、《楚辭》、《周禮》等典籍,以賢良淑德輔佐君王。西元70年,楚王劉英被指有謀反的嫌疑,遭到廢黜,次年劉英自殺。這起案件審查了數年,牽連之人不可勝數,囚犯們為保性命,互相指證誣告,監獄裡坐滿了抓來的人。馬皇后不忍無辜的人白白送命,便向明帝求情,使很多人得到了寬恕。
明帝逝後,劉炟即位,是為漢章帝。馬皇后被尊為皇太后。鑒於西漢時期外戚王莽弄權。東漢自光武帝以降都避免外戚專擅,馬太后更是以身作則。西元76年(建初元年),章帝依大臣們的建議,打算對皇太后的弟兄封爵。馬太后遵照光武帝有關后妃家族不得封侯的規定,予以反對。第二年夏天,全國大旱。大臣又上奏說,今年大旱的原因,是去年沒有封外戚,再次要求分封馬氏舅父。馬太后仍不同意,並且為此發了詔書:「凡是請封外戚的人,都是想取悅於我。」並說:「馬家的舅父,個個都很富貴。我身為太后,食不求甘,穿著簡樸。左右宮妃也儘量如此。我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下邊做個好樣子,讓外戚見了好反省自己。前幾天我路過娘家住地濯龍園的門前,見從外面到舅舅家拜候、請安的,車子像流水那樣不停地駛去,馬匹往來不絕,好像一條游龍,招搖得很。他們家的傭人,穿得整整齊齊,衣服綠色,領和袖雪白;給我趕車的御者,相比起來就寒酸了很多。這種只知道自己享樂,根本不為國家憂愁的人,我怎麼能為他們加官進爵呢?」馬氏在位多年,盛寵不衰,卻未出現外戚高位之人,不但創下了皇后著布衣的範例,還留下了成語「車水馬龍」用以形容她娘家門前的顯貴熱鬧景象,以拒絕對他們的加官進爵。
馬太后曾對三輔下詔:「馬氏家族及其親戚,如有因請託郡縣官府,干預擾亂地方行政的,應依法處置、上報。」馬太后的母親下葬時堆墳稍高,馬太后對此提出反對意見,她的哥哥馬廖等人就立即將墳的高度減低。
西元79年(建初四年)六月三十日,馬太后逝世,終年四十歲,諡號明德皇后。七月初九日,與漢明帝合葬在顯節陵。
明德皇后不僅行為端正,她眉不施黛、身著布衣的儉樸範例,被後人仰慕不已,無愧是歷代賢后楷模。她被稱為中國第一位女史家,她為明帝編撰的《顯宗起居注》是歷史上最早的專門記錄皇帝日常言行的著作,也為後世開創了「起居注」的史書體例。《續列女傳》稱讚她「在家則可為眾女師範,在國則可為母后表儀」。明德皇后,雖然她的名字失載,但她那深明大義的大家風範,永遠被世人所稱頌。@*#
資料來源:《後漢書》
責任編輯: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