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9年01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梁欣採訪報導)近期,多家大陸銀行將手上的房產成批出售。一上海銀行一口氣掛牌轉讓14套房,且低於正常房價30%狂甩;亦有上市銀行房產處置信息超過170項,這個現象引輿論關注。
綜合大陸媒體報導,2018年末時,除了有仲介積極賣房,還有不少金融機構參與。除銀行外,各個城市的房地產公司,包括華西證券和國元證券等也加入了「賣房團」,積極將房產變現。
銀行大甩賣手中房產
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資料顯示,一家上海銀行閔行支行一次掛牌甩賣14套房,標的為國有資產,包含13套住宅和1套商鋪,均價從3.8萬/平到5.8萬/平不等,合計掛牌底價6190萬元。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說,其價格低於正常房價30%。
大陸金融分析師任中道向大紀元記者表示,銀行拋售國有資產現象有涉及違規之嫌,得利於其購買時獲得消息渠道較一般人靈通。
另外,銀行的資產於阿里拍賣平台亦可謂鋪滿屏幕。去年12月25日有報導稱,可看到招商公告9909項(公布資料,報導記者統計接近5000項),有超過1600項為房產類,銀行的項目占比超過九成。某H股上市銀行房產處置信息超過170項。
源自於銀行的資產處置推介中,標的房產參考價值超過5000人民幣的項目超過30筆,合計將近32億人民幣。
為什麼一些銀行成批地拋售手上的房產?
任中道認為,作為金融機構,對於政策及信貸的貨幣政策也可能會獲得相應的即時消息。「他們認為風險已經很大,尤其明年房地產市場可能更加的不堪,看誰跑得快,誰先跑。」
原中共央行、國有銀行分行高層管理人員弘勛分析,有監管部門的干預。「要求這些銀行壓降非金融資產,騰出資金貸款給實體企業;其次,集體所有制土地使用權將可以上市,有可能影響商業房地產價格的上漲,所以銀行儘快出手所持房產;三,銀行年底資金普遍緊張,出售房產有利緩解銀行自身可用資金緊張狀況。」
上市公司也大批拋房產
除一些銀行之外,亦有大型國企、集團、房地產開發商等大批拋出手中房產。去年12月27日,上海一集團一口氣拋出27筆房產。
Wind資料顯示,第四季度成為上市公司賣房的高峰期。「包括銀行、券商及很多上市公司年底拋售房地產,可能認為部分物業價格到了頂部,拋售房產可以儘快回籠資金、盤活資產。」嚴躍進表示。
分析:大陸經濟脆弱 不看好未來
弘勛分析,很有可能都不看好未來;主要是未來大陸經濟非常脆弱,持續下行。「不是有人說中國經濟開始崩潰,或許是體現了一點,它急著很快要拋;還有一個原因,中央政府出台集體土地所有權可以上市場交易的政策。」
「當然,局限於工業和商業這2塊。以前,土地先由政府收儲後再拍賣,政府賺錢。現在能夠市場上交易,直接賣給開發商價格就低了,這對地價有很大的影響。當然主要是經濟下行,這個政策的出台,可能主要還是要把這塊資產盤活起來。」
「最重要的是降低企業持有資產的成本,因為現在很多實體經濟,很多企業生產要素價格很高,土地價格很高、人員工資也很高,這樣就很難從事經營,所以它要把生產要素價格降下來。」
中共出台新土地政策 外界觀察
12月23日,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農村土地承包法等修正草案,提請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土地制度改革部分有三條修改,可簡約概括為非農建設用地不再「必須國有」、工商業小產權房有望轉正、相關法規同步修改。
弘勛說,政策剛剛頒布,具體對未來整個的影響要持續觀察。這是對提振實體經濟有利的措施。但中共出台的很多政策,一到執行時就會五花八門;因牽涉各方的利益等,究竟政策的傳導會產生什麼情況還需觀察。
「傳導過程中,它有政府的利益、地方政府的利益、各個部門的利益,有最終使用人的利益。因為它是從中央到地方傳導下去的,這個政策傳導過程中會出現很多情況,所以要觀察究竟會怎麼樣發展。」弘勛說。#
責任編輯:孫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