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雩祭之禮與古代帝王祈雨

作者:劉曉

天壇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祭祀建築群。明清兩朝帝王在這裡祭天、祈穀、祈雨。圖為祈年殿。(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471
【字號】    
   標籤: tags: , , ,

古人認為天災的始末與君王的德行息息相關,歷史上最有名的「湯禱桑林」講述的就是商朝的湯王為了百姓獻身的故事。故事說的是商湯朝開始不久,發生了一場旱災,持續了七年。持續的旱災使河乾井枯、草木枯死、禾苗不生、莊稼無收、白骨遍野。為了使天帝解除旱災,商湯就在郊外設立祭壇,天天派人舉行祭禮,祈求天帝除旱下雨。這就是「郊祭」。

在奉上牛、羊、豬、狗等家畜的犧牲後,史官遵從商湯之命,向上天禱告,檢討了六條過失:「是不是因我們的王政事無節制法度?是不是使人民受了疾苦?是不是因官吏受賄貪污?是不是因小人讒言流行?是不是有女人干擾政事?是不是宮室修得太大太美?為何還不快快下雨呢?」但禱告沒有得到上天的回應,天帝依舊沒有賜福降雨。

乾旱持續到第七年的時候,商湯命史宮們在一座林木茂盛的山上,選了一個叫桑林的地方設了祭壇,他親自率領伊尹等大臣舉行祭祀求雨。但是祭祀之後也未見下雨,商湯就命史官占卜。占卜的結果是:祭祀時除了要用牛羊作犧牲外,還要用人作犧牲。商湯於是決定將自己奉獻給天帝。

因桀無道,大旱七年,成湯祈禱於桑林。(公有領域)

商湯命人架起柴堆,然後將自己的頭髮、指甲剪掉,沐浴潔身後,向上天禱告說:「我一人有罪,不能懲罰萬民;萬民有罪,都在我一人。不要以我一人的沒有才能,使天帝鬼神傷害人民的性命。」禱告完畢,湯便坐到柴上去。左右正要點火,突然烏雲四合,大風驟起,人們望眼欲穿的大雨突然而至。人們認定這是湯的為民犧牲的信念感動了天帝,才使得天降甘霖,旱情解除。

事實上,關於古代祈雨的情況,先秦文獻多有記載。據《神農求雨書》記載,春夏兩季久旱不雨,如果旱情發生在東方,則由兒童舞蹈求雨;如發生在南方,則由壯年舞蹈求雨;如發生在西方,則由老人舞蹈求雨;如發生在北方,亦由老人舞之求雨,均以龍為標幟。這大概是舞龍求雨的由來。

古代祈雨,均以龍為標幟。這大概是舞龍求雨的由來。(Fotolia)

《周禮春官‧宗伯下》中載:「司巫,掌群巫之政令,若國大旱,則帥巫而舞雩(註:音『與』)。」即如果大旱,掌管群巫的司巫要率領大家,要在雩祭時跳舞。具體形式現在不得而知。

「雩祭」通常分為「常雩」和「因旱而雩」兩種。常雩為固定的祭祀,即使沒有水旱之災,也都會在固定的時間進行祭祀,一般在夏曆四月。「因旱而雩」是指因旱災而臨時增加的雩祭,多在夏、秋兩季,冬天因為已是農閒,所以沒有旱災的憂慮。

《禮記‧月令》中稱,雩祭之禮,天子、諸侯都有,天子雩於天,稱為「大雩」;諸侯雩於境內山川,稱為「雩」。大雩在南郊之旁築壇,如北京的天壇。雩祭的對象,除上天外,還包括地面上所有的水源。

可以說,從先秦到清朝,歷朝帝王都有過祈雨的經歷。如根據明朝的《大明會典》記錄,1585年,當年天下大旱無雨,連井裡都沒水了。萬曆皇帝親率4,000多名文武官員到天壇祈雨。萬曆皇帝在禱詞中稱,由於他本人缺乏德行,但同時也是貪官污吏剋剝小民,冒犯天和,所以才招致乾旱。他一定要改弦更張,斥退惡人,推行仁政。

清朝的皇帝也不例外。最早記載的是順治十四年(1657年),其前往天壇祈雨,儀式完畢,順治帝尚未回宮,天即下起了大雨。於是,順治帝在這一年定制,「以歲旱躬禱郊壇」。康熙帝即位後,承襲了其父雩祭之禮,除了「常雩」,還有「因旱而雩」,就是只要出現旱情,就親往天壇,為蒼生祈福。

清朝《聖祖仁皇帝庭訓格言》中記述了康熙帝與皇子們和大臣談及自己祈雨的情況。(公有領域)

清朝《聖祖仁皇帝庭訓格言》中記述了康熙帝與皇子們和大臣談及自己祈雨的情況:「京師初夏,幾乎每年都缺少雨澤。朕臨御五十六年,約有五十年祈雨,所以每到秋天收成時,莊稼都是成熟而飽滿。有一年,曾因大旱,朕在宮中設壇祈禱。長跪三晝夜,每天只吃清淡的食物,不碰鹽醬。到了第四日,徒步到天壇虔誠祈禱。忽然間油雲密布,大雨如注。再步行回宮後,水滿雨靴,衣盡沾濕。」

康熙不僅自己祈雨,有時也會令禮部和地方官員祈雨。康熙五十五年春,直隸地區遇到大旱,巡幸熱河的康熙皇帝遂令禮部祈雨。數天後,康熙帝又接連得到各直省未曾遇雨的奏報,心中愈益焦急,再度寄發諭旨,命在京大學士、九卿等虔行祈禱。後來,那些在祈雨中懈怠的官員,大多數被康熙帝革職。

到了乾隆皇帝即位後,他仿照唐代雩祭禮制制定了「龍現而雩」和「大雩」之制。此後,每年「龍現而雩」之禮,歷朝皇帝均遵制奉行,未有特殊原因,比如國喪、疾病等,都親自詣壇行禮,歷百餘年而沒有改變。至於大雩禮,整個清代只舉行過兩次,分別於乾隆二十四年和道光十二年舉行。

無疑,帝王祈雨的結果,亦是上天對「受命於天」的帝王是否施行仁政、是否秉承天意、是否能虔心意識到錯誤改正的回應,這難道不是對當今主政者的警示嗎?@*#

參考書目:
1. 《中國民俗文化‧禮儀》
2. 《清聖祖實錄》
3. 《聖祖仁皇帝庭訓格言》
4. 《藝文類聚》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近日,第26屆「青龍文化祭」在韓國首爾的東大門區「龍頭緊鄰公園」舉辦。一年一度的「青龍文化祭」,是按照朝鮮時代的傳統儀式舉行的「祈雨祭」,旨在祈求上天恩賜國泰平安和風調雨順。
  • 千百年來,當一重重樓觀殿宇掩映於木石雲水之間,武當,這座幾乎與天地同在的山巒,逐漸有了人跡,隨之誕生無數奇特神妙的傳說與景觀。這是一部專屬於大山的豪壯史詩,更是一家修行法門光耀神州的古今絕唱。
  • 敦煌石窟第323窟南壁東端,有一系列組圖,描繪是一位高僧在皇宮正殿祈雨的場景。這名高僧就是曇延。
  • 蘇東坡在《書潁州禱雨詩》中說到,他聽歐陽修說,潁上縣內有一間張龍公神祠,極為靈驗。於是蘇東坡也向張龍公祈雨。
  • 元世祖忽必烈入主中原,稱帝九年後,發現不少官員的德才和職位不相符,導致很多政事廢弛。忽必烈向漢臣張雄飛、江孝卿說起此事,將此局面比喻為「大廈將傾,非良工不能扶」。並詢問二人的建議。
  • 不久前,媒體報導了徐州八孩母被鐵鏈鎖頸,遭受囚禁及虐待一事。此事涉嫌拐賣人口,備受外界關注。徐州官方發布四次通告,其說辭對八孩母身分前後矛盾,引發外界質疑,更有法律人士認為,中共官方縱容和參與拐賣人口犯罪。如果在中國古代拐賣人口,各朝刑法將如何懲治?
  • 古典小說《紅樓夢》第三十九回中,有這麼一段:賈母等人在屋裡聊天,忽聽外面的人吵嚷起來。賈母問怎麼了,丫鬟回話說:「南院子馬棚裡走了水了,不相干,已經救下去了。」這裡的「走水」是失火的意思。
  • 明仇英《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市井雞販。(公有領域)
    在當今社會,人們稱生意人為「商人」,稱買賣行業為「商業」,而買賣雙方交易的物品稱為「商品」。在上古三代,中國出現了一個商朝。現今人們所說的「商」,是否和商朝有關呢?
  • 桌曆
    從1752年9月3日至13日,英國沒有任何人出生、死亡、結婚或工作,也沒有爆發戰爭或出現天災人禍,甚至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事實上,這11天並不存在於英國的日曆上,也就是英國人在當年的9月2日晚上睡覺,隔天早上起床就是9月14日了。為什麼英國會憑空失去11天呢?
  • 九品官人法的出現和存續,是適應了當時的社會要求。皇帝把士族看作人才庫,猶如對待御苑裡的寶馬良駒,既給予高規格優寵,又得備好鞍轡、打上馬釘兒,以保證能駕馭馳騁。朝廷不斷加強管理規範,以保證士族的精英優品不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