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文史】敦煌祈雨壁畫傳奇 受敬重的高僧

作者:洪熙

敦煌莫高窟第323窟南壁東端,有一系列組圖,描繪的是一位高僧在皇宮正殿祈雨的場景。這名高僧就是曇延。

‧ 出身豪門的稀世奇才

曇延俗姓王,出生於豪門。他的先祖曾在北齊、北周兩朝擔任要職。曇延十六歲時到寺院遊覽,偶然聽到法師講解佛經,聽到精采妙處,他心中生起喜悅,想出家修行,探索人生的真諦。

一天,他對著自己的影子說:「我和你朝夕相處,在世間已經沉淪很久了。現在漂泊不定,什麼時候才是歸宿?」為了深入了解佛法的意義,他決定到南太行山的梯寺隱居修行。

曇延決定到南太行山的栢梯寺隱居修行。圖為太行山。

當時山中有一位姓薛的居士,學問淵博,精通儒道。他聽說曇延能言善辯、智慧超群,就有意和他鬥法一比高低。薛居士反著說了四個字:「方圓動靜」,問他什麼意思?

曇延才思敏捷,他朗聲答道:「方如方等城,圓如智慧日;動則識波浪,靜類涅盤室。」薛居士驚訝的感嘆道:「哇!你真是稀世奇才。以前我沒有聽說過,也沒有見識過像你這樣的英才。」從此薛居士放下架子,常常過來拜訪他,向他請教一些問題。

‧ 佛塔舍利放出光明 驚動北周皇帝

曇延隱居深山,為了疏通典故、經書的意思,他對原有的注釋進行考證,做補充修正。他完成注釋後,不知自己撰寫的內容是否符合正理,也不知道是否能傳播出去。於是他就將原本經書和義疏,一起放在蒲州的仁壽寺的舍利塔前,焚香祝禱,虔誠地請求佛陀顯聖開示。他話音剛落,只見佛經的卷軸放出光明,照徹夜晚,僧人與俗眾都看到這一景象,紛紛前來禮拜祝賀。

曇延焚香祝禱,只見佛經的捲軸放出光明,眾人紛紛前來禮拜慶祝。圖為蓮花盛開。(全景林/大紀元)

佛塔中的舍利也放出光明,一連三天三夜,光芒都沒有消失。蒲州的百姓看到佛光都來頂禮敬拜。地方官員將奇聞上奏朝廷,皇帝龍心大悅,急切地邀請曇延入宮。

周太祖宇文泰尊敬佛道,很欽佩曇延的修為,親自接待他,恭敬地聆聽他的宣講。遠近官民眾人奔走相告,都想一睹曇延風采。

宇文泰認為平常想要探望曇延,梯寺路途實在太遠。於是,就在中條山的西部為曇延修建了一座寺院,名為雲居寺,由朝廷出資供養,以方便佛門信眾。雲居寺後來改名為棲岩寺。

‧ 北周武帝滅佛 隋文帝興佛

後來,北周武帝宇文邕即位後,發起法難,禁絕佛、道二教。曇延盡力規勸,武帝不聽,仍下詔焚毀佛道經書,敕令僧侶道士還俗。曇延因而再次隱居於太行山。武帝後來也因壞教毀佛的法難,於英年暴斃身亡。

隋文帝楊堅即位後,曇延手持錫杖,身著袈裟來到隋朝王宮。隋文帝自幼生長於寺院,因而敬重僧人,就和曇延探討修佛以及教化的意義。由於北周武帝下令滅佛,毀壞了大量的寺院,曇延奏請文帝加以修繕,為立志修行的僧人提供容身的淨土。

隋文帝遷都大興城後,敕命在廣恩坊撥出一塊土地,專為曇延修建了一座寺院,名為延眾寺,後來改稱為延興寺。因曇延為世人敬重,德行堪為帝王之師。隋文帝下令,將京師的東西兩城門,取曇延的名字命名為延興門、延平門。

曇延受到皇室的隆重厚待。曇延所住的雲居寺,後來改稱為棲岩寺。隋文帝下令掌管宮廷禮樂的樂官齊樹提,譜寫中朝山(中條山)佛曲(古時的佛曲為講經前後吟唱的樂曲)。皇室資助寺院僧眾所需的衣食費用,包括寺院用的蠟燭,也由皇室一併包辦。

圖為隋文帝楊堅像(公有領域)

開皇五年(585年),曇延在大興宮正殿為隋文帝授戒。隋文帝親自按照師徒之禮敬奉曇延,親奉衣食,躬行弟子之禮。文帝還命皇族貴戚都皈依佛門,接受佛戒。

‧ 高僧祈雨 隋皇和大臣席地而坐誦經

開皇六年(586年),天下發生嚴重的旱災。隋文帝召請曇延率領三百僧眾在隋宮的正殿祈雨。隋文帝請曇延到大興殿,登上皇帝寶座對眾人宣講。文帝和五品以上的大臣全部席地而坐,篤誠地誦念佛經。祈雨誦經剛結束,原本明朗的天霎時陰雲密布,遂即天降大雨,遍淋王土。

初唐開鑿的敦煌石窟,也就是今天的第323窟,南壁東端的一組繪畫《隋文帝引曇延法師入朝》,描繪的就是當時曇延在正殿祈雨的場景。

敦煌第323窟初唐壁畫局部,描繪曇延法師祈雨的場面。(視頻截圖)

隋開皇八年(588年)曇延圓寂。他臨終前留下遺表,大意如下:

「貧僧生逢法王君臨天下之時,獨受恩崇至深。可惜貧僧以前的根基太淺,早要面對生死。希望陛下能虔誠地守護佛門。末法時期,有些僧人沒有修成正果,他們的表現也可能不盡人意,但還是可以選擇心地善良的人,允許他們出家。隨著日積月累,善心自然會引來相應的福報。」

文帝看過他的遺表悲傷慟哭,下令罷朝三日,命王公以下的臣子都去寺院悼念曇延。

曇延住持寺院時,雖然深得皇帝敬重,手握大權,但他依然嚴守戒律,約束自我,謙善地管理僧眾,在榮寵和繁華之間涵養德行,因此深得僧俗大眾和朝野上下的敬重。

蘇軾《潁州祈雨帖》。(公有領域)

參考資料:
1、《續高僧傳‧隋京師延興寺釋曇延傳》卷八
2、《隆興佛教編年通論》卷第九 @*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