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簡子,原名趙鞅,是趙氏孤兒趙武的孫子,春秋時期晉國主政的正卿,也是趙國王業的奠基者。他的一生有很多故事,留下不少佳話。趙簡子的家臣規勸他時,情況有時會讓趙簡子下不了台,他是怎麼反應的呢?
君上有過 臣子直言勸諫
趙簡子有兩位家臣,一個叫趙厥,一個叫尹鐸。二人都很正直,也都愛勸諫趙簡子,但是方法各不相同。趙厥通常是在沒人的地方私下規勸他,給他留面子;尹鐸則好當著別眾人的面指出趙簡子的過失,常常讓他下不了台。
有一天在宴會上,趙簡子趁著酒意,對他們說:「在所有大臣裡面,趙厥最愛我,而尹鐸不愛我。」尹鐸聽了這句話覺得奇怪,詢問君上為何這樣認為?
趙簡子說:「趙厥勸諫我時,一定在沒人的地方;而你勸諫我時,卻喜歡當著眾人的面質問我,老是讓我出醜難堪。」
尹鐸聽了,微笑著說:「趙厥顧及您的面子,不讓您出醜,卻不顧惜您的過錯;而我顧惜您的過錯,卻不會顧及您的面子,並不是不愛君上。臣曾經聽相術老師講過如何觀察人的相貌。凡是相貌敦厚,並且擁有大地一樣顏色的人,他能夠承受住出醜的壓力。如果不在眾人面前指出您的過錯,臣擔心您不會下決心去改啊!」
趙簡子很賢德,一下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也正因他的賢明,所以家臣進諫時,說的話也會嚴厲一些。如果趙簡子不賢明,想必尹鐸也就無法在趙地容身,更別說待在趙簡子身邊了!
士兵說正卿「無能」 趙簡子納諫改正
晉定公十年(周敬王十八年,西元前502年)趙簡子要攻打衛國,他率領軍隊直逼衛國外城。雖然他親自統率軍隊,可是當兩軍即將交戰時,趙簡子卻站得很遠,並且躲在堅固的屏障和盾牌後面。
趙簡子擊鼓,號令進軍,奇怪的是將士們站在原地,都沒有動。簡子扔下擊鼓的木槌,嘆息地說:「唉!我的士兵們這麼快就疲憊到這種地步了。」
燭過摘下頭盔,橫拿著戈,走到他面前說:「那是因為君上有些事沒有做到,而不是士兵們有什麼不對啊!」
趙簡子聽罷,臉色大變,憤怒地說:「寡人沒有派遣別人,而是親自統率眾軍,你卻當著寡人的面,說寡人無能。如果你的話有理,寡人不追究你的罪過;如果沒有什麼說法,寡人就治你死罪!」
燭過回答:「昔日,我們的先君晉獻公,即位五年後,兼併了十九個國家,用的是這些士兵。晉惠公即位二年,沉湎聲色,待人殘暴怠慢,喜歡美女;後來秦人攻打我國,晉軍逃到離絳城(晉國都城)七十里的地方,用的也是這些個士兵。
等到晉文公即位二年,砥礪士氣,所以三年之後,士兵們都變得非常果敢。周襄王二十年城濮之戰(公元前632),晉軍五次打敗楚軍,圍困衛國,奪取曹國,攻下石社,維護天子王位的安定。使晉文公成就了顯赫的名望,揚名於天下,用的還是這些士兵。您有些事沒有做到,還責怪士兵,請問這些兵士能有什麼錯呢?」
趙簡子明白了,他離開堅固的屏障和盾牌的防護,站在弓箭和壘石能夠襲擊的範圍之內,親自擂鼓督軍。這次趙簡子只擊鼓一次,士兵們全都勇敢地登上了城牆。
後來,趙簡子感慨地說:「與其讓我獲得千輛兵車,也不如聽到燭過的一句話。」
燭過的一番話,改變了趙簡子,燭過讓他不需要動用賞罰,就能使士兵們樂於為君上效命。如果趙簡子心胸狹小,拒絕別人的規勸,也就不會留下這段佳話了。
(據《呂氏春秋·恃君覽》卷二十、《呂氏春秋·貴直論》卷二十三)@*#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