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磨一劍的法國動畫片《了不起的菲麗西》(Ballerina,港譯:天使愛芭蕾)2016年底在法國上映,票房超越《小王子》登上當年法國本土動畫票房之首。戲中的芭蕾舞舞蹈設計出自奧斯卡獲獎影片《黑天鵝》(Black Swan)的編舞指導。
電影簡介
故事發生在19世紀的法國。在孤兒院長大的少女菲麗西,為了實現成為芭蕾舞者的夢想,她與青梅竹馬、懷揣發明家夢想的科朗坦一起來到繁華的巴黎大都會。之後,科朗坦幸遇正建造巴黎鐵塔及自由神像的瑪仔,得以接觸頂尖的工藝。而菲麗西則在機緣巧合下進入了巴黎歌劇院,成為芭蕾舞大師梅隆特的學生,參加重頭劇《胡桃夾子》的選拔試。
但對芭蕾舞一竅不通的菲麗西,怎樣才能在短短幾日的淘汰式訓練中,快速掌握芭蕾藝術的高超技藝?一旦真實身分被暴露,那又該如何應對?實現夢想看似觸手可及,卻有是危機重重……
「戲」說新語
與法國經典小說《小王子》(The Little Prince)相似,《了不起的菲麗西》也是將深刻的意旨寄寓在簡單的童話故事中。這是一部老少皆宜的動畫片,華美的色彩,動人的音樂,電影所表達的夢想,既有童話奇蹟的元素,又有深刻的現實意涵。菲麗西看似很幸運地來到了頂級芭蕾舞劇院學習,夢想也觸手可及,但是這只是登天之旅的開始,對堅持夢想的考驗接踵而至,結果是現實的殘酷和辛酸鑄就了她的成功之路。
抱夢者並肩同行
菲麗西和科朗坦——兩個在孤兒院長大的心懷夢想的孩子,他們在巴黎大都會闖蕩的日子裡,一路相互陪伴和互相鼓勵。雖然曾相互誤會,也遭遇挫折,但在接近各自夢想的過程中,成為了彼此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
故事巧妙地用一個裝有芭蕾舞者的音樂盒,使兩人隨著情節的起伏,不時地聯繫在一起。這個音樂盒是菲麗西被送到孤兒院時身上帶的唯一物件,陪伴著她走過在孤兒院成長的每一天。兩人在逃跑時,音樂盒摔壞了,科朗坦在火車上將它修好,菲麗西便靠在科朗坦身上安然入睡。當菲麗西在富家千金卡妙的家中受到欺辱,音樂盒再次被摔壞,菲麗西非常傷心,科朗坦再次將它修復。
兩人的感情也在音樂盒的一來一往的情節鋪陳下升溫。在追逐夢想的路上,一路風塵,一路艱辛,但只要有同路人,那就是莫大的動力。
不忘初心 方得始終
故事以菲麗西對夢想是否堅定的考驗來引導情節的發展。當菲麗西來到巴黎,大方地請劇院的清潔工奧黛收留她。面對不苟言笑的奧黛,菲麗西憑著自己對夢想的激情和真誠待人打動,意想不到地獲得了對方的幫助。
奧黛曾經是一名優秀的芭蕾舞者,但因一場意外改變了她的命運,對舞蹈失去希望的她在菲麗西身上看到了曾經的自己,願意毫無保留地去培訓這位舞壇新秀。在奧黛的悉心指導下,菲麗西比任何人都更勤奮地練習。她深知自己功底薄弱,惟有苦練才能更上一層樓,萬萬不可放鬆。可喜的是,她的努力有了結果,在過五關斬六將之後,成功通過殘酷的選拔淘汰賽,贏得了芭蕾舞大師梅隆特的讚許。
然而,考驗並沒有因菲麗西在選拔賽中的出色表現而結束,讚美成為她後來更大的考驗。
到了最緊張的選拔賽關頭,被寄予厚望的菲麗西卻因自大而重重地摔了一跤。俄國舞蹈王子胡迪英俊外表和甜言蜜語迷倒了她,自我的膨脹讓她忘記了自己跳舞的初心,沉迷在讚美中不能自拔,恩師奧黛看在眼裡,急在心頭,卻無能為力。在最後一跳前放鬆自己的菲麗西,在與卡妙進行最終對決時不斷摔跟頭,失去了僅有的機會。她被送回孤兒院,失去跳舞機會的她變得沒有活力,每日無精打采。
但畢竟舞蹈是她生命的夢想,在平靜的生活中,她開始冷靜思考,夢境中她看到初生的自己在母親懷中,一同跳著芭蕾。如同大夢初醒的菲麗西明白了芭蕾舞對她究竟意味著什麼,於是用赤誠堅定之心,想重新重新開始刻苦勤奮的訓練。
她的熱情和觸動人心的舞姿打動了孤兒院的管理員,於是她再被送回巴黎,給她提供了繼續追逐自己夢想的機會。因為跌倒了並不可怕,關鍵是能不忘初心。
傳統藝術成就德藝
影片的情境主要設置在菲麗西的夢想實現之地──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重要情節也在此緩緩展開。片中真正能與菲麗西一決高下的只有被她冒充身分的卡妙,而成為巴黎歌劇院芭蕾舞者也是卡妙及其母親的夢想。卡妙一開始被勢利的母親教得驕橫跋扈,雖年幼不明白夢想究竟是什麼,但她可以為了追求,堅持日復一日的刻苦練習。
在淘汰賽和與菲麗西最後的對決中,卡妙都表現出高超的舞蹈技藝。可是她追求的是技藝的提高,卻始終不明白藝術的真諦不是技巧,而是有更深的內涵,所以在最後一場對決中,她輸給了赤誠堅定的菲麗西。
卡妙對芭蕾藝術的認識也正是在這最後的對決中,被菲麗西完美的一跳所喚醒。她一改往日的驕傲跋扈,真誠地認同了菲麗西的優秀。這一巨大的變化被梅隆特所發現,於是認可她成為芭蕾舞團的團員,卡妙的夢想終於得以實現。電影用卡妙態度與行為上前後的反差,表現出真正可以走入世界級藝術殿堂的人,必定是德藝俱佳的舞者。
古典芭蕾舞誕生於路易十四時期的法國宮廷,不僅造就了舞者高超的技藝,更賦予舞者貴族氣質和如天鵝般高貴的品格。影片《了不起的菲麗西》展示的古典芭蕾之美,因在法國享有很高的口碑而彰顯出回歸傳統的現實意義。
責任編輯:童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