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11月27日訊】今年11月7日, 在午餐時我的烏克蘭同事瓦茲爾問我:「你知道嗎?一百年前的這個日子,在俄國曾經發生過一場革命。之後共產國家每年都要紀念這個日子。可一百年的大紀念日卻沒人紀念它了。」我說:「我知道,是俄國的十月革命。我小時候生活在文革中,我們幾乎沒有新電影看,父母的單位裡就反反復復地給我們看一個俄國電影,叫《列寧在1918》,講的就是這個革命之後的事。裡面有一句臺詞被中國人反復念誦,一位丈夫安慰一位饑餓的妻子:『麵包會有的,牛奶也會有的』。當時中國社會物質極度匱乏,我們都吃不飽飯,所以大家就反復跟著念這句台詞。」
「會有,是吧?只是會有!「他反復強調著這句台詞中的將來時語法,表示著這只是許諾給人們的一個空頭支票,「十月革命我們以前年年都要紀念。蘇聯解體後,烏克蘭人再不想提當年的事,因為這段歷史留下的記憶太痛苦了!」這位烏克蘭同事說,共產黨還不如納粹。當年德國納粹軍隊入侵烏克蘭時,烏克蘭街頭除了軍人的制服變了,其它什麼都沒變。德國軍人還在街頭分糖給小孩吃。可是俄國共產黨軍隊反攻德國時,入侵烏克蘭,卻對當地百姓幹了許多獸行。他的爺爺是一位東正教的神父。在二戰時,被奧地利的納粹軍隊殺害。沒想到這樣的不幸卻救了他全家。等到二戰結束,烏克蘭變成了蘇聯的一個共和國時,所有的神父都被共產黨送到了遙遠的古拉格集中營,許多人都死在那裡。烏克蘭神父們的家屬被當作異類分子,被社會監控,在社會物質極端匱乏時,過著比別的家庭更加艱苦的生活。因為他的爺爺已經不在世,他的家庭至少能跟大多數家庭一樣的生活。
他的父親是位畫家,他從小跟父親學習繪畫,這幫助他在艱難的歲月能比別人過得稍微好一些。那時各個工作單位都要張貼宣傳,內容千篇一律,是馬克思、列寧、史達林等「偉大領袖」關公戰秦瓊一樣的站在一起,角度一致,伸手給人民群眾指引方向。他作為建築師沒有什麼實際工程可以做,卻有很大單位找他畫宣傳畫,他多少能得到一些物質回報。
他想要擺脫這種壓抑的生活,到西方社會去。他申請了護照。但是這個護照即使是在蘇聯的各個共和國之間也不能通行,更不要說離開蘇聯到西方去。俄國人對蘇聯其它國家的人全都防範。烏克蘭的鐵路的寬度與俄國的不同,火車也不能通行。蘇聯解體後,這些鐵路全都要重建。他為了離開這樣一個畸形的社會,不得不給烏克蘭的共產黨幹部行賄,讓他們給自己放行。好不容易,他來到了加拿大。在加拿大,他不但有正常的身份,還可以到美國工作,後來又回到加拿大生活和工作。
說起烏克蘭的現狀,他說:「雖然還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但是至少人們不用到垃圾堆裡翻食物了,大家的基本生活都有了保障。一些官員還保持的共產時期的貪腐惡習,但那只是各人的毛病,是共產社會遺留的後遺症,不是整個社會系統的詬病。整個社會還是在良性的逐步好轉。」
責任編輯:任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