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tvsmo.com

個人化醫療 中西醫藥學的交會

【人本天然.醫療保健 黃中洋博士專欄】

作者:黃中洋博士

人氣: 29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6年08月11日訊】中國傳統醫藥學歷史久遠,博大精深,直至今日,在西方醫藥學的衝撞之下,仍然屹立不搖,甚至成為世界上非主流醫學之首,實在難能可貴。中醫藥學以「整體觀」為立論基礎,建立了一個陰陽與五行(木、火、土、金、水)彼此相生相剋、環環相扣的生理系統,這個系統藉由一複雜的經絡循環維繫通暢,並發展出八綱(表裏、寒熱、虛實、陰陽)辨證施治的醫療準則。這套準則雖說嚴密,但在幾千年臨床運用上卻欠缺大量的數字作為根據,導致中醫藥學至今無法與西方主流醫藥學並駕齊驅。

相對地,西醫將人體分割為不同的專科,有臨床數據為佐證,診斷與治療模式看似較中醫準確,但對不同的病人用同一藥物或模式治療,忽略了每個人因有獨特的基因組成以及對環境的適應力與生活型態的不同,對藥物或治療模式的反應不盡然相同;這種以廣大人群作為臨床試驗對象而設計出來,對病人一體適用的治療藥物及模式,往往發生對某人有效的藥物,在另一個人身上不但無效甚至產生嚴重的副作用。2003年科學家完成了人類基因圖譜定序後有了改變,稱為個人化(personalized)醫療,或精準(precision)醫療的新醫學領域開始崛起,將每個人的獨特基因組、遺傳、臨床反應,以及環境反應整體性地納入評估,前述的缺點得以降低。

個人化醫療認知了人體系統的複雜性,了解系統的反應是各個組成單元透過網絡反應所產生的整體結果。這個觀念正是幾千年來傳統中醫的立論主軸,只是使用的組成單元與西醫不同。因此,以基因體為本的個人化醫療可為中醫提供「辨證論治」的檢測方法,讓體質的差異、異病同治與同病異治等的診斷與治療得有數據參考,而使施治更為精準。

容許筆者稍微修改及引用徐志摩「偶然」詩中的一段作為期許:「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過去),(共創)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過去中、西醫藥學各有自己的方向,個人化醫療可成為中、西醫藥學的交會,互放光亮應可期待,只待推動執行!◇

註:詩中括弧內()為筆者加入。

責任編輯:吳淑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