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丹:中國「校園暴力」頻發的前因與後果
【大紀元2016年06月05日訊】當一樁樁「校園暴力」事件以特例、個案的形式得以呈現時,人們或許未曾發現,若將這類事件以普遍、高發的現象來進行統計,得出的數據往往會更令人感到擔憂、心悸。
今年5月,中共最高法從2013到2015年的校園暴力刑事案件中抽取了100多例進行分析、匯總,結果顯示,「針對人身的暴力傷害比例最高,其中,故意傷害罪占57%,故意殺人罪占6%」。此外,「尋釁滋事占10%,性侵、侵財各占12%」,還有一些涉及聚眾鬥毆與綁架。
在這些若隱若現的數據中,「故意」一詞尤為顯眼。也就是說,施暴者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對他人造成嚴重傷害,卻仍一意孤行。某種程度上,我們或可說,他們正意圖通過傷害別人,來達到宣洩自己的情緒、滿足個人私慾的目地。
更令人揪心的是,這些施暴者都是尚未成年、還未來得及步入社會的學生。最高法的另一項數據顯示,「在涉案的159名未成年被告人中,已滿14、不滿16週歲的被告人占35%,已滿16、不滿18週歲的被告人占65%」。另有2013年的抽樣調查報告指出,未成年人犯罪時的年齡以14歲到16歲的居多,約占總量的三分之二。這說明在中國,哪怕是即將要成年的人,也普遍不懂「打人犯法」的基本常識,或者說,觸犯法律到底意味著什麼,在他們的頭腦中是模糊不清的。因此,從14歲到18歲,這些孩子在施暴時,全都表現出一副「無知者無畏」的樣子。
「因為不懂,所以不怕」,孩子們形成這種邏輯,其實是很沒有道理的。在刑法中早已白紙黑字的表明,「14歲是可以承擔刑事責任的年齡」,「已滿14週歲、不滿16週歲的被告人」更要「對八類嚴重暴力犯罪承擔刑事責任」。由此可見,這些孩子曾接受到的法律教育極為有限。學校不重視,父母不會教,這些監護者們顯然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另一方面,這些監護者們或許也會反駁,我們教了,他們(指孩子)不聽怎麼辦?
事實上,在問責這些監護者的同時,我們仍不能忘記,學校領導、老師以及學生家長也曾是受教育者。即便他們不再是未成年人,但也會受到社會中具有教化義務、承擔著教化之責的機構,比如工作單位、媒體、政府等所進行的各類教育。然而我們不難發現,在受「一黨」管控的中國,即便領域不同、環境各異,民眾所接受的教育卻是大同小異、萬變不離其宗。敢問1949年之後的中國人,又有誰不是在政治教育中泡大?政治大於法律,權力高於道德,正是那個自詡「偉大、光榮、正確」的黨媽始終堅守的原則、絕不放棄的標準。
因此,即便學校里有法律課,那也是從一開始,老師就不太重視的「副科」,而政治課卻與學生的成績、表現、升學建立起了「不容有失」的利益關係。在這種環境下,學生們普遍不知道「打人犯法」、只知道「政治正確」,也就再正常不過了。拋開學校「偏科」不談,對於孩子來說,家庭的影響似乎顯得更為重要。有人說,「在一生所受的教育中,家庭教育成分占75%以上」,可見,父母腦海中難以剔除的「唯政治論」或對孩子的影響更大。這種理論不僅強調「絕對服從」,甚至無時無刻不在散播著「暴力鬥爭」的毒音。
多年前已有媒體報道,廣東某中學的一位班主任問全班40多名同學:「如果有同學欺負你,你將怎麼辦?」半數以上的學生回答說:「打他!」或「跟他拼了!」老師問為什麼,學生回答說,是父母教的,並振振有辭的轉述父母的話——人在社會上要厲害些,絕不能受一點窩囊氣。長久以來,類似父母對孩子灌輸「以牙還牙」、「以暴制暴」的教育方式早已在中國大陸形成自然、大有「蔚然成風」之勢。不久前,仍有父親教孩子暴力回擊的文章在網絡上流傳。「他打你,你就立即還手」,「他踢你一腳,你踢他兩腳」……類似的術語幾乎成了當下父母對孩子進行教育時必說的口頭禪。
這些刺耳的話語、那些刺眼的暴力事件,究其原因,顯然無法追溯到上古先秦、漢唐宋明,甚至連民國戰亂時期,也難以發現父母會對孩子進行這種「非暴力不合作」的教育。深受傳統「儒、釋、道」文明教養的中國人,又怎可能會拿這種盜匪、惡徒所青睞的比凶、比狠的方式當作社會教化的主流?只有經歷過中共為暴力竊取政權而發動的無數次戰爭,目睹過毛為排除異己、摧毀文化根基而發動的十年「文革」及無數次鬥爭運動的人們,或許才會發現,自1949年後,中國人差不多完全深陷在一片血腥的暴力環境中。
人在環境中,自然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這是其它任何教育方式都無法取代的。加之心理學家以及調查數據都在證實,「攻擊性行為的成因之一是由於學習、模仿」,「受虐待越多、暴力傾向越嚴重」。因此,透視中國的暴力事件,就很容易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一個靠暴力起家、動輒就搞暴力鎮壓的政府,意圖通過一幕幕真實的暴力場景,向國民展示著暴力鬥爭的絕勝力,最終促使浸染其中的中國人,上至官方、下至平民,上至成年人、下至未成年人,都普遍具有施暴傾向,且無法擺脫偏好使用暴力的本能。
這種局面並不在意料之外。更重要的是,中國存在的暴力現象從成因到發展,從波及的範圍到影響的群體,縱觀古今、遠眺海外,幾乎無國能敵、恐怕再也找不出競爭者了。
責任編輯: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