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欣然:「鬥爭哲學」與「和為貴」

鄭欣然

人氣 465
標籤: ,

【大紀元2012年02月26日訊】中共的黨文化是鬥爭哲學,一切解決問題矛盾的方法就是鬥。對外鬥,對內也鬥,「八億人不鬥行嗎?」是其真切寫照。在中共執政的六十餘年裡,一切與中共的意志相違背的都要被「鬥」,極力倡導「鬥爭哲學」,「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破壞中國的傳統文化。長此以往,現在的中國人真的被潛移默化地熔身於「鬥」文化,甚至人生觀與價值觀都被「鬥」侵蝕。無怪乎當下社會道德敗壞之危,表現出的社會各領域人與人的爭鬥,「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成為名言;「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成為警句。

放眼中華文明悠久的歷史,「和」是被中華民族推崇的傳統道德,是中國正統文化中傳承的精華,是成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本的道德操守,體現出的是人與自然、社會能夠和諧共處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和」也被視為中華民族高尚的民族精神的底蘊。

「和為貴」、「與人為善」、「仁者愛人」等理念,滲透於歷史上各家各派的思想之中,成為被普遍接受和認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原則。孔子在論「和」時,提出「親仁善仁」、「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諄諄教導。並在《論語》中進一步說「禮之用,和為貴」,指出「和為貴」的前提是「以禮節之」,即是要做到制禮守禮,「克己復禮」才能「天下歸和」,體現道德和正義原則。《中庸》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說出儒家的誠意正心、修齊治平的廣袤,這是孔聖人留給後世的智慧。如果人人都能夠不斷提高道德水準和完善人格修養,遵循天命,立德修身,恪守「仁、義、禮、智、信」道德原則,調整天人關係、人際關係和各種意識形態的關係,就能建立起圓容、安定、和諧的社會秩序,人人受益其中。

中共篡權執政中國以來,其宣揚的「無神論」與「鬥爭哲學」徹底顛覆了中國傳統文化。傳統的信仰和價值觀被強力破壞;對天、地、自然的敬畏與珍惜變成妄自尊大的「人定勝天」、「戰天鬥地」;人與人之間的關愛與和諧被扭曲成鬥爭與仇恨;社會道德體系和生態體係引發全面崩潰,整個中華民族陷入了深重的危機。

黨文化的「鬥爭哲學」給中國人灌輸的「鬥爭」思想,實質推崇的是禽獸的叢林規則,主張的是「弱肉強食,適者生存」,在這種規則之下,是與非、善與惡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不擇手段在競爭中取勝——「鬥」貫穿於中國整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悲哉,人們的向善之心及以和為貴的倫理道德被潛移默化地替代了。2004年中國諮詢中心統計分析了大陸新浪網進行的一項調查,分析結果有82.6%的中國青年贊同在戰爭中虐待婦孺和戰俘。這個結果發人深省,反映出中國民眾,尤其是青年一代對傳統文化的仁政、人性缺乏最起碼的瞭解,其實質是現在的年青人從小接受到的就是黨文化的使然。中國人崇尚的「中庸」被居心叵測地變成了為保護自己而放棄原則的犬儒;把儒家的施「仁」,變成「己所不欲,要施於人」的營私,在中共鼓吹的生存競爭、弱肉強食、崇拜狼性的社會裡,不難理解當今發生在中國的見死不救、無毒難求的食品、光怪陸離的欺詐,這都是中共黨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犯罪的應劫,也歷數了它對中國人民的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

中共維穩也喊「和諧社會」,但與傳統文化中的「和為貴」截然不同。它真實的目的其實是希望社會底層民眾不要再上訪、不再為自己應有的權利合法抗爭,希望民眾不要對中共的腐敗發聲,以維護中共統治。當然這種黨文化包裝下的所謂「和諧」不過是中共的一廂情願罷了,越來越清醒的中國人民看到中共統治搖搖欲墜,罪惡纍纍的「西來幽靈」將被天懲。弘揚中華神傳文化在世界發聲,「和為貴」的傳統內涵將重建人與天地、自然、社會的和睦共生。

相關新聞
鄭欣然:除夕夜灶神現身道天機
鄭欣然:「五福臨門」有門道
鄭欣然:祭念「政通人和」
鄭欣然:「四知先生」與「二十大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