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05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逸銘報導)雖然倫敦東部的巴比肯(Barbican)並不是一個很吸引遊客的地方,不過凡是來過這裡的人,都會對它那粗糲的建築風格、精巧的佈局設計、世界級的藝術殿堂,留下深刻的印象。
·古羅馬時期的起源
巴比肯(Barbican)一詞來自於拉丁語的「Barbecana」,意思是(堡壘的)前哨,從字意就可看出這裡曾經是一座要塞。的確如此,倫敦的巴比肯在羅馬時代(公元200年前後)就是一座用於屯兵的古老堡壘。
不過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巴比肯卻並非靜觀了千年風雲變幻的古老遺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這個地區遭受了猛烈的轟炸,在戰爭結束時,原始的建築幾乎無一倖免。在1951年全英人口統計中,該區的人口只有48人,可以想見戰爭對這裡的摧毀之徹底。
·歷史中的變遷與復興
1952年起,倫敦市議會決定重建這一區,結果僥倖逃過德軍轟炸的建築也被拆除。新的建築群被命名為巴比肯屋邨(Barbican Estate),整個建築群佔地14萬平方米,由著名現代建築公司張伯倫、鮑威爾與本恩公司(Chamberlin, Powell and Bon)承建。巴比肯屋邨的住宅於1976年建成。整個建築群除了高層和多層居住用房外,還包括學校、博物館、青年會設施、消防站、診所、音樂學院、圖書館、美術館和大型的藝術表演場所——後三項構成了巴比肯藝術中心。
·粗獷主義的建築風格
來過巴比肯地區的人——無論褒貶——都會對這一區的建築留下深刻的印象。因為這裡的建築風格是並不多見的粗獷主義(Brutalism),其特色是不修邊幅的鋼筋混凝土(或其它材料),帶給人一種毛糙、沉重、粗獷的感覺。
2001年9月,英國文化部長蒂莎·布勒斯頓(Tessa Blackstone)宣佈將巴比肯建築群定為「二級文物」(Grade II listed building),列入的理由是整個建築群的規模、整體性和設計的氣魄。
不過民眾可能還是不太能夠欣賞這種風格,在2003年9月的「灰倫敦民意調查」(Grey London poll)中這裡被評為「倫敦最醜陋建築」,不幸或幸運的是,奧林匹克公園的安賽樂米塔爾軌道塔(Arcelor Mittal Orbit)對人們觀感的衝擊已經達到世界級(來源:《衛報》)而超越了巴比肯,這也讓巴比肯的住戶鬆了一口氣。
·精心設計的佈局
不過,巴比肯的建築群還是有很多亮點的,特別是把人行平臺和建築群都抬高到車道之上的設計,這項天才的創舉一方面加強了建築之間的聯繫,人們可以更方便地行至這個小區內的每一所建築;同時也創造出了靜謐的生活環境——漫步在巴比肯地區,你幾乎感受不到腳下川流不息的車輛。
此外,如同堡壘般的建築群設計讓人心安,不僅阻嚇了竊賊(歹徒並不喜歡在那些讓自己感覺被鎖住的地方作案),也阻滯了遊客:這裡非常安靜平和,週末街上幾乎空無一人,夜間行走也很安全,犯罪率很低。
巴比肯屋邨有大量的樹木和灌木,還有松鼠和狐狸(清晨才能看到)。而室外的聚焦點是長方形的人造湖與臨湖的公園,很幽靜平和的地方,這也是一般小區所沒有的大型水景。很多居民在這裡散步、閱讀、野餐、做瑜伽。
·世界級的藝術殿堂
巴比肯的室內焦點無疑是巴比肯藝術中心,於1982年竣工並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剪綵揭幕。包括倫敦市的市政廳音樂及戲劇學院(Guildhall School of Music and Drama)、倫敦市的巴比肯圖書館以及巴比肯音樂廳。巴比肯藝術中心採用了多層次佈局,並有多個出入口,由於巴比肯屋邨整個佈局對於新來者確實有些複雜,所以整個屋邨的公共區域地面上都畫有黃色線條,協助觀眾到達巴比肯藝術中心。巴比肯音樂廳是著名的倫敦交響樂團和BBC交響樂團的駐團場地,2013年的神韻演出也在這裡舉行。
·便利的生活設施
在藝術中心之外,巴比肯屋邨的建築群還包括學校、超市、餐館、影院等生活設施。由於其獨特的天臺公共區域設計,住戶到達這些地方都很便捷——即便是雨天不帶傘也可以安全抵達超市。而巴比肯旁邊的Smithfield、Clerkenwell和金融城則提供了大量的優質餐館和酒吧。特別是Clerkenwell,那裡的餐館都很出色,因此一個餐館若是没有一些獨到之處就難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去——這自然為周邊的居民提供了近水樓臺先得月的便利與口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