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4年07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寶睿報導)大陸沿海干散貨運輸行業由於運力過多,導致運價持續下滑,目前市場運價創歷史新低,部份航線的運價遠不夠成本,不少船舶不得不停航。有海運公司的員工用「不運等死,運了找死」來解說目前行業面臨的困境。
運價持續下滑 創歷史新低
因經濟增長放緩及運力過大,沿海干散貨運輸市場(主要貨物是煤炭)不斷下行,運價持續下滑,目前市場運價創下歷史新低。
《第一財經日報》7月16日報導,2014年上半年,沿海運輸市場持續下行。據上海航運交易所的統計數據顯示,6月30日,沿海煤炭運價指數報收533點,與去年底的1100點相比,直降了52%。另外,國際干散貨運輸企業同樣進入低迷時期。
在沿海散貨運輸公司上班的王先生說:「不運等死,運了找死。」現在市場上,運價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當前市場運價已是第三次下調。而主流航線秦皇島至上海、廣州的煤炭運價分別已經跌到20.9元每噸、30.3元每噸,均創下了歷史新低。由於部份航線的運價超低,遠不夠運營的變動成本,不少船舶只得停航。
運力過多 沿海干散貨運輸市場供需失衡
航運專家陳弋表示,由於沿海干散貨運輸市場運力太多,使運價上不去。據交通運輸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沿海運力(萬噸以上干散貨船舶)共計1727艘,5518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1.7%,而當年的沿海煤炭下水量增幅僅為7.8%,運力增長明顯大於煤炭運量增長。
而值得注意的是,年前還多增了400萬載重噸運力,相當於去年新增量的七成,而這些額外多出的船舶只能由市場付賬,再加上上半年北方一些港口能力擴張,減少了船舶排隊待泊時間,週轉加快,間接增加了運力,更加劇了運力過剩。陳弋稱,隨著運價的超低運行,一些船公司經營很難維持下去。在政策的刺激下,下半年一些老舊船有可能迎來拆解潮。
干散貨運輸巨頭中海發展總會計師王康田透露,在政府頒布的鼓勵企業拆船政策的刺激下,中海發展從去年到現在已經拆船120萬噸,占公司運力的7%-8%,到年底計劃拆掉140萬噸,預計可以獲得政府補貼4億元。
在中共當局2008年出台的4萬億經濟刺激下,許多行業大肆投資而帶來的弊端近年來不斷出現,如房地產泡沫、鋼鐵、水泥、煤炭、玻璃等行業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危機重重。在這些問題上,已很難找到可以解決的辦法。而現在干散貨運輸行業也出現了供需結構失衡的問題。這麼多行業的問題集中在一起,一旦爆發,對中國經濟就是一個重擊。
面對這些問題,中共政府無從解決。而在沿海干散貨運輸行業上,中共當局也只能浪費國家資源擲數億乃至數十億元,以求一解燃眉之急。
(責任編輯:姜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