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紀元2011年05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 國立台灣博物館「海洋台灣生態保育」特展2日舉辦開幕式,台灣珊瑚礁學會理事長鄭明修表示,隨著氣候環境變遷與人為破壞,海洋生物已造成莫大的衝擊與危機,這片藍色國土需要全民的愛護,希望藉由展覽,讓大家感受到海洋的重要性。
台灣有許多美麗的海洋生物與資源,鄭明修指出,在美國許多海岸、濕地都屬於保育國土,但台灣好像什麼地方都可以開發,目前就有239個港口,造成許多大型貝類、魚類瀕臨絕種。
鄭明修強調,台灣海岸線長達1000多公里,但全台灣有55%的海岸線屬於「非自然海岸」,天然海岸都被港口、消波塊等取代,造成海岸水泥化;西部地區情形更嚴重,高達90%的天然海岸都消失了。
尤其飲食文化也需要改變,人們所喜愛的魚刺,其實沒有比豬皮營養,人類必須在「想要」與「需要」之間做明確劃分,海岸開發更應要小心,因為開發後就再也回不去了。他呼籲,規劃保護區是最有效的改善方法,需要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
在海洋生物方面,台灣有超過400種的珊瑚、3,000種以上的魚類,種類數約占全球的十分之一,周邊海域的面積雖小,卻擁有很高的海洋生物多樣性,在物種數量上大約占全球的十分之一,若能適當開發和有效管理才能永續利用。
「海洋台灣生態保育」展覽內容包括許多難得一見的海洋生物,如龜山島熱泉區的怪方蟹、奇妙的豆丁海馬、可愛的草莓蟹、閃電貝、珊瑚產卵、復育成功的小丑魚等文物標本及影片,特展即日起展至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