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式的債務危機

【大紀元2011年10月31日訊】近日,外媒報導表示,債務危機並不局限於歐洲和美國,當歐盟請求中國大舉投資以拯救歐元的時候,中國金融自身正面臨著相當大的風險;中共當局在2009年初採取的刺激政策,導致影子銀行活動劇增,中資銀行深陷泥潭,而最大的危險將是儲蓄者對整個銀行體系失掉信心。報導認為,刺激政策的後果已成了中共當局面臨的最嚴重風險之一,「一切麻煩將從銀行開始。」

信貸擴張導致影子銀行活動劇增

《華爾街日報》10月28日報導援引惠譽國際評級(Fitch Ratings)的高級分析師朱夏蓮(Charlene Chu) 的研究報告說,中共當局為應對2008年底全球金融危機,採取的措施是大幅增加銀行貸款,而不是政府直接支出;試圖讓信貸寬鬆政策既發揮避免衰退的作用,又不引發通貨膨脹,結果導致影子銀行活動劇增。

影子銀行活動表現為創新信貸方式的激增,它們使銀行既能在貸款熱中分得一杯羹,又不至於超出法定貸款限額。常用的手段包括兩種,一種是對承兌匯票進行非正規的證券化(一般來說承兌匯票不過是向公司發放的短期貸款,以來自客戶已簽合同的預期收入為擔保),另一種是「委託貸款」,即銀行協助一家非銀行公司向另一家非銀行公司貸款,這種活動嚴格說來是不合法的。

報導說,為把貸款活動掩藏起來不被發現,中國國有銀行自己創造了一個影子銀行體系。這類小型非銀行金融機構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它們不僅自己擴張信貸,而且開始與銀行聯手,這些都是在地下進行的。這些小型非銀行金融機構很多完全處於官方視野之外──不受監管,不受管理,也完全不受審慎性要求約束。

中資銀行深陷泥潭

德國之聲中文網10月30日報導認為,中國自身正面臨著相當大的風險,它們來自金融領域,也來自減速的經濟發展。一方面,刺激經濟增長計劃以及地方政府的高額借貸,讓中國銀行系統內的壞賬在不斷攀昇,另一方面,灰色區域的信貸操作因受到投機、全球市場的萎縮以及破產的影響近於崩潰。

近期,在被視為中國資本主義試驗搖籃的東部城市溫州,一批中小型企業因信貸吃緊而倒閉,對當地經濟構成打擊。這些公司中大多數曾在無法獲得銀行貸款時以高利率向非正規貸款人——所謂場外市場——借錢。許多貸款是用於投資房地產和進行其他投機活動。

《華爾街日報》報導援引朱夏蓮的研究報告暗示,儘管這通常被稱為非正規貸款市場面臨的問題,但企業倒閉是有可能危及銀行自身的。一些貸款看似屬於非正規貸款,實際上卻仍與銀行保持聯繫,這類貸款規模究竟有多大還是個未知數。與此同時,還有很多非正規信貸來自國有企業,這些企業把從銀行借來的錢用於放貸,因此小企業倒閉還有可能導致看似安全的傳統公司貸款出現違約。

報導認為,中國或許已經處於金融危機的邊緣了。通過對比可知美國在2006年前後情況也與此類似:規模龐大的廉價信貸大多湧入資產市場,銀行將貸款轉移到資產負債表之外,再加上證券化。

儲蓄者對整個銀行體系失掉信心

德國之聲報導認為,中國的國家銀行、資本控制、高額儲蓄以及不透明的運作均同西方的銀行體制完全迥異。然而,最大的危險還是儲蓄者失掉信心。如果中國億萬儲蓄者經歷了個人財富的損失,那麼政府所擔心的社會政治動盪便不再是一兒戲。

目前高居不下的通貨膨脹率沒有給調整貨幣政策留下很大空間。根據評級公司惠譽的統計,新貸人民幣每一元帶來的增長只是5年前的一半。朱夏蓮認為,中國銀行將別無選擇地計入大量不良貸款,相應的危險是這可能會削弱人們對整個銀行體系的信心。

《華爾街日報》報導援引朱夏蓮的话說:「過去三年的貸款熱使許多槓桿建立起來,隨著中期內槓桿狀況的惡化,中國人可能會開始對銀行喪失信心。接下來銀行可能就會失去這些可以控制的存款。」

報導援引朱夏蓮分析認為,中國金融調控目前面臨兩難境地。如果中國實行利率市場化,將會導致更多借款人違約,導致不良貸款比率上升到摧毀市場信心的程度;如果允許資本更加自由地出入以推動貨幣政策正常化,將可能會導致非常重要的存款出現外流;如果政策轉向鼓勵國內消費,為銀行提供資金用於「金融抑制」的居民收入存款將降低。

報導表示,中國在2009年初採取的刺激政策不是甚麼成功,而是成了中共當局面臨的最嚴重風險之一——「一切麻煩將從銀行開始。」

(責任編輯:肖笙)

相關新聞
失去控制的中國通貨膨脹
澳媒:中共銀彈敲門 歐盟多國緊張
末日博士:中國經濟極有可能硬著陸
外媒:中國政府操控金融 壞帳拖經濟後腿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