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貨真假共存 上海灘怪現象

人氣 19
標籤:

【大紀元9月26日報導】(中央社台北26日電)2006年上海在國際反仿冒強大壓力下,將「A貨」 (高檔仿冒品)大本營的襄陽路市場關閉。然而4年後的今天,在外國遊客爭相搶購的歪風下,「A貨」市場依然與真貨市場共生共存,生意興隆。

香港文匯報報導,精緻洋派的上海,自上世紀30年代起即享有「東方巴黎」美譽。隨著中國經濟迅速崛起,「東方巴黎」更散發出前所未有的時尚活力。在最新公佈的「世界時尚之都」榜單上,上海一躍超過日本東京,成為除香港以外,最受歐美認可的亞洲都市。 

不過,同樣具有國際知名度的還有上海的仿冒「A貨」。上海的「A貨之都」聲名遠播,曾經吸引了國際知名人士席琳.迪翁、英國辣妹等一批國際大牌爭相淘貨。而國際知名LV等奢侈品大廠商也適應了上海此般商業生態,與「A貨」店和平共處,呈現出一幅光怪陸離的現代商業現象。

即便「A貨一條街」襄陽路「突然死亡」,但是上海的「A貨」市場從未消沉。不少此前襄陽路上的店主,都已成功轉型為「地下工作者」。「A貨」店的「隱身術」已然爐火純青。陝西路、新樂路、南京路上聚集著大量的「A貨」倉庫,許多乍看不起眼的民房,只要遇上出手大方的「貴客」,瞬間便可變身「名店」。

暗門、暗道、夾層,「A貨」店設計「精巧」,就是為了躲避警方的取締。一些「A貨」店倉庫內甚至還設置「逃避窗」,若工商部門突然來查,便可攜帶值錢的「A貨」越窗而逃。

報導說,沿著上海陝西路一路步行,不到5分鐘,即受到8位黃牛「騷擾」,「要不要LV包?要不要勞力士手錶?」三五成群的黃牛幾乎逢人必問,並聲稱價廉物美,質量絕對有保證。

與官方玩了數年貓捉老鼠的遊戲,「A貨」小販謹慎有加。一名黃牛將客人帶至一棟辦公大樓的9樓,在一間看似不起眼的房門外,黃牛輕扣門扉,一名中年婦女小心翼翼探頭出來:「這是你的客人?」「放心吧,不會有問題的。」

這位中年婦女表示在襄陽路做了十幾年的生意,被迫關閉後,一直「潛伏」在陝西路的小弄堂裡,上月才剛搬到這裡,「上海人喜歡時髦,賣『A貨』的生意好做。我做了那麼多年,從來沒虧過。」

放眼望去,約50平方公尺的倉庫被分隔成三間,箱包、鞋子、手錶……分門別類,擺放得井然有序。「這些都是今年的最新款,有些東西國內的專賣店都還沒引進呢。」女店主頗引以為豪。

不過,觀察發現,貨品仍以歷年的暢銷款式居多。除了顏色略暗於正版之外,面料手感、壓花工藝以及連接處的細節,確實仿得真假難辨。

女店主介紹說,除了追求時尚但經濟能力有限的本地年輕人和外地遊客,也有不少老外慕名而來。據稱老外出手大方,鮮有還價,不過一定挑最頂級的品牌,「中國人喜歡買勞力士,而老外更多是買百達翡麗。」

上海舉辦世博會,不僅是上海「時尚之都」的助推器,也是「A貨之都」的催化劑。乘著世博會東風,小店不斷有老外和外地遊客光顧,生意也水漲船高,日收益數千元不在話下。的確,話音未落,即有10多名客人陸續被黃牛帶進房間。

「你看,我們的生意每天都很好,回頭客多。」店主得意地表示,為繼續擴大「影響力」,機場和火車站都安排了黃牛蹲點,專門「服務」外國遊客。

為了讓「A貨」生意更具規模,「A貨」老闆還熱衷和導遊合作。眼下上海遊正熱,不少飯店甚至星級酒店門前,經常都有黃牛與導遊「接頭」,帶著外地和外國遊客團前來掃貨。

上海工商部門頻頻取締,除讓「A貨」店屢屢搬遷外,頗為無可奈何。按照現行法規,若查證有人民幣5萬元以上的銷售記錄,或有15萬元以上的待售商品,仿冒店老闆即可被追究刑事責任。然而,若考慮到銷售「A貨」的厚利,違法被罰成本便不值一提。

業內人士透露,「A貨」店被收繳一次,也就是少賺一個月的利潤而已。據稱,對普通的「A貨」店而言,「滿棚」假冒商品的價值約人民幣10萬元至20萬元。

至於充當「A貨」業務員的黃牛們,更是無本厚利。黃牛透露,客人消費後,老闆與黃牛當場分紅,黃牛即刻可獲得消費額的4成提成。

相關新聞
【財經非常道】股災重現?A股創業板跌幅史上最大
A股暴跌哀嚎一片 學者:股指上漲成散戶陷阱
美國8月貿易逆差大幅收窄 出口創歷史新高
【財經非常道】美非農報告亮眼 降息降多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