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1),民信(2)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3)。」(《論語·顏淵第十二》)
【註釋】
(1) 兵:軍備。
(2) 信:信任。
(3) 立:成立、穩固。
【語譯】
子貢問怎麼治理國家。孔子說:「糧食充足,軍備充足,人民信任當政者。」子貢說:「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項,那麼這三項應先去掉哪一項?」孔子說:「去掉軍備。」子貢說:「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項,那麼這兩項應去掉哪一項?」孔子說:「去掉糧食。自古以來人終究是要死的,老百姓如果不信任當政者,那麼國家就不能成立了。」
【研析】
當政者要致力於三件最基礎的事業,足食、足兵和讓人民信任。「民以食為天」,「食」很重要,但是人民如果只求活命,不需溫飽,那也不一定要依靠當政者。安全防衛也是,不一定非要跟著當政者不可。
但是如果人民對當政者不信任,那麼國家政事各方面,就很難推展開來,國內可能會內亂,無法穩固,這時候也別奢望要足食、足兵了。可見足兵、足食是建立在人民信任當政者的基礎上的,就像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沒有信任,也不可能交往,更不會建立起互動關係和隨之而來的合作事業。
以史為鑒,暴秦「棄禮義而上首功」 (《史記·魯仲連鄒陽傳》),形勢逆轉,沒有征戰的對象後,也就失去兵士對它的信任而很快內亂覆滅;而宋朝重文輕武,偏重防內,沒有足兵,但還能讓人民信任,所以國祚也長。當政者行仁政,廣施德澤,必受人民愛戴,天下太平,豐衣足食。
【延伸思考】
1、當政者應當以德服人;以力服人或當政者無德,民心必不服。以德服人,心悅誠服,近悅遠來;以力服人,以暴易暴,冤冤相報。想想看:以德服人的國家會不會被以力服人的國家消滅?為什麼戰國時代六國會被秦國併吞?那六國有行德政、施仁義嗎?
2、「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當政者應當謹慎體察民意向背,作為施政參考,不能違背誠信原則。古代明君他們懂得「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的道理,所以很能接受臣子的諫言,然而「良藥苦口,忠言逆耳」 。要當一位勤政愛民的仁君,沒有很好的道德修養可能嗎?你最欣賞歷史上哪一位明君?
* * *
【歷史故事】
講求誠信的唐太宗
唐太宗從大唐王朝的長治久安大計出發,主張君臣上下同心同德、開誠相見,才能治理好國家。唐太宗認為,隋煬帝猜忌群臣,是隋朝滅亡的重要原因;而自己以誠信待臣下,用人不疑,便贏得了臣下的感恩圖報、竭盡忠心。
貞觀初年,有人向唐太宗上書,請求清除朝廷中的「奸臣」。唐太宗對此事很重視,親自召見上書人,當面對他說:「我所任用的大臣,都是賢良之人,你知道誰是奸臣?」上書人說:「我居住在民間,不知道誰是奸臣。但我有一條妙計,請陛下試一試,一定能讓奸臣露出原形。」太宗問他是什麼妙計,那人回答說:「陛下與群臣討論國家大事時,故意堅持一種錯誤意見,並乘機大發雷霆。這時那些不畏龍顏震怒,堅持真理,敢於直言正諫,不怕斧鉞之誅的人,便是直臣;反之,畏懼陛下的威嚴,只顧身家性命,依順陛下心意,迎合旨意的人,便是奸臣。」
太宗聽了不以為然,對此人說道:「流水是否清濁,關鍵在於源頭。君主是施政發令之源,臣民好比流水,泉源混濁而想使流水清澈,那是不可能之事。帝王自己玩弄、施行奸詐之計,怎能使臣民正直、誠信呢?魏武帝曹操機警過人,常多用詭計,我看不起他的為人。如果我也像他那樣去做,如何再去指責別人、施行教化呢?」
唐太宗又義正詞嚴的對獻計之人說:「我要使大信行於天下,以忠誠之心治國,決不搞歪門邪道。你的計策雖妙,但對我毫無用處,我絕不採納使用。」那人聽了滿面羞慚,趕緊下殿,倉惶出宮而去。
但後來,唐太宗自己卻犯了一個類似的錯誤。貞觀初年,一些官吏貪贓枉法、收受賄賂、敲詐勒索,百姓怨聲載道。唐太宗為此痛心疾首,決定殺一儆百,懲治腐敗之風。但苦於一時找不到人犯,也抓不到贓證。太宗靈機一動,便暗中派身邊一人,拿著財物去「行賄」。有一個看守宮門的小官不知是計,受絹一匹,私自開門放行。太宗抓住此人,立即要處他死刑。
戶部尚書裴矩得知此事後極力諫阻唐太宗,他說:「此人收受賄賂,確實該斬。但陛下曾反對用詐術去清除奸臣,臣等至今記憶猶新。現在陛下設圈套,故意派人行賄,陷此人於死罪,這不同樣是用詐術嗎?這樣治罪他人,恐怕不是陛下的初衷吧?也不符合以道德治國、以禮義教人、以誠信待人的準則。」
太宗聽了裴矩的話極為高興,表示反省,赦免了那個小官的死罪,並將此事通報五品以上的京官。下詔表彰裴矩據理力爭的精神,希望群臣效仿。
--轉載自正見網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