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樊遲問知(1),子曰:「務(2)民之義(3),敬鬼神而遠之(4),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論語·雍也第六》)
【註釋】
(1) 知:音「智」,同「智」。
(2) 務:從事、致力於。
(3) 民之義:人倫合宜的道義。
(4) 敬鬼神而遠之:遠,音「院」,遠離、不接近。指對鬼神要心存敬畏,但又不生邪念去招引追求。
【語譯】
樊遲問怎樣是智,孔子說:「專心致力於人倫合宜的道義,對鬼神要心存敬畏,但又不生邪念去招引追求,就可以說是智了。」樊遲又問怎樣才是仁,孔子說:「仁人對於勞苦難事,做在人家前面,對於結果收穫,得在人家後面,這就可以說是仁了。」
【研析】
因材施教時,針對對方的資質,例如:個性、面臨的問題、理解力、能力等方面,給予適當的開導。簡單明瞭務實地講,專心做好人的本分,盡心盡力讓自己符合人倫道義,鬼神「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何必招惹呢?招惹有何益處呢?徒增庸人自擾而已,敬而遠之,但又不是否定鬼神的存在,這才是理智的態度。
更簡單的說,仁者專注在苦樂和得失,先苦後樂,有捨有得,有失必有得,先失後得,為什麼要這樣呢?仁者凡事先為他人著想,善待他人。苦和失是最容易做、最常遇到,也是別人最能感受和理解的事,從最身邊最平易的事做起,仁、智並不遠。修養心性哪裡需要好高騖遠、恍兮惚兮、神魂顛倒的呢?
【延伸思考】
1、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人往往不去想如何提高心性、思想,專心做好人的本分,盡量符合人倫道義,卻向外求這求那,求神問卜,搞得神魂顛倒,失去理智。殊不知不做好本分,求神問卜,恰恰是招惹麻煩,發生不如意事的原因。
想想看:你相信鬼神能消災解厄嗎?鬼神會白白替人消災解厄嗎?鬼神會不會附上人身呢?「請神容易送神難」,可不可怕呢?
2、人生有很多苦難,貧富都一樣,都想追求幸福的生活,實際上大家日子都不好過,但都想要幸福。如果有人能不辭辛勞、刻苦耐勞,搶著為別人付出,而又不問收穫不居功,不爭出人頭地,不求功成名就,這樣的人是不是很難得,說起來是不是很簡單,你做得到嗎?如果能夠改變自私的想法,以苦為樂,凡事先為他人著想,真誠善待他人,成為一種習慣,久了心性是不是就提高了?這樣是不是就是在修行仁德呢?
* * *
【歷史故事】
韋騶
有個叫韋騶的人,懂音律,善於長嘯,自稱「逸群公子」。去參加進士應試,沒考中,就再也不考了。他常說:「男子漢志在四方,豈能屈節於風塵呢!」
後來韋騶遊歷到岳陽,被岳陽太守錄用為手下,幾個月後稱病而去。韋騶的弟弟韋騋,坐船時淹溺在洞庭湖中。韋騶在湖濱痛哭,並把船停泊在湖神廟下,想把廟燒掉。他對著湖神廟說:「花了那麼多錢修了這湖神廟,是為了能使老百姓得到佑護平安度日。我弟弟窮困,卻遭此大難,要你這湖神廟有什麼用!」
就在他在船上小睡時,夢見一個衣著盛服的神人來見他,並對他說:「幽冥從來沒有冤枉殺過一個人。你的先父過去作過這裡的地方官,他為人剛正不阿,鬼神都怕他的正氣。他上任後,下令撤掉了很多不該建立的祠廟,但其中有兩座廟是不該撤的。這兩座廟神就向天帝上訴,天帝最初不接受,二神一直告了十多年。後來天帝允許讓你們韋家的後代中死一人,來向二位廟神謝罪。要死,就得在你們後代中找一個最沒有出息的人去死,你弟弟正好是這樣的人,因而就選擇了他。如果你找不到你弟弟的屍體,那就是我的失職,我立刻讓水工把你弟弟的屍體給你送來。」
韋騶驚悟後,就打消了燒湖神廟的念頭。後來,果然在湖邊岸上找到了弟弟的屍體。當天夜晚,韋騶又夢見湖神來向他道謝說:「鬼神並不畏懼憤怒,但懼怕那些果斷勇敢的人,因為他們心地至誠。你就是這樣一個果敢誠懇的人。過去洞庭湖裡響起的樂聲,都是由我來負責的。我現在要為你獻上一曲黃帝的《咸池》,以感謝你的厚惠,為你釋去浮世的憂愁煩惱。」這時,韋騶突然看見空中出現了不少樂器,樂曲鏗鏘振作。韋騶深為歎異。曲終時,韋騶也醒了。
(出自《甘澤謠》)
─ ─轉載自:正見網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