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鄭麗駒香港報道)環保團體環保觸覺指政府正進行吐露港公路大埔至粉嶺段的擴闊工程,對工程期間所造成的環境破壞感到擔憂,環保觸覺指,擴闊工程沒有迫切性,質疑政府誇大使用量,並為了創造就業,不惜堅持工程上馬。
擴闊工程第一期工程,由大埔(即元洲仔)至泰亨鄉一段5.7公里便會砍伐過11,200棵樹木。若連同第二期工程,被砍代的樹林面積更多達 18.4公頃,面積相當於18個足球場。過往已有不少過份樂觀地預測車流而盲目進行基建的例子,他們擔心今次亦會成為其中一例,使到大量可提供清新空氣及氧氣的樹木白白犧牲。
在去年年底開始,環保觸覺接獲大埔附近居民投訴,指此項工程砍伐大量樹林,並引起噪音和沙塵的問題。整項工程將公路由三線擴闊為四線,第一期工程全程約為5.7公里,由元洲仔至泰亨鄉,已涉及砍伐和移植約11,200棵樹木。被砍伐的樹林面積更多達 18.4公頃,面積相當於 18個足球場。
另外,環保觸覺指這項工程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可以通過,說明環評未能發揮保護環境的角色,形同虛設,現時環評制度有明顯問題。團體指環評對砍伐樹木十分寬鬆,只要是非珍貴品種便可以砍伐,而不論砍伐數目的多寡,亦沒有理會樹木對環境和周邊居民的作用,如景觀、吸收二氧化碳等;環評沒有清楚交代被砍樹林的處理方法,亦無交代樹林補償的詳情,如補償新樹的種植地點。
團體觀察到在環評會議上,審核政府工程往往比私人工程寬鬆,可能是由於委員由政府委任有關。現時全球暖化加劇,但環評並沒有評估工程期間及完成後所增加的溫室氣體量,例如成熟樹木損失及車流上升,可見環評制度落後,沒有制度去決定工程是否有需要。專門研究樹木的詹志勇教授表示,一棵長成的樹每年可吸收15噸二氧化碳。此工程需要砍伐過萬棵已長成的樹,每年將減少吸收15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這些對地球的損害並不能依靠種植新樹來補償。
根據運輸署的交通統計年報,在是次工程範圍內的吐露港公路元洲仔至運頭塘一段及太和路至林錦公路一段,2008年的行車架次為每日75,000架次及82,000架次,比2003年分別下跌兩成。環保觸覺用運輸署的數據,證實了路政署建議的加闊道路工程,使用量其實正在下降。
路政署指工程目的是為了紓緩在吐露港公路和粉嶺公路的交通擠塞問題,並指在繁忙時間,車龍經常由舊政務司官邸附近道路交匯處延伸至林錦交匯處,聲稱道路已不勝負荷。但問題的核心,在於舊政務司官邸交匯處的吐露港公路主線只有來回各2線行車線,因此形成了樽頸,導致擠塞。同樣情況亦出現在林錦交匯處;至於其餘的吐露港公路各部份,來回各3線,已可提供每日9萬4千輛的車流量。根據2008年運輸署數據,該段路的車流量平均每日介乎75,000至82,000,即三線已足夠。
環保觸覺認為要解決擠塞問題只需要擴闊舊政務司官邸和林錦這兩個出現樽頸的交匯處便可以,而無須擴闊整段公路。很多樹白白犧牲。整項工程花費共42.3億,若只擴闊兩個交匯處,工程開支將大幅減少。
政府建議由大埔元州仔至粉嶺,由三線擴闊至四線,部份路段加設隔音屏障。整個項目分階段設計及上馬,現時全段已完成及批核環境影響評估。整個工程分成兩期,包括 「元州仔至泰亨」 及「泰亨至粉嶺」。「元州仔至泰亨」一段已分兩張工程合約批出,中國建築工程(香港)有限公司以港幣18億5千萬獲得元州仔至馬窩一段合約,而金門建築有限公司以23億8千2百萬元獲得馬窩至泰亨一段合約。
立法會議員余若薇特別關注環境保護尤其是砍伐樹木,在立法會提出檢討環評機制,現時環評機制在砍伐樹木方面是很寬鬆,其實很影響香港綠化,另外香港空氣質素指標是很落後。她說,其實環評是跟二十幾年前的空氣質素指標,因為寬鬆尺度所以很多工程容易獲得過關。她將會在環境事務委員會要求檢討現時環評制度。
立法會議員黃成智亦指,吐露港公路該路段過去出現塞車,多在繁忙時間,故認為政府擴闊路面前,是吐露港公路的擴闊需要或是道路管制或道路控制上做得不妥當,這才是一個治本的考慮。◇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