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德全:春晚小品捅破中國出口創匯真相

賀德全

人氣 280
標籤:

【大紀元2月19日訊】今年央視春晚上,郭達、郭笑、蔡明的小品《家有畢業生》,道出了中國出口補貼中長期被遮蓋的內幕真相:

郭達:姑娘,這土豆是多少錢一斤進貨呀?

郭笑:一塊錢一斤進貨。

郭達:多少錢一斤外賣呀?

郭笑:一塊錢一斤往外賣。

郭達:你干賺吆喝呀?

郭達轉向蔡明:這姑娘看著挺機靈,怎麼是個缺心眼兒啊…..

郭達:姑娘啊,你一塊錢進一塊錢出,這中間但凡少一點份量,你不就賠了嘛。

郭笑:賠不了,我賣一斤土豆,有人補助我三毛錢!

郭達:她碰上傻子了……

十分驚訝負責審查的領導們怎麼偏偏把這一段敏感段落給漏審了。這個小品中的這段台詞不正是隱射中國的財政政策中的以出口創匯為綱的出口補貼政策是個「缺心眼」和「傻子」政策嗎?這麼明顯的影射也會審漏,看來我們的審查官員素質得上一個台階才行啊。不過,我們也得體恤審查領導們日理萬機的工作狀態,百密也有一疏。

中國財政補貼一是通過出口退稅的方式按商品發放;二是通過虧損補貼的方式對企業發放。2008年僅中石化一家公司獲得虧損補貼就達到123億人民幣。

中國如今在徹底摧毀「劫富濟貧」制度的基礎上,建立起了古往今來世所罕見的「劫貧濟富」「劫內濟外」的反向調節制度,把商品高價賣給本國人民,低價賣給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期間差額由國家財政發放出口補貼。財政補貼資金的來源,則依靠對國內老百姓購買商品時進行高額加價徵收。

最近一度鬧得沸沸揚揚的中國汽油賤賣事件,向人們展示了商品在國人和洋人之間差價是何等之大,由此造成的中國老百姓財富損失是何等驚人。繼賤賣銀行、賤賣股票引起國人的憤怒和痛苦之後,人們在賤賣汽油問題上再次感受到了這種憤怒和痛苦,中國把國內銷售6.66元/升的汽油,以2.4元/升的價格出口國外,其間差價超過2.8倍。也就是說,中國人在中國購買自己生產的商品,要比外國人多付2.8倍的價錢。

根據2008和2009年前三個季度的推算,2008和2009年兩年出口成品油約4500萬噸,折合汽油約560億升,按照每升汽油內外差價4.26元計算,洋人獲取價差收益超過2400億元。再看中國人為此付出的巨大代價更是驚人,同樣按照前三個季度推算,2008年我國成品油產量約20800萬噸,扣除出口約2300萬噸,國內銷售約18500萬噸,折合汽油約2300億升,價差接近1萬億元,也就是說,中國人購買本國汽油比外國人多付近萬億元。由此可以看出價格這個分配工具強大的財富轉移功能,僅汽油消費這一項一年差價就超過上萬億元,兩年向外商轉移財富超過2400億元。

在此千萬不要以為僅僅是汽油的出口價格低於國內價格,中國所有商品的出口價格都遠遠低於國內價格;並且不僅僅是中國生產的商品,包括美國生產的商品也一樣。也就是說,無論是中國生產的商品還是美國生產的商品,在中國的銷售價格都要高於美國的銷售價格。相比之下,汽油的中外差價幅度還算是比較小的,其它絕大部份出口商品的差價幅度更是驚人。

按照美國摩根.斯坦利公司提供的數據,中國商品在美國的零售價格高於出口價格4倍。可是,即便這個高於出口價格4倍的零售價格,仍然低於國內同一商品的零售價格,可見中國出口商品價格之低,已經低到了何等驚人的程度,由此形成的巨額財富轉移該是多麼驚人。2008年中國國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10.8萬億元,出口商品總額1428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9.7萬億元,出口商品總額接近國內商品總額。可是,如果按照成品油的國內零售價格高於出口價格約2.8倍計算,外商用9.7萬億貨幣買走的中國商品,折合成為國內零售價格相當於27萬億元;換一個角度來說,國內老百姓用10.8萬億貨幣買入的商品,按照出口價格計算僅相當於3.8萬億元。可見,中國創造的絕大部份財富,都通過這個價格差額被西方國家拿走了。通過這種價格管道,中國老百姓血汗創造的財富,如同長江大河般滾滾流向了西方國家,讓所有西方國家的所有家庭,都享受到了中國經濟增長的巨大利益。中國的廉價商品,廉價資源,廉價股票,廉價企業,廉價勞動力等等,已成為美歐等西方國家發展虛擬經濟、建立透支性消費體系的物質基礎。

年底大盤點,西方媒體幾乎不約而同地齊聲高呼「感謝中國」;美國媒體甚至把中國總理列為改變美國經濟的十大人物中唯一的外國人;《時代週刊》更是把中國工人列為2009世界十大新聞亞軍。元旦前後,中國央視新聞幾乎連篇累牘地引用西方發達國家對中國經濟的高度讚揚,西方媒體競相用各種方式盛讚中國經濟給西方國家帶來的巨大影響。中國改革開放的確給西方國家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30多年前西方國家是高工資高物價,中國則是低工資低物價。中國改革開放造成的巨大奇蹟之一,就是把在中國和西方國家之間進行了分配關係的重新組合,把西方國家的高物價般到了中國,與中國的低工資結合在了一起;把中國的低物價般到了西方國家,和西方國家的高工資結合在了一起;

進而形成了西方國家高工資低物價,而中國則是低工資高物價的新的經濟現象。昨天一位剛剛從美國回來的朋友,談到美國的物價之低,比30多年前美國人談到中國物價之低,還要更加感慨。

把中國的低工資和高物價結合在一起,把美國的高工資和低物價結合在一起,這就使中美兩國實際收入之間的差距,要遠遠高於貨幣收入之間的差距。1980年美國人均收入是1.02萬美元,中國是190美元,相差約54倍。由於中國是低工資低物價,所以在收入相差54倍的情況下,中國工人也如同美國工人一樣,獨自一人就能夠養活一家子四、五口人。2008年美國人均收入3.76萬美元,中國是1100美元,相差34倍,貨幣收入差距縮短了三分之一還多。可是,在實際生活中,美國工人仍然能夠獨自一人養活一家子四、五口人,而中國工人夫妻倆一起沒日沒夜地幹,養活一個孩子都困難,還時常還需要爺爺奶奶來接濟。為什麼中美兩國工人貨幣工資之間的差距在縮小,而中國工人供養家庭的能力在下降?甚至下降到了夫妻二人做工養活一個孩子都困難的狀況,這種狀況不僅在中國,即使在世界工業發展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罕見現象。就是因為把西方發達國家原有的高物價搬到了中國,與中國低工資甚至是超低工作結合在了一起。從而使中國工人養活家庭的能力下降到了人類歷史上最低水平。

就以汽油為例,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工人的小時工資78美元,折合人民幣530多元,按照美國汽油價格4.58元/升(人民幣)計算,美國工人一小時工資能購買115升汽油;而中國奇瑞汽車工人小時工資是10元,只能購買1.5升汽油,如果像美國那樣汽油價格中再包含過路過橋費,那麼連一升汽油也買不了。這其間的差距已經不再是貧與富之間的差距,甚至超越了天堂與地獄之間的差距。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中美兩國汽油的原料成本大體相同,都是來自於統一的國際原油價格,勞動力成本則是美國幾十倍地高於中國,按理說美國的汽油價格應該遠遠高於中國才對,可是比白日見鬼還要不可思議的,卻是美國汽油價格大大低於中國。那麼,究竟是什麼因素造成了人力成本遠遠高於中國的美國商品,銷售價格卻遠遠低於中國,而人力成本遠遠低於美國的中國商品,銷售價格卻遠遠高於美國?

答案十分簡單:中國財政。無論是美國的低物價,就是中國的高物價,都是中國財政運行的結果。這就是美國政府比中國人還要關心中國改革開放的根本原因。

首先,就美國低物價來說,美國汽油價格低於中國,是中美兩國財政共同補貼的結果。中國財政補貼一是通過出口退稅的方式按商品發放;二是通過虧損補貼的方式對企業發放。2008年僅中石化一家公司獲得虧損補貼就達到123億人民幣。這些錢一方面被公司內部官僚揮霍掉了,中石化老總陳同海日均消費超過4萬元,甚至連嫖娼都用飛機空運俄羅斯小姐;

另一方面以低價銷售的方式補貼給了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雖然美國政府不是像中國這樣,直接向石化企業發放財政補貼,但是,美國政府用來平抑油價的戰略石油儲備,是依靠國家財政支撐的,仍然屬於一種財政補貼,只是補貼的對象,不是企業而是國民。在此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由於美國財政補貼的資金,來自於中國購買的美國國債,所以歸根到底,美國的財政補貼也來自於中國。都是來自於中國老百姓的血汗錢。

其次,就中國高物價來說,則是中國實行高額稅收和通貨膨脹的結果。中石化在為賤賣汽油辯護的新聞發佈會上,透露出了中國驚人的高額稅收。中石化聘請的專家在新聞發佈會上說,國內汽油銷售價格高於出口價格2.8倍,其間4.26元的差價是政府稅收形成的,據此認為6.66元的國內銷售價格與2.4元的出口價格之間不具有可比性,6.66元賣給本國人和2.4元賣給外國人都是完全正常的。這與此前中國銀監會和中國證監會關於銀行股內外差價的解釋完全相同。當時中國銀監會解釋說,把銀行的股票幾毛錢賣給外國人並不低;中國證監會則解釋說,把銀行的股票十幾元賣給本國人並不高。中石化如此解釋的本意是要為自己解脫,把中外巨大差價的責任推給政府,卻無意間暴露了一個令人無比震驚的事實,中國稅收占消費品價格的比重竟然高達64%,而商品本身的比重只有36%,中國老百姓每購買100元的商品中就包含有64元的稅收,超過商品本身近1.8倍。也就是說,中國老百姓每購買1元錢的消費品,同時還要另外繳納1.8元的稅收,如此驚人的高額稅收加到商品價格裡面,自然會造成物價高高在上。如果災難到此為止也就罷了,可是對於中國老百姓來講,災難還遠遠沒有結束,中國老百姓同時還要承擔出口商品造成的巨大通貨膨脹的損失。

中國每出口一美元商品,國內就要按照大約1比7的比例增發7元人民幣,目前中國外匯儲備大約2.3萬億美元,國內由此增發的人民幣超過16萬億元,相當於2008年3.4萬億市場貨幣流通量(M0)的近5倍,這些由出口結匯投放的巨額貨幣,全部以通貨膨脹的方式轉嫁到了老百姓頭上,造成老百姓手中貨幣的大幅度貶值,物價自然會相應大幅度上漲。

就有了一個讓中國老百姓欲哭無淚的荒謬現象:中國出口商品越多,賺取外匯越多,老百姓就越倒霉。如果中國不出口商品,而是用於國內百姓生活,既能夠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不會發生對外財政補貼;或者退一步來說,如果中國出口商品白白送給外國,不收取美元,國內也就不會增發人民幣,貨幣也不會貶值,中國老百姓的損失也會小一些。可現在卻是,生產的商品出口到了國外,由出口商品換取的美元也借給了國外,而把由此增發的人民幣留在了國內市場上,變成了沒有任何商品做基礎的「純粹廢紙」。由於這些增發的「純粹廢紙」與現有貨幣一樣流通,必然會造成現有貨幣大幅貶值和物價大幅上漲,即所謂通貨膨脹。結果就是中國老百姓不僅損失掉了出口商品那部份財富,連手裡的貨幣財富都在遭受貶值損失。

反觀美國恰恰與中國相反,美國市場上的貨幣流向了中國,中國的商品流入了美國市場,由於市場上貨幣減少商品增加,必然導致物價下降,美國老百姓手裡的錢便能購買更多商品。再加上流向中國的美元又通過中國購買美國國債的方式回流到了美國財政部,美國財政部可以用中國的這些錢來增加公共產品的供給,能夠進一步起到降低物價的作用,提高美國老百姓貨幣的購買力。

如果是站在中美兩國老百姓的立場上——而不是站在國家立場上——看待這個問題將更加清楚,中國老百姓生產的商品,被美國老百姓用美元買走了,美元被中國政府拿走了;美國老百姓得到了商品,中國政府得到了美元,而中國老百姓唯一得到的,就是手裡現有貨幣的貶值。

結果就是,美國給中國印發紙幣,中國給老百姓印發紙幣;美國用這些紙幣為美國老百姓換來了所需要的各種商品,中國則相反,用這些紙幣從中國老百姓手裡換走了所生產的各種商品。而形成這個財富魔方中最關鍵的環節,就是貨幣增發和商品增加之間的分離:新增加的商品流向了美國等西方國家,新增發的貨幣卻留在了中國市場上,不斷稀釋著老百姓手裡貨幣的購買力。

—-轉自《博訊》

(//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破壞性開採幾近壟斷 中國稀土令工業國憂慮
網民評選中國年度漢字 哥、房、被等入選
周安娜:順民,賤民還是愚民?
美國貿委裁定對中國鋼管徵收懲罰性關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