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28日訊】前幾天和一個來自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的經濟學家一起吃飯,聊到其對某江湖郎中的批評,聊到國家發展研究院的奢華陣容,聊到當下的種種經濟亂象,同感甚多,尤其對於2009年以來的經濟政策, 他持有一種嚴厲的批判態度。順著這個思路,我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市場導向的經濟學家日益邊緣化?宏觀經濟決策和民間的公共智慧似乎背道而馳?
對此,他的回答相當有意思,他說現在知趣的經濟學家,都不會再向決策層提出任何建議了。吳敬璉的「間諜門」事件就是一個意味深長的警示。
我沒有去追問這種警示的可能含義,但是他的回答從一個側面印證了我的一個感覺,那就是在宏觀政策決策進程中,專業智慧對於政治官僚體系的輸入程度似乎越來越有限,以致一些原來風光無限的經濟學者現在變得意興闌珊。
雖然分歧和爭議一路伴隨,但是有關市場和經濟運行的專業智慧,一直是引導最近三十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傳統智慧,也是展現政治結構學習和適應能力的重要窗口。 但是2009年以來的諸多跡象表明,政治結構日趨僵化,和民間互動的這個窗口正被不斷縮小。當然,政治結構的僵化不僅僅體現在和專業智慧的溝通越加困難,也體現在體制不同板塊之間張力的不斷累積。 一個熟悉體制運作並有豐富信息的朋友告訴我,有關經濟形勢,尤其對09年以來陸續推出的經濟措施,地方政府和高層之間,也有強大的摩擦。
作為這種畸變的產物,那就是2009年的經濟數據雖然光鮮,2009年中國GDP比上年增長8.7%,四季度更是增長了10.7%,但是公眾和當局的危機感似乎並沒有得到釋放,對於2010年的經濟前景,依然籠罩在憂慮無措的氛圍中。 2009年12月份CPI的數據(同比增長1.9%)集中的體現了這種憂慮,如果這種趨勢繼續,那麼年度化的通脹率將超過10%—而這將是政治結構的噩夢。不過,正如2009年民間智慧反覆論證的,或遲或早,巨量的流動性投放必將帶來通貨膨脹。 而使得問題雪上加霜的是,在2009年危機舉措中,有意迴避了經濟結構性調整的挑戰, 使得2010年任何回收流動性的措施,都將使得經濟體付出額外的代價,未來經濟震盪不可避免。
不過,把不幸和苦難留給未來,已經成為公共選擇過程的默認狀態和自然結果。 這其中政治領導人的知識結構,官僚體制的慣性, 特殊權勢集團的操控,以及知識精英的犬儒傾向都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我把所有這些因素綜合成一個詞彙,改革疲勞。的確,經濟改革已經取得「巨大」成就, 社會精英們可以分享由其帶來的物質利益,名譽符號,誰都不願意直面那些深層的更棘手的社會議題。 而由於種種結構性的變化, 個體選擇和公共責任之間的關聯強度大為降低,而體制的麻木, 又屏蔽了大多數個體努力的效果, 也因此,社會精英逃避歷史責任,多點疲憊心態, 就有了心安理得的理由。
可以預見,在這種改革疲勞症的作用下,專業智慧,社會表達機制和政治決策體制將繼續各說各話, 各行其是,漸行漸遠。2010年的中國,就像一艘失去動力和方向的大船,順著慣性在海面漂泊,海面以下,暗流湧動,而在遠處,冰山密佈。
2010-1-28
──轉自溫克堅博客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