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smo.com)
【大紀元7月25日訊】 這兩天,既是申奧的關鍵時刻,也是教育的關鍵時刻。國家大員們在奧會競爭,小民百姓們在考場上競爭。
奧運本來的目的在健體,在人的自身發展。所以,過去的奧運是業餘的。但到了薩馬蘭奇手裏,奧運的平民精神被閹割了,奧運成了“強者”的天地,或者說是商者的天地。
教育本來是培養人自身的,但是,社會需要的是“才”而不是健全的“人”,因此,中國的教育,就成了淘汰弱者的戰場。這種教育和所謂的“奧運精神”一拍即合。我想,這可能是中國人“申奧情結”、“世界盃情結”或者什麽其他的“情結”的根源之一吧。
中國的教育制度,有著培育“人”的先天不足。由於中國的教育一直處於“育人”與“育才”的矛盾中,而且“育才”壓倒了“育人”,致使中國培養的新一代“人才”儘管可能具有專門知識,卻缺乏相應素質;可能掌握高新技術,卻缺乏人文關懷。中國教育一直強調“人才”而忽視“人”,強調“成器”而忽視“爲人”。在古代是成“大器”,在現當代是培養“螺絲釘”。這一弊端,早就有人著力糾正。陶行知就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但是,先哲的努力,一直收效甚微。因此,我們的教育,不是教人學會自信與自尊,而是教人學會自卑與他尊。家長望子成“龍”,以同成“蟲”相區別;經典教人做“人上人”,以同“人下人”相區別;老師讓我們做“好學生”,以同“差生”相區別;就連體育也教我們不惜傷殘拿金牌爲國爭光,以同爲國爭不了光的但卻身體健康的普通大衆相區別。
在這種體制下培養的未來社會中堅,可能會掌握數理方法、博弈論甚至更高深的學識技術,但是,卻沒有建立起必備的信念、品格和倫理規範。這種教育的失調,會在將來的社會中孕育出更麻煩的危機。在這種體制下培養出來的奧運金牌獲得者,可能會打破某項世界記錄,但卻不能由體育陶冶出高尚的人格。
我反對申奧,當然有大把大把的銀子問題,我也是納稅人,不忍心看著老百姓辛辛苦苦的錢打水漂。但不僅僅是銀子問題,我更深層的擔心在於:申奧將會把中國人的“精神”帶向何方?
——轉自《問題與主義》,原文標題:“申奧”和“教育”(//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