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元慶暢談未來 並坦言已沒有退路

人氣 3
標籤:

(//tvsmo.com)
【大紀元5月20日訊】 年僅37歲的楊元慶從柳傳志手中接過了聯想的帥印,當上了聯想集團總裁兼CEO。作為這么一家“巨人型”企業的掌門人,楊元慶向記者坦言:“我已經沒有退路”。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楊元慶說,現在舞台大了,但責任也大了。以前遇到真正棘手或者解決不了的問題,還可以向柳總回報,現在大小事情都要自己拿主意,也沒有可以對著發牢騷的人了。“現在覺得有地方抱怨、發牢騷是件幸福的事”,因為沒有退路,楊元慶說只有不斷努力,把聯想
集團帶向更高的山峰。

在北京聯想總部,楊元慶談起了聯想,談起了他個人在聯想的成長。對聯想,他充滿驕傲;對未來,他意气風發。

“我不是職業經理人”

楊元慶是學技術出身的,上海交大畢業,又讀了中國科技大學的計算机系研究生。懂技術的人以技術為傲,与“只說不做”的管理人員往往會有些摩擦,在很多企業都是如此。問及楊元慶放棄了專業可惜嗎,他卻說管理其實是一門更為博大精深的技術。他認為,對于聯想這樣的科技企業來說,領導人需要敏銳的技術感覺,才能引領企業把握市場潮流。因此,對于自己的科班出生,楊元慶覺得有些“慶幸”。對任何一個企業來講,管理都是至關重要的,但對高科技企業來講,如果技術和研發力量不強,就不能稱之為“高科技”。他打了個比方說,管理就像是操作系統,是核心,是基礎,科研就是應用軟件,是在操作系統的基礎上起作用的。只有把管理做好的,技術創新和開展其他業務才有基礎和保障,同時管理也需要技術的支撐。

盡管做了CEO,楊元慶卻否認自己會成為一個職業經理人。因為普通意義上的職業經理人是“高級打工者”。他解釋說,聯想文化中很重要一點就是培養高級管理人員与企業“同生死、共患難”的感情。盡管“我們持有聯想的股份都不多,但我們把聯想看成跟自己的一樣”,楊元慶飽含感情地說,“不僅僅是因為我們的成就來自于聯想,更重要的是自發地把自身和聯想融為了一體”。因此楊元慶認為即使有更好的待遇、更高的位置,他也不會“跳槽”,他的“整個職業生涯大概都會在這里”。不過,他解釋說,不是要在這個位置一直做下去,10年大概是他在這個位置的“服役”時間。

遺憾和收獲

楊元慶曾經坦陳他進聯想的時候是有其他“心眼”的,想一邊工作,一邊尋找机會出國深造。記者問他,從什么時候他放棄了這個打算?楊元慶笑了,說學習的打算他從來沒有放棄過,只是現在越來越沒有机會讓他离開工作一門心思地學習。但是,剛進聯想的時候想出國,是為學習而學習,現在想學習,是為自身和企業發展著想。

沒有整段的時間進行充電,“語言關”也沒有過,楊元慶認為這是他這十几年來最大的遺憾。

那么,是什么讓一個抱著邊工作,邊出國打算的研究生從此就死心塌地地把自己的職業生涯全部寄托在這里?

問及楊元慶在聯想十几年的工作、最大的收獲是什么,他略微沉思了一下,緩緩地說:“我想最大的收獲是證明了一個道理:成功就是平凡人做出來的”。“我覺得自己很平凡”,楊元慶說,三四年前他都想沒有想到聯想會做到這樣的規模,有這么大的影響。

他笑著說,其實“沒想到”也不是坏事,如果在1994年剛接手做聯想PC的時候,若被告知今天要擔此重任,并且只能贏不能輸,怕是早要給巨大的心理壓力壓跨了。“正是以前沒有包袱,有著‘初生牛犢’的闖勁,所以也才有了后來的一些成績”。當然,他補充說,成功需要流汗,需要拼搏,要走過一段非常艱辛的歷程。

艱辛的歷程

對楊元慶,常常讓人聯想到一個詞———“少年得志”。而少年得志的故事往往跟一帆風順聯系在一起。盡管從表象上看,楊元慶在聯想的提升也不可謂不快,但提起往事,他卻稱實在經過了“太多的磕磕碰碰”。

1995年,聯想准備推出第一代的多媒體家用電腦,“并且用星座起了許多漂亮的名字”,廣告也打了很多,客戶紛至沓來,商場里預付定金要求買貨的人甚至排起了長隊。

但是整机質量不穩定,上市時間一拖再拖,于是客戶的抱怨聲漸漸大了起來,也有了很多要求退款的人。以至到了后來不得不一一跟客戶致歉,工作很被動。楊元慶說這件事給他影響很大。從此,他,以及聯想的風格就是“等做到了,再說”,否則對企業聲譽是很大的影響。

1994年,為了尋找家用電腦全國各地的代理商,楊元慶說這一年他差不多跑遍了全國各省市。當時很多企業不愿意給本國企業做代理,加上企業在客戶和代理商中的信任和信譽都不足,因此吃閉門羹是常有的事情,打電話過去,話還沒有講完對方就把電話給撂下了。他認為,聯想家用電腦后來之所以能夠在洋品牌中搶來很多份額,不僅僅體現在銷售量上,更是因為從聯想以后,國產家用電腦的品牌在用戶中贏得了信任和信譽。

少帥的夢想

稱楊元慶為“少帥”,一來因為他三十几歲就接過了聯想的“帥印”,二來他有著年輕人獨有的意气風發和勇往直前。

“2003年的時候,聯想的銷售額將達到600億;2005年-2010年期間進入世界500強”,楊元慶如是說。

在他認為能夠在目前的崗位上服役的期限里——10年,他希望把聯想打造成一個高科技、服務型的國際化企業,一方面花大力气、高投入地發展技術,推出創新的產品,另一方面,通過服務的方式讓產品和技術深入千家万戶。

楊元慶承認,目前IT企業的競爭非常激烈,但是“沒有競爭企業就不會進步”。“少帥”在描述聯想的未來時又顯得很謙虛,他說“相比國外的大企業,我們還處在學習階段”。他認為聯想在各個業務方面都有學習的對象,比如,消費IT方面學的是索尼;IT服務,則向IBM學習;信息運營的榜樣則是美國在線。

在國內,聯想同樣也有很多競爭對手,但他表示,相信通過企業間的投資購并或者合作會把市場份額不斷做大。他透露,在不久的將來,聯想可能就會在投資兼并上有新舉措公布。

談起聯想,他總是滿含感情,用他自己的話說,他“已經与聯想融為一體”。的确,聯想給了他机會,給了他施展才能的舞台,并且讓他不斷提升自我。

“員工与企業融為一體”是聯想的企業文化精髓,而企業良好的分配和激勵机制也為促進了這种感情的融合。最早從科學院里爭取到了獨立的財政、人事和自主經營權,后來又有了分紅權,再后來又設立了職工持股會,實施了認股權證,從有形和無形意義上都讓員工和企業的發展緊緊連在了一起。“很多員工股權上的收益甚至都超過了薪酬”,楊元慶說。

成功哲學

“那您覺得自己成功嗎”,面對記者的發問,楊元慶遲疑了。“對成功的詮釋每個人都不同”,他的理解是,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做到了,也就是成功;每一個人、每一天、每一階段都可以成功,這樣生活才天天充滿陽光和樂趣。他說,其實成功也是一個漸變的過程。如果把成功定位在賺到100万美元,那么前99万美元的時候你都不會快樂,甚至達到最后的1万時也不會快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楊元慶笑著說,每一個人都可以成功,每一步現實目標的實現,也是成功。他巧妙地回答了這個問題,卻又讓他的哲學影響了記者。(//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中國未來強人榜? (3/23/2001)
  • 相關新聞
    中國未來強人榜?
    英國發現200個恐龍腳印 足跡綿延上百米
    2025年為你的iPhone做點好事 開始清除緩存
    韓國研發生物催化技術 塑膠回收獲突破進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