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南京,南京》的又一次屠杀!

方言

人气 14
标签: ,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6月11日讯】已经有好多年不进影院了,不只是因为懒惰。说起近些年来的国产片,技术上可以说日趋成熟,制作和包装也越来越精致,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审查制度,许多影片的创作从开始选择题材和编写剧本的时候,就不得不小心翼翼的规避官方所划定的敏感区域,避免触雷。因此这种“先天性”的营养不良是许多国产影片创作的通病。一些影片甚至在制作后期,仍不得不忍痛进行削足适履式的删改,其结果是影片公映时,观众发现其中有些情节莫名其妙不知所云,有的甚至整个故事都因为这种无端删改而变的支离破碎,诸如此类的影片不在少数,令人颇感无奈。这也是一直以来我对国产影片大都“敬而远之”的主要原因。这次之所以去看电影《南京,南京》,是因为近些年来,抗战一直是大陆民间历史反思的热门话题——随着越来越多史料的公诸于世,官方过去所给出的标准答案也就越来越难以自圆其说,那么把南京大屠杀这样一段在过去视为敏感话题的历史拍成电影,这在近几年的大陆是不多见的——它既可能是几十年一贯制的官样话语的重新解读,也可能是汇集民间智慧还原历史真相的另类版本,加上此间的媒体报导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议论,都促使我想去看个究竟。

艺术作品的评价标准

我个人坚持认为,用来评价艺术创作的标准,首先是真实。当然,真实的涵义很丰富。比如:真实的历史、人物,真实的生活、细节,真实的思想与情感,真实的表达、记录,等等。以同类题材的著名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为例,斯皮尔伯格在拍摄这部电影之后,还专门拍摄了一部由幸存者们口述的关于那段历史的记录片(见《Voices from the list》)。通过对比我发现电影中的故事情节完全是根据真人真事改遍的,有着充足的史实做依据,包括许多非常真实生动的细节。当然影片中也有虚构的情节(比如那个穿红衣服的小女孩),却没有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因此看上去不仅自然流畅,而且震撼人心。“重现那段无法磨灭的历史”,是斯皮尔伯格拍摄此片的最终目地。也正是基于这种对史实的尊重,走上银幕的辛德勒才显的那么生动传神,不仅令人信服,更令人敬仰。

评价艺术创作的另一个标准,应该是看作品的价值取向。“是非善恶”作为普世价值的核心理念,不仅仅是人类要共同遵循的道德准则,其实也是衡量艺术创作品味高下的重要标准。一个作者的价值取向——他的好恶、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作为艺术创作的灵魂,直接决定着其作品的优劣。我们仍以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为例,辛德勒从一个纵情声色、利欲熏心的纳粹投机商人,到不惜钱财和性命拯救上千犹太人的勇士,整个这样一个转变过程——斯皮尔伯格用电影特有的语汇——一幅幅细腻生动的黑白画面,给我们讲述了这个极为动人的故事。虽然其间也夹杂着辛德勒对美色的追逐、对金钱的贪婪和对暴力的恐惧等情结的描绘,但这些都不能构成故事的主线,因为这个故事的真正主题是救赎!那些情节只是铺垫,却恰到好处。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渲染与对比,故事中的人物才会显得那么丰满生动,整个故事看上去才那么真实感人。至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自然而然的蕴涵其中了。这是其高明之处。

同样,我们用这两个标准来评价电影《南京,南京》,则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诸多窳陋。

角川与拉贝的错位

我们先看影片中的两个关键人物,角川和拉贝。之所以称其为关键人物,是因为他们在影片中的定位与表现,直接决定着这部影片的故事情节与叙事基调。

以侵略者面目出现的角川,不仅是联结整篇故事情节的纽带,也是导演着力刻画的主要人物。其实这部电影的大部分内容是通过角川的视角来完成叙述的。导演陆川试图借助这个角色的内心演变和自杀结局来完成对战争的反思,以及对侵略者人性的还原。不过这种剧情安排,特别是角川最后的自杀,显然没有足够的说服力,更缺少史实的有力支撑。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日本人所崇尚的武士精神的历史渊源。过去我们中国人讲忠勇仁义,在日本则有武士精神。由于番邦割据等历史原因,日本的武士只讲忠勇,独缺仁义。而少了仁义的忠,就很容易变为“愚忠”,勇则成了“好勇斗狠”,对生命毫不珍惜。这种武士精神曾深深的影响着日本民族的性格。过去日本人动辄切腹自杀的习惯,即源于此。另外,日本是个单一民族,又是个岛国,缺乏与其他大陆民族的相互交往与共同生活的经验。在这样一个单纯封闭的环境里,如角川一样的日本年轻人,被浸透着武士精神的军国主义长期洗脑,直到被训练成侵略战争中的杀人机器,实在是小菜一碟。事实也正是如此。

同时,我们再来看一看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背景。当时淞沪抗战全面爆发不到四个月,国军虽然苦守三个月,终因实力相差过于悬殊而败下阵来。而日军因为刚刚攻陷上海,后续部队又源源不断,正是士气旺盛气焰嚣张的时候。

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一个被军国主义教育长期洗脑的年轻人,一个因敌军的节节溃败而士气高昂的下级军官,一个对杀人早已麻木且双手沾满战俘与平民鲜血的大屠杀参与者,让他在战争爆发不足半年的时间里,在己方军队节节胜利的情况下,去主动反思战争的残酷,去忏悔自己的杀人罪孽,直至最终自裁以谢天下?你相信吗?!

对于这场战争,在日本人中(包括这场大屠杀的参与者们)不是没有真诚忏悔的,但往往都是在战败之后,而且为数甚少。即便是在这群少之又少的悔过者中,最终因痛悔而选择自杀的又有几人?!

所以角川这个人物,特别是他的自杀,不仅不具有代表性,其真实程度几近于零。这恐怕是这部影片最大的败笔。从角川身上,笔者看不到日本武士的勇武果决,也看不到军国主义者身上的腾腾杀气,更看不到陆川导演所说的人性中温暖与善良的部分;我所看到的是,角川在战斗中的胆怯犹疑,在屠杀平民过程中的多愁善感,以及在女人面前一厢情愿式的自作多情。总之,是个不合时宜的矫情的主儿。由此我更愿意相信,作为历史人物加以描摹的角川及其头脑中流淌的当代某些人的思想,是这部影片的创作者以粗糙的方式硬塞给历史的,而非那段历史的真实原貌。(至于其中的原因,我会在此文的最后部分予以解释)

影片中的另一个关键人物是约翰.拉贝,尽管着墨不多,但他对影片下半部分的情节发展显然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作为历史人物的拉贝,在当时有着多重身份:德国纳粹党党员,西门子公司驻华代表,“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相当于临时的南京市长。而最后一个职务在拉贝的一生中显然最有份量,也最具光彩。当日军在攻陷南京后大肆烧杀抢掠之时,作为安全区的发起人和代表,拉贝和其他十数位外籍人士一道,在仅有3,88平方公里的安全区内,安置并保护了超过二十五万的中国难民!正是在他的奔走呼吁、据理力争之下,才迫使原本对安全区实行运输封锁的日军开闸放行,让粮食与药品能够成功运抵,使数十万人的性命得以保全。他还带头捐出存款,与众人一起凑钱去向日军套购高价军粮,以保证更多的人不被饿死、冻死。不仅如此,拉贝还在南京的家中,密密麻麻的收容了600多位中国难民,并由他自己掏钱奉养。由于拉贝的种种义举,许多安全区里的难民都亲切的称他为“活菩萨”。

不过在影片中,拉贝的这个身份显然是被有意淡化了。其中有两个片段令我印象颇深:一个是在安全区的一座教堂里,拉贝面带痛苦的对着众多的中国难民宣布,日军需要一百名中国妇女作慰安妇,如不答应,日军将会摧毁整座难民营;另一个是拉贝奉调回国离开难民营时,在众人面前的惊人一跪。观看第一个片段,使我产生一种可怕的错觉,连我自己都非常震惊——拉贝和日本人是一伙的,一个是强奸犯,另一个是协从!安全区徒有其名,实际上一点也不安全,拉贝只不过是个有名无实的摆设——即便是德国人、纳粹党员也无能为力,他充其量也只能保护他自己。而第二个片段——拉贝上车前的那一跪,仿佛是上述错觉的延续——难道拉贝是在为自己的无能与懦弱而向那群陷于虎口的难民们忏悔,请求原谅?!为此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不安与尴尬!因为历史上的拉贝是中国人当之无愧的救命恩人!!在担任安全区主席的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他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糖尿病天天发作,几乎用光了所有的胰岛素。为此他曾在日记中说:如果上帝非要结束他的生命的话,请务必先拯救难民营中那些仍在苦苦挣扎的二十多万无辜百姓。在当时那个恐怖弥漫、黑暗无比的城市里,拉贝是许多人心目中一盏依旧闪亮的明灯。因此,我无论如何也难以将银幕上这个形象猥琐、性格懦弱的外国佬,与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那个仪表堂堂的、历史上真实的拉贝联系在一起!影 片中这个可怜的家伙,只知道点头哈腰的围着伊田、角川这些日军的中下级军官打转,却连对方那些大人物的影子都见不到!而真实的拉贝打交道的对手则是朝香宫 鸠彦——一个当时可以左右南京城里所有人生死的日本皇族、派遣军司令,以及与他同类级别的日本军官!

或许今天的中国人早已习惯于“上行下效”,我不知道这是否是我们民族的劣根性。不过影片中拉贝的种种表现,让我豁然明白了其背后隐匿的某种暗示:一个驻华公司的外籍老板,面对日军在安全区内的种种暴行尚且如此畏畏缩缩,至于他的那些中国下属,其境况其之险恶其实也就不难想见了。于是一向谨小慎微的唐秘书,为保护家人而变成汉奸,看起来似乎也是顺理成章。至于那位美丽端庄的姜老师,在垂涎三尺的群狼环伺之下沦为待宰羔羊,恐怕也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她在影片中的结局正是如此。只不过导演借助角川的一粒子弹,最后保全了她的贞洁。

影片虽然只对拉贝这样一个历史人物的身份进行了小小改动,而结果却是如此的大大不同!!

不过,还好这只是电影中的情节,而不是真实的历史。我们还有《拉贝日记》和那些永远都无法抵赖的真实记录。否则,不仅地下有知的拉贝百口莫辩,就连活着的我们也真就无话可说了。由此,我不得不惊诧于影片创作者大胆丰富的“想像力”!不得不怀疑其对基本史实的理解和认知能力!

同样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这部影片明显颠倒的观察视角,尤其是作为影片关键人物的角川与拉贝的严重错位。作为刽子手的角川被贴上了子虚乌有的人性标签,而作为拯救者的拉贝却要向被他拯救的人群低头忏悔。我们不得不因此而强烈质疑影片创作者的价值取向!通过这样一部影片,到底想要告诉观众些什么?!

这部影片的导演陆川曾经对媒体说,《南京,南京》是一部反映中国人抵抗的电影。“抵抗”一词,在大陆官方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用力量制止对方的进攻”。为了更准确的理解“抵抗”的涵义,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真实的历史。

中国军人的抵抗

在保卫南京的战役中,中国军人——国民革命军的抵抗其实是非常顽强的,用“壮烈”不足以形容。在这场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较量中,国军战死沙场、以身殉国的将军即有11位之多。其中以守卫南京外围紫金山和雨花台两处高地的战况最为惨烈。以守卫雨花台的国军第88师为例,3个旅长阵亡了2个,6个团长阵亡了3个,营长阵亡11个,连排长伤亡占全员的十分之八。各级军官的牺牲尚且如此,士兵的伤亡数字就可想而知了。而正是这只国军精锐,经过淞沪会战的严重损耗,此时的老兵已不足30%,在战斗力大大下降的情况下,仍然拚死抵抗。其中88师的262旅,在旅长朱赤将军的带领之下坚守阵地,部队伤亡殆尽,仅余特务连,遂命士兵打开几十箱手榴弹盖子,用绳串连导火索,待日军进至阵地前沿时全部引爆,敌人遗尸遍地。最终因弹尽力竭而全部壮烈殉国。国军其他部队的情况也大抵如此。虽然南京最终失守,但是作为中国军人,在这场空前的民族危难面前,他们视死如归的壮举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忠勇坚贞的英雄气概,值得后世子孙们永远的缅怀与敬仰。

在守卫南京的这批国军将士中,还有一位特殊人物——74军305团的团长张灵甫将军。正是这位张将军,不仅在南京保卫战中表现英勇,在此后与日军顽敌的历次对决中更是身先士卒,勇不可挡。因其作战勇猛、战功赫赫,而被时人称之为“常胜将军”,其所在74军也因战功卓著而屡获最高嘉奖,成为国军抗日的王牌主力。还是这位张灵甫将军,作为74军中将军长,在抗战结束时率领这支荣誉部队(与友军新6军一道)光复南京,接受日军最高指挥官的无条件投降。

这是历史上中国军人可歌可泣的真实抵抗。为此,我们不妨听听作为敌手的侵华日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在1939年对国军抗日的评论,他说:“看来敌军抗日力量的中心不在于四亿中国民众,也不是以各类杂牌军混合而成的二百万军队,乃是以蒋介石为核心、以黄埔军校青年军官阶层为主体的中央军。在历次会战中,它不仅是主要的战斗原动力,同时还严厉监督着逐渐丧失战斗力意志而徘徊犹豫的地方杂牌军,使之不致离去而步调一致,因此不可忽视其威力。黄埔军校教育之彻底,由此可见……有此军队存在,要想和平解决事变,无异是缘木求鱼”(摘自《大本营陆军部.上》519页)。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谁才是中华民族真正英勇抗战、保家卫国的中流砥柱。

抵抗还是诋毁?!

作为影片的一号主角,身为军人的陆剑雄显然是被陆川导演当成英雄来塑造的,而他和一干兄弟在与日军巷战的那段表现,尽管是城破之后的小规模抵抗,依然可圈可点,这恐怕是这部影片中与抵抗有关的唯一的亮点。不过令人费解的是,这一切在日军大规模的集结反扑之后不仅悄无声息,甚至还挂出了白旗,抵抗到此结束?!如果这是发生在今天,和平时期年轻人玩的战争游戏——子弹打光了,哥儿们玩累了歇一歇,输赢无所谓,不行下次再来——那到是情有可原。可是在两军对垒真刀真枪的战斗中,这种举动只有一个含义——投降。我不知道这是不是陆川导演所说的抵抗。至于此后,出现在战俘群中的陆剑雄及其在难民营中的表现,充其量也只能算作勇敢,与抵抗已没什么关系。

有人把陆建雄死前的表现说成是精神上的抵抗,我觉得有些牵强。为此我们不妨回溯真实的历史,看看淞沪会战期间坚守四行仓库的国军将士们的英勇表现。这800位国军将士(史书上称其为“八百壮士”),属于上面提到的88师524团,由团副谢晋元中校率领,为掩护国军主力撤离上海,一直坚守阵地,抵抗十倍之众的日军,并击退围攻6次之多。后奉命撤入上海公共租界,进入“孤军营”(经交涉武器由租界代为保管,而不是被日军缴械)。即使身陷孤岛(当时上海及周边地区已完全被日军占领),谢团长仍带着部属每日进行精神上的升旗典礼,并坚持操练,尽管他们在“孤军营”中困守四年,却成为国军抗日的精神堡垒。这期间日方虽然多次派人劝降,并以重金高官相诱,但谢团长都不为所动,直至被日本人收买的汉奸刺杀身亡。这是历史上身处逆境的中国军人的精神抵抗。

非常遗憾的是,在电影《南京,南京》里,除了前面提到的与日军打了半截的虎头蛇尾的巷战之外,再也看不到中国军人的任何抵抗。历史上国军将士浴血奋战、惨烈悲壮的一幕幕都没有。与之相反,在影片的开头,是群龙无首满腹怨言的败兵与慌不择路四处逃亡的难民,挤压,践踏,互相倾扎……南京沦陷后的一组镜头也颇耐人寻味:广场上被推倒的孙中山先生的雕像,蒙着一面残破的青天白日旗,被日本兵拖着游街示众。这显然与史实不符(不过影片中日本兵们的举动看上去却有些眼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文革期间那些喜欢踏上一只脚让人永世不得翻身的红卫兵小将)。导演刻意安排这样的情节——假日本人之手推倒民国之父——恐怕是画里有话、画外有音吧。

无可否认,在历史上负责保卫南京的国军在战略制定和战术指挥方面,都存在着严重失误。1)作为南京国军最高指挥官的唐生智,声称要誓死保卫南京,因而没能制定撤退计划,同时为激励将士英勇抗敌而将长江上的渡船全部炸毁,使溃败后的国军无路可退,死伤惨重。2)在战前没能及时的组织疏散民众,以减少不必要的伤亡。此外,防守南京的国军主力大都是刚从上海撤退下来的疲惫之师,伤亡严重;面对紧追不舍的日军,仓促应战,必然准备不足,协调不畅。加之敌我力量的悬殊对比,这些因素都促成了国军的战败与南京失守。但国军的战败不是不抵抗,一次的失败也不意味着会永远的失败下去。

反观日军在攻陷南京后,对放下武器的战俘以及手无寸铁的平民的大规模屠杀,对妇女的肆意凌辱,对财产的疯狂掠夺,这一切是日本最高当局的决策,目的是要通过此举震慑国人,瓦解国民的士气。这种远远超出军事范围的大规模的自上而下的有组织有目地的公开行恶,才是真正的犯罪!

影片《南京,南京》中的上述情景,实际上是利用战争初期,保卫南京的国军在指挥和战略上的失误以及战败结果,来暗示国民政府的无能和不抵抗。这种被创作者精心描绘的“抵抗”,与其说是抵抗,不如说是诋毁。

平民的抵抗?

面对日军在南京的种种暴行,中国的老百姓并非人人束手待毙。通过史料的记载包括幸存者的回忆,我们不难发现:七十二年前,即便是手无寸铁,南京居民们仍进行了有血有肉、英勇无畏的反抗。如:李秀英,当时怀着7个月身孕,因与3个日本兵搏斗而身中33刀,后被鼓楼医院收治并留下影像资料。姜根福,弟弟被日本兵摔死,母亲因为反抗强奸被开枪打死,父亲被抓走,二姐因反抗强奸而被刀劈死,等等。遗憾的是,在影片《南京,南京》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1.妓女小江

当她的手在人群中慢慢举起之时,我心中五味杂陈,不是滋味。印度的圣雄甘地可以用认罪和坐牢的方式鄙视和羞辱大英帝国高高在上的殖民者们,以此唤醒他们的良知,那是因为后者还有起码的良知。而对于在南京烧杀抢掠的那些衣冠禽兽(至少在彼时彼地的环境下是如此),此举不仅救不了同胞,还使自己最终葬身虎口。这种代价巨大的牺牲,这种无条件的迁就与顺从,某种程度上却在助长着施暴者们继续行恶。我在感叹危难中这些女性同胞所表现出的善良、勇敢的同时,也为她们的盲目轻信、被屠杀者们欺骗玩弄而痛心不已。当近日读到邓玉娇手刃淫官邓贵大的新闻时,我忽然发现妓女小江的“抵抗”模式对于今日之共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这或许是官方将这部电影确定为“主旋律”影片的原因之一。

2.姜淑云

一位集美丽、智慧于一身的勇敢女性。当影片中的拉贝表情痛苦的当众宣布,日军需要一百名中国妇女作慰安妇,如不答应日军将会摧毁整座难民营时,作为拉贝的助手,她的命运其实已经注定了,拉贝的离去则使这种危险近在咫尺。她的死使许多人对拉贝心生厌恶,却对角川心怀感激。一个非常奇怪的悖论!这使我不由得想起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中的一幕情景:当辛德勒试图搭救美丽的海伦——那位伺候集中营最高指挥官哥特少尉的犹太女仆时,暗恋海伦的哥特少尉曾有一番精彩的内心表白。面对这位自己深爱着却又不得不仇视的犹太女性,哥特少尉——这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声称他所能给与的最大仁慈就是将她毁灭——拖到林子里,对准她的脑后开上一枪。显然这是变态的杀人者的逻辑。不幸的是,这种只在纳粹恶魔的头脑里偶然闪现的疯狂想法,却成了电影《南京,南京》中的主角——“良心发现”的日本军官——角川的“充满人性”的举动。尽管这举动看上去是如此的唐突,不合逻辑。更加不幸的是,许多不明真相的国人竟对角川的这种举动心怀感激甚至大为赞赏。

3.唐秘书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在那么个萎萎缩缩的外国老板后面,跟着这样一个胆小如鼠的混蛋秘书,一点也不令人感到惊奇。影片中唐秘书的举动用“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来形容应最为恰当。只不过这又是一个戏说式的人物,与历史上真实的唐秘书毫不相干。最令人搞笑的是,这么一个胆小如鼠满脸谄媚的熊包,其造人的能力与速度却绝对超强。尽管导演在最后勉强给他安了个“光明的尾巴”,不过在那些信奉“根正苗红”、“老子英雄儿好汉”并且深受其惠的当代精英的眼里,汉奸的后代恐怕只能归于严加管教并小心防范的另册。这不禁令人很容易联想到盛传于大陆坊间的中共某高层人物及其父辈的汉奸历史。或许只是纯然巧合,却颇有些讽刺意味。为免嫌疑,我建议陆川导演在影片的开头明确标明“本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系偶然”。

4.小豆子

有人说娃娃兵小豆子是这部影片的又一个亮点,特别是他在影片结尾的获救,据创作者介绍说那象征着希望与未来。只是这希望在我看来却明显变了味道。其实,前面提到的侵华日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在1939年对国军抗日的评论,已经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答案。中华民族抗击日寇、抵御外侮的真正希望,源于中华民国政府领导下的数百万国军将士生死与共抗战到底的坚强意志,源于四万万同胞面对顽敌同仇敌忾的坚定信心,源于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和正义力量持续有力的声援与支持,而不是源于侵略者的良心发现或者幡然悔悟。因为后者不是真实的历史。

有一点到是可以肯定,电影《南京,南京》里这些近于为侵略者歌功颂德的故事情节,会赢得当下某些对历史或现实抱有不切实际幻想的日本人士的青睐。难怪陆川导演近期会信心满满的向媒体宣布,《南京,南京》将进军日本市场。有意思的是,根据史实创作的同类题材的另一部影片《拉贝日记》却同时在日本被禁映,这种对比耐人寻味。

题外话——由电影《南京,南京》所引发的思考

七十二年前发生在南京的那场惨绝人寰的屠杀,至今仍然是我们民族记忆中一道难以愈合伤口。如何面对这段历史,从惨痛的教训中汲取经验,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上演,是今天的中国人必须面对和承担的历史责任。但无论怎样的反思,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尊重历史和史实。首先就要了解历史的真相。如果电影《南京,南京》确如创作者所说是一部反思历史的严肃作品,那么它也一定遵循这个基本道理。非常遗憾的是,在这部被称为“还原历史”的影片里,我们看到了太多的与史实相悖的人为因素。对于作为影片编剧和导演的陆川,我们姑且相信他对艺术创作的真诚,但我仍要问上一句:陆川,你了解历史的真相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和意愿把真相表达出来?从他对媒体的表述以及电影所展现的内容上看,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其中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大陆目前的电影审查制度能否允许这样做,答案显然也是否定的。也就是说,“还原历史”只是个招牌,骨子里这又是一部根据当政者的需要而量身打造的“主旋律”影片。

与资讯可以自由流通的开放社会相比,目前的大陆则是一个人为封闭的环境。由于长期的愚民政策,国人普遍不了解历史真相。在这种情况下,用充斥着无聊、猥琐、暴力、色情的蹩脚故事,将那些历史阉割后的杂碎夹带着自己想要贩卖的私货,再以“还原历史”的名义重新灌输给民众,当政者这种极不负责的行为,其结果只能是继续歪曲和篡改史实、掩盖真相,继续向侵略者献媚、丑化和侮辱我们的先辈,继续愚弄今天的民众、毒害我们的子孙。

我记的一位学者曾经说过:“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只是军事上的强大、经济上的强大,最重要的是人心的强大,也就是一个道德感很强的社会,这样的国家才是真正的强大。”七十二年前发动那场侵略战争的日本军国主义者,显然不明白这个道理。没有了正义,即便有再强大的军力、精良的装备以及训练有素的士兵,也无济于事,也摆脱不了彻底失败的命运。南京大屠杀的血腥没有将中国人吓倒。恰恰相反,中国人的抵抗意志却由此变得更加坚决。正是凭着这种意志,装备低劣的地方杂牌军在此后不久的台儿庄之战,以极大的勇气和代价配合友军击溃日军矶谷师团,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正是凭着这种意志,我们这个苦难深重饱经忧患的民族才克服重重艰险,并最终迎来了抗战胜利的曙光。

如果说七十二年前,日本侵略者在南京上演的那血腥的一幕导致了三十万无辜同胞的丧生,那么七十二年后的今天,中共在幕后导演的电影《南京,南京》则对大陆民众进行了又一次的大规模洗脑。这种令人萎靡的精神鸦片对国人心灵的浸蚀,比七十二年前的那场屠杀更可怕。一个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是非观念颠倒、醉心于物欲追求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只能再次沦为待宰的羔羊。而这正是中共所乐于见到的,也是这部号称还原历史的“抵抗”影片成为中共“主旋律”的原因所在。

2009-06-09@

(//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南投县土石流防灾演练逼真 
组图:吴宇森父女齐聚悉尼电影节
首卖冠军电影《在世界转角遇见爱》导演月底访台
天龙特攻队电影版 征召连恩尼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