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妆饰风俗
唐代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政治上的开放和思想上的活跃,都超过了以往的历史水平。这个时期的妇女,十分注重外表修饰,最明显的特征是面部妆饰。
先从脂粉来看。涂脂抹粉,是古代妇女常用的化妆手段,因为脂粉具有变嗤为妍的作用,所以深受妇女的喜爱。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妇女已经用白色的妆粉来妆饰自己的颜面了。最古老的妆粉.,有两种成分:一种以米粒研碎后加入香料而成,名叫米粉;另一种则是化铅而成,名叫铅粉。它是一种经过严密的化学处理后产生的物质,是我国最早的人造颜料。和白粉配套的化妆品是胭脂。胭脂本作 “焉支”,相传胭脂原产于我国西北匈奴地区的焉支山,张寨出使西域带回了大量的异国文化,包括西域各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及民族风情,胭脂的引进,也就在这个时候。所谓胭脂,寅际上是一种名叫“红蓝”的花朵,它的花瓣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素,花开之时摘之,经杆揍,淘去黄汁后,即成鲜艳的红色染料。为了便于使用和保存,一般多用丝棉浸染后晒干,使用时只要醮少量清水即可涂抹。因这种原料来源于焉支山下,所以被叫做 “焉支丁。大约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在焉支之中,又加入了牛髓、猪胰等物,使之成为一种稠密润滑的脂百。由此,“焉支”也被写“胭脂”。
由于胭脂的推广和流行,妇女作红妆者与日俱增。到了唐代,这种风气有增无减,据五代王仁裕 (开元天安道事)记载:“贵妃每至夏日,常衣轻硝,使侍儿交扇鼓风,犹不解其热。每有汗出,红腻而多香,或拭之于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红也。”说的是杨贵妃,因为涂抹了胭脂的缘故,连汗水都染成了红色。王建 (宫词)中也有类似的描写,说一个年轻的宫女,在她盐洗完毕以后,洗脸盆中犹如铺了一层红色的泥浆,诗曰:“舞来汗湿罗衣彻,楼上人扶下玉梯。归到院中重洗面,金盆水里泼红泥。”
转载自《中国古代服饰风俗》文津出版社(//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