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参加社区办的竹艺训练课程,但这竹艺的材料不是竹子,而是陶土。小时候就已触摸过黏土,现在上陶土课做些作品应该是没问题。但当大伙搓揉着陶土,照着陶艺老师讲解的方式一步一步做时,才知捏陶是有很多程序的,不是想像中的简单事。
当第一个步骤没听懂,捏塑的速度就受影响,陶土也捏的厚薄不一,甚至会龟裂。
就在上课没多久后,自己就把手上的土扔了,换上新土再做,实在很费心费时,真的是急不来的。老师的教导,使大家对陶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这也是个能让大家认识不同的生活环节的机会,或许有天分的人很快就能触类旁通,而有兴趣的人也能因教导而学来一门独活。
第一堂课应先学练土,但受课程时数限制,就缩减这个费劲的搓揉过程,而使用练土机练好的陶土。陶土为什么要练呢?因为没练的陶土含有气泡,练土就是要消除气泡并让陶土的水分均匀,软硬度一致。若土中含有空气所形成的气泡,会使胚体在入窑烧成的过程中,因受热膨胀所产生的压力,而导致胚体爆裂,所以练土是陶瓷器可否成形的重要关键。
陶土的可塑性,甚至可以让人把它当成抒发激动情绪的出气筒呢!首先准备一块木板,将陶土重重的往板子上摔,多摔打几次,这样精力耗费够了,气应该也消了,顺便陶土也练好了,一举两得真好。
第一个作品是做竹杯,要做哪一种体型?竹有葫芦竹、桂竹、绿竹、四方竹……,发挥想像去创作。老师并不让我们用杆面棍滚压陶土,而是让大家用徒手搓揉的方式,去感觉土的性质,去体会手指搓揉陶土时该使用的力道及方式,也说在捏陶土时,尽量避免吹电扇及冷气,因为最易于压塑成形的陶土湿度是:“摸不黏手、压不开裂”,土受风吹再加上手掌的温度,会使土的湿度渐渐流失,使陶土一压就会出现裂痕,尤其初学者在捏塑时需花多一些时间,为了避免陶土太快风干变硬,环境的维护是很重要的,对未使用的陶土也要用较厚的塑胶袋封好,才能保持湿度不流失。
陶艺竹杯制作过程:
一、杯身:把土搓成圆柱体,取中心点在上下处开孔,慢慢用双手把土搓成厚度均匀的空直筒,试着用拇指往上推的方式(反向亦同),直至做到适当的高度和直径,切勿往横向搓土以免圆径太宽。
二、封盖:将土压扁,用拇指使力作成厚度均匀的土坂,用圆规刀量杯身的外径,取半径切出圆形土两片,同中心点再切大一公分的圆框土两片,在圆形土上刷水,将原框土切断置于圆形土上重叠,撕去多余部分,用工具压出纹路,再用手指抹顺纹痕,这样就完成杯身两侧的封盖。
三、组合:在杯口处及封盖上刷水,另搓一长条土沿着封盖外围陶上(土不超出封盖),接着把封盖合在杯口上黏好,把杯身内的土条用竹刮刀把隙缝补平,底部就做好了,上盖不需用土条补强直接就封起,再来把胚体做刮平处理。在上盖刺一小孔后,准备一支直尺,垂直在胚体上拍打,目的是让土更扎实,但注意不要让胚体变形。为求柱体更圆,可以在桌上转一转。
四、竹目:在胚体两端部位约一公分处,切划出线条,搓一细的长条土沿线黏贴住,并将土条对半切出沟痕,将沟痕两侧的土往上、往下均匀抹平,做成竹目的做法,另一端同做法,然后静置些时间,稍微风干后再做。
五、修饰:整个胚体用小铁刷刮,刮出纹痕也刮去太厚或不匀称的土,再用牙刷刷去土屑,接着用玛瑙刀刮平刷痕,这组动作重复做三、四遍,以玛瑙刀处理过的杯身,就像打腊一样那么光滑透亮,每刮一次就产生不同渐层的纹路。
六、开杯口:用切割刀以斜刀方式,切出圆形杯口。检查杯子内部做些修饰,用竹刮刀刮出太厚的土,用小铁刷刮出直纹,杯底也修出竹纹状,杯口用铁刷轻敲出竹纹面,在杯口外围用切割刀轻划一下,崩落面能展现竹段的层次感。
七、破坏:在竹体上做变化,让作品更特别。在杯身用工具刮出裂痕,或上或下都是直线的裂纹,也可用铁刷在裂面上轻刷稍做修饰,整体就完成了。
八、阴干:完成的作品慢慢的让它阴干,必须完全的干燥,才可入窑烧。
九、烧制:大家把完成的作品全部交给老师处理,老师大概说一下电窑烧的过程:陶器进窑烧,有很多的学问,”温度的控制、分段控温的设定、烧成时间的长短”,都会影响陶器能否烧成功。如釉烧,温度在八百度时就可取出上釉。用短时间烧制时温度没有很高,使陶土的结晶大,如用来装水则很快漏水,若温度一下上升太快就造成陶器爆裂。而我们的作品将以恒温方式,以七段或八段分段控温慢慢上升到一千二百度,烧成时间约十小时。
二十小时的课程只做了三个作品,还不差啦,毕竟大家都是妈妈桑,比不上年轻人的快手脚。在捏陶的过程中,可以训练耐力、精神专注、手指灵巧、活化脑筋,可以说是益处多多的一种活动,也是用观察力来创作的一门学问。
玩陶土可以陶冶性情,多动手乐趣无穷。像陶瓷厂用开模的方式 ,大量生产许多精美的艺品商品,但自己亲手做的,绝对是独一无二的。如果想把做陶艺当成职业,可得思考一下,因为在经济面上不太能马上有收入,毕竟艺术这东西大部分属于细水长流型;若当事业来经营,除了要有丰富的想像力、创造力,还要懂的去行销;若当兴趣来玩陶艺,可得解决经济问题才行。
其实不管学什么,还是要看自己下的功夫深不深,手艺人人都会,精不精湛,内涵在里边。@*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