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中国城市发展史:西周(一)

作者:雅慧
font print 人气: 61
【字号】    
   标签: tags: ,

周朝(公元前1066年-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国祚最长的朝代,也是中华古典文明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产生的儒家、道家思想贯穿并影响了后世的中国历史,城镇设计的观念也成为后世兴建城镇的指导原则。就都市的建设与发展而言,周朝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公刘迁豳(bin,彬,今陕西彬县、长武、旬邑一带)

周的先祖弃是五帝中帝喾的后裔。弃喜欢耕田种谷,尧帝任他为农师,教导民众种植庄稼,使人民受益良多。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舜帝以官为号,封弃为“后稷”。周人代代继承祖先的事业,不作官后仍从事农业生产。《诗经•大雅•公刘》中描述了周的先代公刘率族迁移的过程,其中数段记载了公刘相土建城,造屋安民的经过,是传世至今中国最早的城镇建设的实践记录。节录其中相关的段落加以考察:

笃公刘,于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顺乃宣,而无永叹。陟则在巘,复降在原。
(忠厚的公刘啊,相中这块平原,百姓越聚越多,个个都觉得顺遂满意,没人失望叹气。公刘一会登上山岗,一会又步下平原。)

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京,京师之野。
(忠厚的公刘啊,走到很多的泉水边,观视广大的平原,登上南边的山岗。发现一个叫做“京”的地方,就在京城的旷野。)

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度其夕阳。豳居允荒。
(忠厚的公刘啊,开垦的土地既宽又长,观测日影上山岗,勘察南北阴阳,看着泉水的流向。他的军队分成三班,丈量着洼地与平原。辟出的田地生出食粮。丈量延伸到山的西边,豳的土地真是宽广的可居之处。)

笃公刘,于豳斯馆。涉渭为乱,取厉取锻,止基乃理。爰众爰有,夹其皇涧。溯其过涧。止旅乃密,芮鞫之即。
(忠厚的公刘啊,在豳兴建宫室房舍。横渡渭水,采集磨石与碫石,修筑房基墙脚。移居的人多起来了,带着许多东西,住在皇涧的两旁。顺着过涧往上发展,居所繁密,一直到芮水的曲湾边。)

根据学者推测,公刘迁豳的年代约在夏朝末年。从周人歌咏先祖迁居的史诗里可以得知数千年前城镇的创建过程,以及先民对一个理想的居住环境的条件要求。勘察地形地势、山的向背与水的流向,测量并划分土地为耕地与建地,要考虑到居住环境的舒适便利、也要顾及建筑材料是否容易就地取材,使百姓能在肥沃的原野耕作,有足够的泉水可供灌溉,有充足的日光照射,房舍依傍着山坡、顺着河流蜿蜒而建,既有材薪取水之便、又可免于水淹之患。经过如此选址择定的环境,是先民安居乐业的理想家园,也成为后世心目中的桃花源,在西方城市化社会形态进入中国前,一直是神州大地上无数城镇的轮廓线。

中国传统的理想居住环境

周族兴于周原

周族自公刘迁居豳地后逐渐繁盛,到古公亶(dan,胆)父成为氏族领袖时,为避狄戎侵犯,从豳迁移到岐山下,由于他仁德好善,邻国百姓多来依附。古公亶父便效法先代事绩,在岐山下的周原上择地营城。这段过程也经由诗经的传诵如实的记载下来。

从《诗经•大雅•绵》的记述,周人在豳时由于身处狄戎之地,属黄土高原,依照当地习俗,“陶复陶穴,未有家室”(掘地挖穴,没有屋舍)。来到周原后,“爱始爱谋,爱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又筹划又商量,又灼龟壳占卜象,神指示立停于此,于是在此建屋室)。

决定地点后,接下来就是划分土地田界、开沟挖渠;拉直绳来衡量平准,用版筑来建造屋墙,完成的宗庙威严壮盛。然后修筑城墙城门、宫门,以及土地庙。等到杂树被清除干净,道路就通畅无阻。邻国的纷争因为受到周人先他后我的民风感召而平息,想要入侵的异邦闻风而逃。

古公亶父以新居的地名为族名,周族便在神州的西部地方慢慢兴起。当时是商朝,以王朝首都为中心来看,周族所在的地区相对偏西。在历代领袖仁善的带领下,周族成为地方安定的力量,周的领袖也被拥戴为一方之长,等到古公亶父的孙子姬昌继任时,被商纣封为“西伯”侯,他也就是闻名后世、作“文王八卦”的周文王。

现代考古在岐山四周发现数处周族在建立王朝以前的遗址。在约2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民居与作坊零散分布。出土的城墙遗迹依着山势建立在坐北朝南的坡地上,东边临近甘河沟,城墙内的总面积约1.4平方公里。凤雏村出土的四合院遗迹为这个时期的宫室建筑提供了重要的资讯。

发现中土最早的四合院

凤雏村四合院约1500平方公尺,由庭、堂、室、塾、厢房和回廊组成,正门朝南,入门后依序为庭、堂、室,整体呈现出“前堂后室”的结构,堂的左右各有一间夹房,两侧是厢房,四周以回廊环绕。房屋基址下设有排水陶管和卵石叠筑的暗沟,以排除院内雨水。屋顶采用的瓦和瓦当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瓦类材料。这种格局成为周朝以来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架构,陕西关中一带的民居至今仍保持同样的形制。而北京的四合院,更是举世闻名的文化遗产。

四合院最简单的结构是集三间而为“房”,北房为正房,是长辈或家长的居室,正房中间有堂,是家庭成员集会活动之处;东西两侧为厢房,是子女晚辈的居室;南侧的下房间数不等,为仆人居所或作为堆叠什物的仓房,中间的庭院植木辟池,自成微观的山水。平时各房关起门窗来,便是一个独立的居住空间,打开门窗,就形成一个更大的生活空间,里面有山有水,俨然是一个小世界。若居住人口增多,可以在基本的结构上扩大发展,变化虽多,总体仍然保持着形式上的四方格局与精神上的对称和谐。

四合院的基本结构可以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建筑群,寺院道观、官署王府,乃至朝廷宫殿,虽然规模不同,性质不一,道理则一。建筑格式历经数千年而不变,通过了时间的考验,除了显示出中国传统居住空间的人性化是超越时代限制之外,更意味着其背后蕴藏的思想内涵是有它永恒的合理性。

周朝建立

姬昌修德行善、礼遇贤士与修炼者、善待人民万物,诸侯及百姓多服从他的教化,尊之为王,众望之所归,史称三分天下有其二。周文王建立丰为都城后不久即去世,武王即位,建镐为都城。在周公旦与姜子牙的辅佐下周的国势鼎盛,此时商纣迫害臣民、亲近奸佞,已到众叛亲离的地步。武王率领诸侯讨伐纣王,商的军队虽然人数较多,却都痛恨纣的暴虐,起而反戈助周,终使周代商而有天下。

周武王建立周朝后,仍以镐为都城,但由于镐远离作为商朝中心的黄河下游地区,为了方便管理商朝遗民,武王视察各地后,认为洛依地区,也就是夏朝故都斟郡一带,“居易毋固”(平坦居易无险阻)、“毋远天室”(离天帝的居室不远),可以作为都城所在,遂命周公旦在洛水附近择地,计划作为周朝的都城。

丰镐两京遗址位于西安市西南沣河两岸,呈双子城形式。南临终南山,北靠渭水,丰京遗址约6万平方公里,镐京约4万平方公里,两城的规模格局都比周原上的都城大。《诗经•大雅•文王之什》中有两段歌颂文王建丰、武王建镐的诗句:

“筑城伊淢,作丰伊匹。匪棘其欲,遹追来孝。王后烝哉!”
(筑城掘沟作护城河,要匹配丰京的规模,并非急图私欲,是为敬祖兴邦,文王真是好君王);
“考卜维王,宅是镐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武王烝哉!”
(武王占卜问神明,可否定都于镐京,龟甲占卜的结果是允许的,武王便建成了城,武王真是好君主)。

丰镐两京的建立,开启了中国朝代以长安为首都的历史,自此关中地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是谓“得关中者有天下”。@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天圆地方宇宙观具体显现在三皇时期的聚落建筑型态上。目前出土的这个时期的聚落面积通常不大,年代较久远的聚落多呈圆形或不规则的环状,后来渐渐多为四方形,方形的城镇自此成为中土最普遍的城市形式。当时的聚落不仅已经形成城镇的规模,其内部更具备了城市规划与功能分区的痕迹。神农氏时期已经有市集。
  • 黄帝时代“筑城邑,造五城”。天子居所有聚落之“中”,被称为“都”,其他的聚落则称为“城邑”。城邑依照城主身份的尊卑来分等级,由此可知,在黄帝时代不仅已经存在着城镇,且各城镇间已经区分出规模等级。舜的时代,大道行聚天下成都邑。三皇五帝时代启迪先民“天圆地方”的观念与“择中”的思想及道德规范和修炼回归文化。
  • 夏朝国祚约四百七十余年,夏朝的领土分域管理和城镇建设发明与治水的历史有密切的关联。夏朝城镇建设,比如城郭、砖瓦、排水沟渠系统等等都是领先的发明,还有中国建筑座北朝南的座向方位的特色也起源于夏朝。
  • 商朝的都城以早期的亳和后期的殷为代表。亳即郑州商城,面积达25平方公里,是历史上第一座建有城垣的王都。殷都则沿着洹河两岸发展、绵延十余里,周边并无城墙,只有一道大沟作为防御设施,与弯曲的洹河成环状防护都城。殷都城功能划分相当明确,具备郑州商城都城的构成要素如宫室、供水设备与排水系统、各式作坊、民居建筑等。
  • 宏伟典丽的故宫紫禁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宫殿群,且蕴含的出色工艺技术真不少,除了排水、耐震的建筑工技成就之外,紫禁城三大殿的“金砖”的烧造工艺也是口耳相传的奇技。故宫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地上的地砖并非真金,却有“金砖”的称号,是什么条件淬炼出来的呢?
  • 故宫紫禁城的传统建筑耐震神技令西方专家叹服!(fotolia)
    北京故宫紫禁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故宫不仅是世上现存最大的木建筑群,而且拥有一项夸世的建筑成就,到底是什么呢?
  • 风水局中的天花板!每一处都精心设计。天安门是仙凡两界通道?皇帝为什么是“九五之尊”?
  • 明末三斩龙脉事件,谁笑到最后?为什么袁世凯的“龙座”要后移三米?紫禁城中轴连接泰山?
  • 古燕国的都邑、元以后历代中国的京城:现今的老北京城,它的设计始于元世祖忽必烈之时,体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核心。透过老北京城最初的城市设计与布局,后世子孙不但能一窥中华文化中许多精微奥妙的神髓,更可以发现许多现代西方文化与古中华文化之间颇能碰出火花的相通之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