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9月19日讯】新加坡早年从大陆过来的第一代移民,他们大多辛勤劳作,默默付出,在新加坡的创业史上谱写了一段段光辉的历史。谭展纶就是第一代华人移民其中之一,他在牛车水独立办校教书近30年,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作出了贡献。他所走过的人生足迹将被后人铭记。
谭展纶先生于1898年出生在中国广东新会,1977年在新加坡中央医院去世,享年79岁。家人根据他的遗愿,把他的遗体及各个器官都捐献给了医院作医学教育用途。
他的长子谭家声(Michael Ozaki)说,父亲一生清贫,死后连骨头都捐出去给医学教育了,什么都没有留下来。而且,父亲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对教育的偏爱,真的很少见。虽然父亲已去世近三十年了,但每每想起他和他的学校,仍令人唏嘘不已。
谭展纶的父亲是开布庄的,家境不错,他在学生时代受过良好的教育,是广东省新会第一期师范班毕业生,也在广州学过中医。精通华文、英文和日文,通晓中医。
三十年代,谭展纶曾辗转于广州和香港行医教书。自1939年来到新加坡后就永久定居下来。在没有资金、没有支持背景的条件下,他在牛车水租房子,独立创办了新加坡私立展纶学校。就这样,他既做校长又是唯一的教员,把中国传统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在新加坡传播开来。
据谭家声介绍,展纶学校除了教授华文、英文、算术和常识等规定科目外,也教日文,同时教《三字经》、《论语》、《四书五经》、《孙子兵法》等国学经典。
展纶学校的入门处设有孔子的祭坛。开学的头一天,学生家长通常带着孩子,拿着饼乾和菱角,跪在孔子的祭坛前,捏着孩子的手,用毛笔写下“开笔大吉”四个字,祈愿孩子从此步上求学的坦途,学业进步。
展纶学校的教学方法也很传统,颇像旧时的私塾教育。由于学生人数不多,年龄又参差不齐,谭展纶几乎就是一对一、手把手地教孩子课程,他要求孩子们背书,面对墙壁站着背,不会的就鞭打手心。
不同于当前中小学注重的平衡教育,展纶学校在四、五十年代的教学过程中侧重了国学教育,例如,谭展纶让学生们背诵国学经典《论语》、《老子》和《易经》等,培养孩子们的记忆力、良好的心理素质等,因为0岁到13岁之间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而理解力相对较弱,现时普通学校从教材的编写和教法上主要侧重的是理解力。另外,国学经典书籍的内容主要是教导学生注重道德、修养方面的提升,既学文化知识,又可学习做人的道理。而普通学校强调应试教育而忽视了品德教育。
谭家声介绍说,展纶学校的学生也是形形色色。他们大多是牛车水一带有钱人家的孩子,年龄从5岁到16岁不等。有杂货店老板的儿子,金店老板的儿子,也有的把学校当成幼稚园寄放孩子。学生不管有无缴学费,或拖欠学费,他父亲都照教不误。
展纶学校从1939年在牛车水注册到1969年正式结束,经历了三次校址动迁,从最初的登婆街搬到客纳街、后来是谭氏宗社,由于都位于牛车水,且位置相隔不远,有的牛车水老人还依稀记得当年学校的风貌。1959年新加坡自治邦成立后,教育部对学校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像展纶学校那样只有一两间课室,又没有操场的学校,学生人数设有限制,展纶学校越来越难以维持生计,到1969年正式从教育部的名册上消失。
学校结束后,谭展纶曾被委任为新加坡政府高级公务员的广东话导师,并负责训练广东话方言。
谭家声说,他不懂父亲为何如此痴爱教育,甘于清贫,身教言教,乐此不疲。他说,思想开明的父亲倾其一生所有,默默无闻地在新加坡承传中国传统文化,这也许是他来世上走一遭的使命吧。@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