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当粮食遭遇政治

河西

标签: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1月3日讯】《吕氏春秋》“审时篇”中这样写道:“夫稼者,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农业生产三分天下,天(气候)地(土壤)人(劳动者和管理者)三者的重要性各居其一,而人治方面的措施成败往往关系农业生产的全局,所以尤其被《吕氏春秋》的作者推到了首位。而反过来,粮食也以一种隐秘的方式影响着政治,它们是农民起义的导火索,是乌托邦主义者的政治理想首先要考虑的物件,同时,粮食也是一种隐喻,以粮食特有的方式诉说着历史的真实。

  粮食、人口与灾荒

  中国人口数量在1800年前后约为3亿,50年后,人口数已超过了4亿。尽管古典文献中的人口普查往往被认为可能偏低,但这个数位仍然非常庞大,它所体现的人口规模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费尔南•布罗代尔认为,稻米虽然不是造成人口过剩的唯一原因,但它使人口过剩成为可能。1700年前后,日本的人口已达3000万,如果在欧洲只能养活500万至1000万,这全靠水稻种植和手工农具的改良向这么多张嘴提供了足以维持生计的卡路里。水稻在亚洲的成功产生了深远的后果。虽然需要付出比种植小麦更多的劳动,但非常高产的水稻保证了高密度的人口所需要的口粮。这种粮食尽管淡而无味,却很能果腹,脱粒后用水一煮就会膨胀(三年自然灾难时的做法是饭蒸熟后再加一次水再蒸,让米粒继续膨胀,可见这种粮食的可塑性很强),而且每公顷的稻米所提供的热量要远远超过小麦(按19世纪的水平也要超出585万卡),这使得单位面积的水稻种植显示出它巨大的优越性。不了解计划生育重要性的农村男女们在农忙之余以生孩子为乐,他们并不认为,未雨绸缪比放纵情欲更值得赞赏。

  在时间上真是巧合吗?当中国人口数刚刚超过4亿大关,1851年1月11日(清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日),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就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危机早已存在,在此之前,一个让乾隆感到棘手的“米价腾贵现象”并未得到有效的解决。清乾隆十三年,敏锐的乾隆发现,全国各地连年米贵,但他经过“反复推究,莫知致此之由”。于是他传谕各省督抚,实意体察,据实陈奏。接过各地的奏折,乾隆采取了核减采买仓谷、特免米豆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图平抑米价,但都无功而返。最后,经过10年的统计研究,乾隆才找到了病因:康乾盛世的人口剧增使得社会对粮食的需求也水涨船高,而粮食的总产量却未有实质性的改观。需远大于供,米价自然要顺应市场规律大幅上扬。但奇怪的是,也许是认为人多势众是国富民强的标志之一,乾隆虽然认识到了人口与粮食之间蕴藏着的巨大矛盾,却没有采取有效的、强有力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难题。

  清道光十三年,全国田亩为742000000亩,而人口增至398942036口,人均只得1.86亩,清人洪亮吉认为,当时人均有4亩田产才能养家糊口,道光年间的人均数显然已经远低于这个平均值,人口与田亩、粮食之间的比例严重失调,革命只是早晚的事。而且道光年间天灾人祸频繁,一方面是鸦片战争的失败使赔款成为压在人民身上的又一大负累,另一方面,天公不做美,道光二十一年刚过了中国新年,全国各地因灾荒而要求粮食支援的奏折就如雪片般送往京师,《清史•宣宗本纪三》上记载的只是整个道光执政期间发生的灾荒的冰山一角:“是月,赈奉天白旗堡水灾旗户。给江苏江都、丹徒二县水灾仓谷,奉天小黑山站丁,江苏庙湾场灶丁,安徽东流、繁昌二县水旱灾口粮。贷湖北沔阳等八州县卫、湖南武陵县、甘肃金州等五州县水灾籽种,江苏上元等十一县、甘肃皋兰县水灾口粮,山西河曲县雹灾仓谷。”

  道光二十九年,这年正值大荒,以广东、广西、湖南等地最为严重,村镇间饥民成群结队,向地主索取钱米,地主武装不仅没有像包公一样开仓放粮救万民于水火,相反大打出手,造成多起流血事件。长江流域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四省发生一场百年来最大的水灾,没有被淹死的饥民饿着肚子沿街乞讨,常常以草根、树皮和观音土为食,最后奄奄一息,境况惨不忍睹。这些都为洪秀全的革命理论提供了一个被听众所接受的现实基础。尽管积极赈灾,但为此殚精竭虑的道光皇帝仍然没有阻止太平天国起义在全国成燎原之势,在绝望之中,病入膏肓的道光皇帝迎来了他驾崩的日子,这也许是他逃避罪责的最佳方式,虽然这并不都是他的错,当乾隆对清朝人口听之任之之时,当水稻为人口的急速增长提供口粮上的便利时,一切都已经向着这一天走去了。

  粮食与政治理想

  “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是梁山农民起义者的政治理想,这种理想对于北宋末年并不发达的畜牧业是严峻的考验,很可能是行不通的。太平天国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但推行了半年之后却发现困难重重,天京缺粮到了形势紧迫的地步,无法解决,不得不采取“照旧交粮纳税”政策以求取得粮食来救急,因而暂时未能行平分土地方案。

  在现实生活中,粮食常常匮乏,所以即使在理想化的世界中,饿过肚子的人还是会对粮食心有余悸。在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中,这位异想天开的幻想家一再告诫他的读者们:不要浪费粮食。这个乌托邦世界虽然是一个社会产品极大丰富从而可以“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在粮食方面却依然需要保持“斤斤计较”的优良作风。莫尔要求他们珍惜每人分到的谷物,谷物只能当作粮食,酿酒的原料只能是水果,比如葡萄、苹果和生梨,有时只是将清水当做饮料(里面放一点蜂蜜)。对于城市和郊区的用粮,也是精打细算,事先要有规划,用于粮食再生产和牲畜养殖的粮食,有多余的都要用于接济邻近缺粮食的地区,绝不允许浪费。乌托邦人的总督没有“身上加袍,头上加冕”,和老百姓不一样的地方只在于他手上拿一根谷穗,那就是他权威的象征,而这里的君王比总督档次高一点,也不过手持谷穗做的节杖,头戴麦草编成的王冠,清楚地表明这个国家对粮食的尊重。

  莫尔所处的时代限制了他对物质文明极大丰富时代的想像空间,这和“土豆加牛肉”这种低要求成为前苏联的共产主义理想在思维方式上极为相似。在我们的印象中,俄罗斯一直是一个物产比较贫乏的国度,高纬度的光照和积温的不足都使这片辽阔的土地只能成为沙皇流放政治犯的“天然牧场”。但面对贫民窟中那些叫喊着要吃面包的皮包骨头的儿童,克鲁泡特金在《面包与自由》中却乐观地认为,大自然留给人类的财富和人类通过集体劳动所创造出来的机器,足以使一切人得到所需要的面包;如果废除私有制,实行共产共有,经济平等,便可保证一切人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面包会有的。”在电影中,列宁的这句口号温暖了多少个饥饿的胃,似乎思想上的觉悟真的能轻易地战胜饥肠辘辘。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简单的吗?亚里士多德设想过的公共食堂被巴黎公社第一次正式搬上历史舞台,天真的巴黎公社人很热心于面包问题,他们曾经试图养活整个巴黎的人口。在里昂,福协和柯罗•德尔布瓦建立了城市的谷仓,然而要充实这些谷仓所费的款项常常不够。市议会曾努力想收集谷物;私藏面粉的烘面包人也要处以死刑,可是平民仍还缺少面包。

  饥饿被认为是旧制度的一大罪证,消除饥饿,吃得饱穿得暖,成了理想社会的最低标准,而善于利用粮食的政治功能,就能为其执政打下坚实的根基。在兵荒马乱的后汉三国时期,一个宗教性的政治组织“五斗米道”不仅没有步太平道起义失败的后尘,反而在各种政权的夹缝中生存下来,最后发展壮大为天师道,和它一开始就采取的粮食策略有关。张修和张鲁是巫师性质的医生,他们医术高明,治愈一名病人就要求他支付五斗米作为酬金。粮食多了,张修和张鲁又建造“义舍”,将粮食积攒起来,到了荒年灾年,就开仓救济灾民,以收买人心,为其巩固他们在巴、汉一带的地方政权,立下汗马功劳。

  作为政治隐喻的粮食

  麻花和油条这两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风味小吃真的与秦桧有关吗?靠两面派手法除掉了岳飞并与金议和的秦桧遭到民众愤怒的声讨,在政治高压时代,他们无力改变朝廷的政治格局,但后来人们在这个食物上显示了自己的感情,他们把普通的炸麻花和油条说成是“油炸鬼”,藉以唾弃秦桧夫妇,油条是秦桧夫妇下地狱的象征,不管他们在阎王那里是否上刀山下油锅,至少在人间,他们的替身要经历沸腾的热油的洗礼。

  在中国的饮食习惯中充斥着隐喻。汤团寓意“团团圆圆”、饺子是元宝在食物领域的流通,而为了祝福一位老寿星长生不老,孝子贤孙会送上寿面和寿桃,面条以其长和瘦(寿的谐音)的外形成了讨口彩的最佳食品。当“小米加步枪”成为根据地抗战的代名词时,莫言用一部《红高粱》证明了,在大米、小米之外,还存在着其他粮食的抗战。虽然这种杂粮显然没有水稻和小麦那麽高贵,它是边缘化的,被人忽视的,就像“我爷爷”和“我奶奶”,然而正是这种不上有钱人台面的粮食较之于那些精面,更没有脱离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原始血统。红高粱在山野之中迎风起舞,带着远古的蛮荒之气,迎接着前来野合的“我爷爷”和“我奶奶”,也迎接着那些为这片土地而流出鲜血的勇士们。

  玉米的命运和高粱差不多,在中国常常和高粱轮作在一块田上。这种原产拉丁美洲的植物是一种产量极高的粮食,它的出现改变了世界各地的政治格局。在欧洲,落魄的欧洲穷人暂时不去管那挑剔的味蕾,以狼吞虎咽的方式拥抱这种印第安人的家常便饭。在革命者的队伍中,玉米意味着被小麦/面包所抛弃的人群获得了求生的机会,他们一边啃着玉米棒子,一边走上街头,向着他们所垂涎的面包和小麦发动新一轮的进攻。

  玉米也成了壁画家叠戈•里维拉(一度担任墨西哥共产党总书记)热衷于表现的绘画题材。在1926-1927年创作的壁画中,后来成为弗里达•卡洛丈夫的叠戈•里维拉刻画了一个革命者中的牺牲者形象,他被埋葬在一片繁茂的玉米地中,玉米则隐喻着土地的生殖力,这是一次土地的革命。创作于1923年的《玉米加工》描写的是最日常的墨西哥生活场景:做玉米饼。墨西哥是玉米这种植物的原产地,最晚在公元前500O年左右,墨西哥特瓦坎山谷当地的印第安人就已经开始种植和栽培玉米,并于公元前1500年前后,由于玉米和其他植物杂交,使产量大大提高,让玉米成为了当地人食物来源的主要部分,从而完成了从原始农业到农业单命的过渡。普雷斯科特在《秘鲁征服史》中有一段对印加帝国时期当地人所种植的玉米的描写,令人不禁心驰神往:“在旁边的花坛里栽种着一些名花异草,各种形式的植物巧妙地放射出类比的金光和银光,其中有玉米,美洲谷物中最美丽的一种,受到了精心的栽培,显示出了奇妙的园艺,使金色的玉米穗在银色的宽大的叶片中半开半闭,而同样质地的轻盈的穗须则从顶部流洒地飘动着。”玉米代表着墨西哥曾经有过的辉煌,但现在,玉米更多的只是一种贫贱的粮食作物,它是穷人的主食,这种产量惊人的植物拯救了穷人,让他们在军事独裁者的残酷盘剥下还能苟延残喘。作为底层人群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里维拉敏锐地把握住了墨西哥社会的一个令人心痛的触角。

──转自《世纪中国》 (//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以军在加沙地带加强军事行动
沙龙称以将控制约旦河西岸定居点
哈玛斯在约旦河西岸四主要城市选举中获胜
四千年前甘肃河西走廊已有高度农业文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