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8月18日讯】
目前全球用水短缺:12亿人;
缺乏卫生用水设施:30亿人;
每年死于和水有关的疾病:300万到400万人;
全世界每天约有200吨垃圾倒进河流、湖泊和小溪,
每升废水会污染8升淡水……
预计到2025年,水危机将蔓延到48个国家,约35亿人为水所困
保护地球生命之液,时不我待!
这是一组来自网易的数据,看到这组数据的人无不为之惊叹。缺水和污水已危及到我们每一个人。
甘肃是一个极度缺水的地方,这里更该格外珍惜水,但陇原大地的水已被污染得呻吟不止。7月中下旬,记者跟随甘肃省“陇原环保世纪行”以“追踪水污染”为主题,对甘肃境内主要河段和沿岸企业进行采访,所看之处触目惊心,水本来是无色的,但我们看到了黑水、黄水、红水、紫色水等各色水。黄河、黑河、泾河等甘肃境内的河段污染都是有名的,要找一条没有污染的河基本不可能,连小溪都不干净了。
甘肃自产水资源总量只有286.21亿立方米,且水资源整体呈下降趋势,人均水资源量仅1150立方米,不到全国人均水平的二分之一,耕地亩均水资源量只有378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目前,全省有近180万农村群众尚未解决饮水困难,70%以上的城镇供水不足,是典型的贫水省份之一。
据甘肃省环保局的统计数据,2004年甘肃省废水排放总量为45171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8293万吨,较上年有所减少;生活废水排放量为26878万吨,较上年不所增加;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15.85万吨,氨氮排放总量为2.60万吨,均较去年有所增长。监测的30条河流虽有个别水质所好转,但仍有16条水质超标,11条水质为劣V类;黄河白银段、洮河临洮段水污染有所加重;监测的17座水库,只有8座水质达标。
全省划分河流总长度达10400公里。其中I类功能河段2227公里(均是源头水),II类功能河段2985公里,III类功能河段4510公里,IV类功能河段531公里,V类功能河段148公里。
母亲河之痛
“70年代黄河水还可以直接饮用,现在要直接喝黄河水后果不敢想象,向黄河排污的污水沟太多了,有些排污口几百米远人就得捂着鼻子。”这是7月30日在黄河边晨练的一位老人告诉记者的一段话。沿着黄河边走一段就会感到老人说的一点不假,有些排污口的直径有1米有余,滚滚黑水喷涌而出,人要从旁边经过只得捂着鼻子跑步前行。
兰州黄河40里风情线有“全国最长的带状公园”之称,这里景色迷人,但这里也是黄河兰州段排污最集中的一段,生活污水,工业污水,隐藏和暴露的排污管至少有30个以上。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黄河流经其境内的甘南、临夏、白银、兰州等4个州市,全长913公里,占黄河干流河道总长度的16.7%,担负着为中下游提供净水的重要任务。
黄河甘肃段也是甘肃省经济和人口的主要聚集区域,全省46%的国民生产总值和58%的工业生产总值集中在黄河沿岸地区,全省纳入环境统计的工业企业达3204家。据黄委会上游水环境检测中心2003年对黄河甘肃段70个重点入黄排污口的监测结果表明:年入黄量在500至100万立方米的排污口有26个,其中兰州段为18个;常年排污口有67个,间断性的有3个,其中暗管有41个,明渠有29个;工业废水排污口26个,生活污水排污口28个,工业废水为主混合排污口有4个,生活污水为主混合排污口有12个。
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是西部地区最大的炼油化工联合企业,2004年每小时消耗新鲜水达3740吨,外排污水每小时为3550吨。据3月底黄河上游水环境监测中心对兰石化公司排入黄河的污水取样检测,悬浮物超标2.7倍,石油类污染物超标2.26倍。排污口附近农民用黄河水浇的菜被严重污染,红心萝卜变成了黑心萝卜,辣椒、黄瓜、茄子和果树烂根坏死,连以前经常光顾的鸟类都迫不及待地逃走了。
享有“中国铜城”之称的白银市。黄河在白银全长214公里。2004年黄河白银段废水排放量为0.32亿吨,化学需氧量为1.21万吨,分别占黄河甘肃段的15.1%和17.6%。
近年来,甘肃省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水污染的治理措施,包括关停取缔了一大批严重污染环境的小造纸、小染料等国家明令禁止的“十五小”、“新五小”污染企业,但却收效甚微。记者从全国人大常委会水污染防治检查组日前对黄河甘肃段的执法检查中获悉:2004年黄河甘肃段污水排放量为2.12亿吨,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达6.89万吨,并且污染仍在继续……黄河治污任重而道远。
泾渭不再分明
“百米之外恶臭扑鼻,滚滚黑水不时泛起白色泡沫。”这是新华社记者在陕西省潼关县渭河入黄河口附近看到的景象。在渭河与黄河交汇处,看到的是黑漆漆的一片,浓烈的恶臭刺得人几乎睁不开眼睛,黄浊的泾河与黑臭的渭河在短短的十米内还能看到黑黄交汇的场景。
历史上的泾渭分明是指泾河汇入渭河处,有一奇妙的自然景观。在一年之内的不同季节,由于泾河与渭河的来水来沙不同步,故一条水清,一条水浑,在其交汇处清浊不混,界线清楚。
渭河与泾河都流经甘肃、宁夏、陕西。在渭河和泾河的上游甘肃段,记者看到的不仅是水量的减少,还有大量的污水混入渭河和泾河。
渭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在甘肃省境内干流全长约360公里,境内流域面积为2.56万平方公里,流经甘肃省的定西和天水两市,是沿线人民的生命之水。
“受水资源总量不足的影响,渭河水质较差”省环保局长张政民介绍说,在“九五”期间,渭河甘肃段水质多为劣五类,主要污染化学需氧量、总磷、非离子氨等。“十五”以来,渭河水质有所好转,但仍不能按功能区划达标,2004年渭河天水段水质为劣V类,陇西段为IV类。
泾河属于黄河流域,属于黄河的二级支流,也是渭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宁夏泾源县,主要流经平凉市,多年平均径流量1.86亿立方米。2004年的监测结果表明,泾河平凉段水质较差,为IV类、劣V类。主要原因是泾河多年来水资源缺乏,而用水量增长快,据统计,平凉市年平均用水增长率为12%。
据了解,渭河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还很清澈,水清鱼跃的渭河养活了众多的养鱼人。7月18日,记者在天水麦积区渭河大堤上看到400多米宽的河道里,不足20米的渭河水顺流而下,有黑褐色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流向渭河。走访渭河两岸的企业,有的积极治理,有的漫不经心。
甘肃天水奔马啤酒有限公司。1996年被兰州黄河集团收购兼并,由于企业的原体制,生产经营管理滞后,效益逐年下降。从1997年开始,天水市环保局曾三次下发文件,要求该厂尽快完成污水治理达标排放。可直到目前,该厂每天有2000吨污水排入渭河。该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金孔宝告诉记者,该公司从1985年建厂以来,一直没有做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在渭河麦积区河岸边的天虹化工厂,排污口排出的水呈蓝色,该厂的检验结果称“污水处理达标”,可这里的检验员却没有资质。
渭河上源和大支流葫芦河遭遇的最大污染是淀粉加工业持续性的污染。秦安的叶堡乡就有65家粉条加工作坊,从上个世纪80年代延续至今,仅以65家计算,每年有19。5万立方米的污水排放到葫芦河,最后排放到渭河。
葫芦河流经平凉的静宁县和天水的秦安县。7月11日,记者在静宁县看到枯水季节的葫芦河流淌着一股浑浊的水流,在宽阔的河床里,这条水流显得柔弱而无力。葫芦河污染最严重的时候,在去年12月到今年1月份,曾有6项指标严重超标。老百姓的反映决不是危言耸听。静宁县环保局的负责人说,葫芦河的污染源主要来自上游的土豆淀粉生产小作坊,在高峰时,上游大约有2000多个这样的小作坊在排放大量的污水,同时还有来自上游的生活污水。
7月16日下午,陇原环保世纪行追踪水污染记者团来到了秦安县的银星毛纺厂和福禄毛纺织公司,这两家企业都是没有办理环评审批手续,也未按“三同时”进行施工。这两家企业排放的污水给葫芦河及附近群众造成了很大的污染,今年以来,当地群众连续向甘肃省及天水市相关部门举报反映。
记者在银星毛纺厂南侧排污沟看到,一股血红的污水沿山势而下,奔向沟内的葫芦河。周围村民告诉记者,这两家企业排放的污水有时是红水,有时是黄水,气味很难闻,给他们的健康及农田都带来了危害,村民已联名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
泾河的污染由来以久,据去年平凉市环境状况公报,在实施监测的泾河八里桥断面水质为III类、平镇桥、拦洪坝(泾川)为劣V类,泾河水质达标率为33%。造纸、制革和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造成泾河水体化学需氧量、挥发酚、氨氮等污染物严重超标,泾河在平凉市6条主要河流中污染最重。
7月14日,记者来到经河长庆桥段,泾河水量很小且泛着黄色泡沫,站在桥上可闻到和造纸厂一样的味道,河水在缓缓流动着,似乎在痛苦地呻吟着。平凉市环保局局长陈爱民告诉记者,泾河的水是劣V类水已经有10多年了,主要的污染源为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平凉市各县区至今都没有建起污水处理厂,城市的生活污水都是直排。在长庆桥旁边的农田里,正在锄地的贾丽红告诉记者,泾河的黑水和红水一直都在流,要是碰上下雨天,河水就会好一点。
7月14日中午,我们赶到泾河和河交汇的地方。这是一个叫水泉寺的地方,两条河交汇处矗立着金壁辉煌的西王母宫。所有在这里看到泾河的人都会触目惊心,没有了泾渭分明,这里可以看到“泾分明”,从很远的地方看,泾河深黄色的污水翻卷着白色的泡沫匆匆而来,而发青且显得有点浑浊的河却显得有点腆,两条河在西王母宫前汇合,刚开始黄白分明,流了一段距离后,就完全同流合污了。
附近的农民告诉记者,泾河黑色的污染主要来自上游的造纸厂和皮革厂,河的污染主要是上游城市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农民告诉记者,这些臭水流到渭河之后,在陕西境内汇入黄河。
顺流而上就会在平凉市崆峒区找到对泾河污染最重的宝马纸业公司和平凉百兴集团福利皮革厂,这是两家利税大户。在宝马纸业公司污水排水口,该厂的负责人指着发红的污水说,这是已经处理合格的污水,通过管道流向泾河。走进厂区,一切都在正常生产,特别是污水处理系统都在井井有条的运转,黑液焚烧炉正在焚烧黑液,污水沉淀池正在运转,然而当行走到沉淀泥浆处理系统旁,记者却看到一种做秀的迹象,水处理的痕迹表明,污水处理设施刚刚开始运转。在平凉百兴集团福利皮革厂,令人窒息的臭味就劈面而来。有如此臭味的企业要说解决了污染问题,只有鬼才相信。
找到排污口之后,我几乎是捏着鼻子拍照片,一股散发着恶臭得黑水直接从皮革厂排放出来,直接流进这条叫大岔沟的河中再从这里流向泾河。河床旁边,全是皮革厂倾倒的工业垃圾,真不敢相信一旦下雨,这些垃圾会被冲进泾河!该厂的有关负责人竟说,平时没有这样的情况,今天是设备出了一点问题,所以才流黑水。
甘肃省环保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一针见血的说:“这些耗资巨大的污水处理系统全是一些摆设,好像是专门准备给领导观看或者是应付检查。领导来了,开机,表示欢迎。领导走了,赶紧关机节约成本,污水处理更本落不到实处!”
文明的报复
油井挖掘了文明,同时也埋葬了生命,工业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给人类埋下了一次杀机,我们对大自然保持警惕却忽视了文明的报复。
甘肃省东部的庆城县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是长庆油田的主产区之一,长庆油田1970年进驻庆城后,开始了空前绝后的石油大会战。截止目前,庆城县境内有油井1790口,编布全县的19个乡镇,年产原油200万吨以上。油田的开发建设,带动了老区的地方经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老区的贫困面貌,但肆意的开采也给这里本来就很脆弱的自然环境和资源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和破坏。
三十多年的石油开采,引发地下水层严重紊乱,甜水变苦,清水变浊,万余群众要么喝污水,要么买水吃;1790口油井遍布庆城19个乡镇,每年有570多吨油田企业的污水排入穿境而过的环江河、柔远河,原本清澈的江水变得恶臭无比;
7月12日上午,陇原环保世纪行追踪水污染记者团走进了庆城县马岭镇琵琶寨村。“你尝尝,这水人还能喝吗?苦得跟尿似的……”村民李伟润从自家水桶中舀出一碗井水后,递给了他身边的一位记者。记者注意到,从水的颜色来看,碗中的水清澈透亮杂质很少,与一般的井水无异,将一口水噙在口中准备下咽时,却感觉苦得渗牙,难以下吞,不得意只能吐了出来。
庆阳市环保局官员向记者介绍,在庆城县,像琵琶村这样地下水变质的自然村有52个,涉及万余群众,目前最严重的是包括琵琶村在内的24个自然村,井下打出的水已根本不能使用。今年3月,庆城县卫生防疫部门对这里的地下生活用水进行了取样化验,结果表明,井水中的溶解性固体、氯化物等5项指标超出国家标准的几倍甚至十多倍。
环江,一个容易让人产生遐想的名字。这条河自环县进入庆城县,流经多个乡镇后,最终汇入黄河第三支流──马莲河。7月12日,当记者站在环江河堤上时,被眼前触目惊心的污染所震惊。虽然记者所处之地与河水有数十米的距离,但黑色的河水所散发的石油味依旧能闻得到。乌黑的河水,自北向南而来,似一条依附于陇东黑土之上的黑色蟒蛇。河水湍急处,激起一团团的白色泡沫,顺着河水漂出很远,水缓处似一团死水,毫无生机,但上面漂浮的油花却一块一块十分显见。
据庆阳市环保局官员介绍,环江流经庆城县境60公里,其中40公里穿越石油矿区。通过近年来的监测,这里的河水一直处于高污染状态。目前,全庆城县每年排放的废水约630万吨,其中油田企业排放的污水就达570多万吨。这些污水全部排入环江,对河水造成了严重地污染。据监测,河水中主要的污染物为石油类、氨氮等,水质在夏季一般都是劣V类,已基本丧失了水体功能。由于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导致本来可以饮用的河水,现在连农田都不能灌溉。
同样不能幸免的是山青水秀的陇南市。陇南也是全国第二大有色铅锌矿出产地,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涌现出一大批矿山开采企业,陆续建成了93家铅锌选矿企业,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因环保设施不健全等原因,污染物超标排放,严重污染了当地环境。如果这里大量的矿产开采不进行彻底治理的话,陇南山清水秀将图有虚名。成县东河、徽县柳林河、西和县六巷河流域水污染最为严重。康县阳坝铜矿,环保设施时停时运,选矿废水大量外排,对水体污染也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
矿产开发产生的污染加上城区生活垃圾污染,城区环境质量问题已越来越突出,西和、徽县县城过境河已其基本丧失水体功能,成为排污沟。
在西和县一条叫页水河的小溪旁,时近中午几名小女孩在小溪边洗衣服,当环保部门的人告诉这条河也受上游铅锌矿的污染,虽然水依然清澈见底但却富含铅锌等大量矿物质时,洗衣服的小女孩惊恐的目光让人难以忘怀。
没有不哭泣的河流
除了黄河、渭河、泾河,甘肃境内还有著名的洮河、大夏河、黑河、石羊河等都无一幸免。据环保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全省监测的30条河流(段)中,达标的只有14条。达到一类和二类水质的仅有6条,三类水质的有9条,四类水质的有3条,五类和劣五类水质的有12条。
大夏河发源于青海省同仁县达布热地区,在甘肃省甘南夏河县桑科乡入境与桑科曲合流成为大夏河,在临夏境内流程90公里,是临夏境内流程仅次于黄河的河流,是当地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仅临夏市用于灌溉的农田就达4.6万亩。
大夏河水质恶化,使得本来水资源紧缺的临夏各地,又面临着水质型缺水。2004年大夏河甘南段和临夏段均为III类水,市、州各级政府部门为此也采取了各种措施,关停了一批污染企业大户,兴建污水处理厂,整治河道垃圾等,但治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据当地政府负责人讲,临夏市工业基础薄弱,沿岸工业企业大多是科技含量低、规模比较小的民营企业,企业治理投资较大,个别企业法人代表的环保意识薄弱,向河道中偷排和违排污水现象时有发生,而地方环保部门由于种种原因,对企业排污缺乏相应的监控措施。对于一个缺水的地方而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得到的只是一时之利;而水环境恶化,势必影响到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
大夏河从青海入甘肃,由条条支流汇聚成河,她在滋养着沿岸人们的同时,也接纳着两岸制造的各种污染。随着流程的延伸,大夏河十分无奈地由清变浊,水质恶化。
洮河被称为黄河流域的“黄金水系”,水质也趋于恶化。定西市环保局今年1─5月的监测数据表明,洮河水质以三四类为主,污染严重,显着恶化。洮河的污染源主要为流经各地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其中工业污水又以皮革、淀粉加工业污水为主。一些小皮革生产企业,在制革过程中添加大量的化学原料,产生的污水中含有的六价铬,是带有强烈毒性的重金属污染物。这种对人体具有致癌作用的污染物,是无法通过简单的沉淀和河流自净的。’
洮河的一级支流三岔河、广通河,在临夏境内接纳了沿途小皮革企业排放的污水,遭受严重污染,两条河流的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36.2毫升/克,为V类水质,石油类1.12毫升/克,大于V类水质,氨氮1.53毫升/克,为V类水质。进入临洮境内,当地有洋芋淀粉加工企业330户,其中大型企业4户,小型企业326户。除了大企业建有污水处理设施外,大量的小企业都没有配套排污设施,许多只是经过简单的沉淀后,废水直接排入了洮河。
黑河是我国西北地区较大的内陆河,黑河水系包括大小河流36条,多年平均径流量15.5亿立方米。黑河位于河西走廊,这里丰厚的麦草是一笔可观的财富,这笔财富吸引了许多造纸业的商人,也是当地部门招商引资的有利招牌。通常,两吨多麦草可以生产一吨纸浆,而一吨纸浆可以卖3000元左右。发展造纸业的同时,黑河流域的水遭到了致命的污染,在2004年陇原环保世纪行在这里看到了不少造纸企业对黑河的严重污染,一年过去了,有关部门在加大力度的整治小造纸的污染,黑河流域整体水质有所好转,但有些造纸化工企业仍然在偷偷的向黑河排污。据了解,张掖市每年排放的1300多万吨污水中,达标放的仅占1.53%,这些污水排放在了黑河流域。
石羊河流域属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22毫米,走廊区只有150毫米,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量为15.75亿立方米,与地表水不重复的净地下水资源量1.1亿立方米,全流域自产水资源量16.85亿立方米。由于水资源短缺,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太高,石羊河水质整体较差,“十五”期间,石羊河水质多为劣V类,2004年石羊河检测结果为劣V类。
石羊河的污染曾在2002年和2003年达到了颠峰,惊动了总理,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石羊河流域工业主要为造纸、酿造及食品加工企业。而石羊河武威至民勤段则是该市惟一一条接纳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河流;石羊河和红崖山水库水质常为劣五类,属重污染。
2005年4月20日至22日,在石羊河流域治理史上值得可喜。甘肃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苏荣在民勤县就如何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批示,加快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进行了专题调研。他强调,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坚决落实温家宝总理重要指示,绝不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并提出了四条治理之策。
治理之路任重道远
2005年,由甘肃省发改委、省建设厅和省环保局联合编制了《甘肃省城镇污水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初步方案》、该《方案》确定的规划目标是到2010年省会兰州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天水、白银、酒泉、嘉峪关、武威、张掖、金昌等7市污水处理率达60%,其他城市及县城所在地的污水处理率达50%。《规划》确定“十一五”期间在全省新建或扩建80座污水处理厂及8个中水回用工程,新建、改造配套管网2258公里,总投资达55.7亿元,到2010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7138万吨/日,新增再生水利用量5000万吨/日。
天水市常务副市长冯沙驼告诉记者,一些重点企业由于负担重、效益差,环保投入严重不足,污染源治理工作进展迟缓,如天水天虹化工厂、甘谷油墨厂、奔马啤酒公司等还没有完成治理任务,已达标企业大多属于单因子达标或自然停产,防污染反弹任务十分艰巨。同时,城市环境功能区达标形势严峻,主要是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综合防治能力差,天市水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能力还比较低,满足不了城市发展的需要。
冯沙驼说,保护环境,只有全民参与,渗透到基层,才能起到好的效果。
治污要有和谐机制,“下游忙治理,上游忙排污;干流控制紧,支流排污易”这是治污缺乏和谐机制的真实写照。在甘肃有一个县因为污染和上游县打了几年的官司,但自己的污水却无节制的排到了下游的县;平凉百兴集团福利皮革厂由乡镇企业部门颁发了“环保先进企业”,但甘肃省环保局的检查人员工作检查却从来进不了门。
环保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正因为其沉重,所以谁也无法回避。如何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政府的行政管理和相关的执法部门应该认真深思,见钱眼开或者是敷衍了事,亏对的将是生活在当地的农民以及我们的子孙后代。@@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