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这一天是真正的“中秋”日,但此日不一定逢月圆,故而不一定是中秋节。“天人合一”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至高精神,这种精神表现在整个社会中,古代天子治理天下、百姓的生活节庆等等,都反映了“天人合一”之道。“秋分”这个日子也有许多表现“天人合一”的礼制、风俗或用语,以下来说说它们的文化内涵。
一、古人为何称秋分为“中秋”?
秋天有三个月,秋分这一天是秋天两分之日,正是秋天的中点,所以古人也称秋分为中秋,例如《周礼》中说:“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指的就是秋分。汉代董仲舒说的“中秋”也是指秋分,见《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至于中秋之月,阳在正西,阴在正东,谓之秋分。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一般落在阳历9月23日或24日,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等长,用中华文化的话语来说,即“阴阳相半”也,寒气暑气也相平这也是一个“中秋”的主要特征。从秋分夜开始,夜渐长,寒气也就超过暑气了。
二、秋分夜为什么要拜月?
在上古夏商周三代就有秋天祭月之礼,《周礼》郑氏注:“天子常春分朝日、秋分夕月”;唐代时“秋分,夕月于西郊”(《新唐书.志第一.礼乐一》),就在秋分时出宫殿于西郊祭祀月之神。秋分夜为什么要拜月?《大唐郊祀录》卷六的《四言诗》就可以找到解答:“月以阴德,自西而生。积水之气,作金之精。丽天成像,配日为明。”就说月是阴德的代表,而秋分则是阳消阴长的起点,所以月成了夕月之礼的主角。
三、秋分的代表鸟是什么鸟?象征什么意义?
秋分以玄鸟为代表鸟,玄鸟就是燕子。因为燕子春分来、秋分去,来去的时节和春秋二分相合,所以被视为秋分的物候象征之一。周代官职中设有“玄鸟氏”司分,就是从这个物象而来。
四、秋分的风叫阊阖风,有什么特别含意?
《易纬通卦验》记载:“立春调风至,春分明庶风至,立夏清明风至,夏至景风至,立秋凉风至,秋分阊阖(音,昌和)风至,立冬不周风至,冬至广莫风至。”秋分的风为何叫阊阖风?《史记·律书》说:“阊阖风居西方。阊者,倡也;阖者,藏也。言阳气道万物,阖黄泉也。”可知阊阖风就是西风。西方是秋分的正方位,秋分来阊阖风至,具有阳气收藏的意思,对应了秋分日往后的时日阳消阴长的内涵。
五、古人为何在秋分校正度量衡?
这是效天地之理而正人事之道的精神表现。《礼记.月令》:“日夜分,则同度量,平权衡,正钧石,角斗甬(斛)。 ”秋分和春分日都是日夜均长、寒暑平分的时候,展现自然界“平和”的现象,对应于人间“公正、公平”的精神。于是重视天道、实践天人合一的中国历朝就在春分、秋分日校正度量衡准器,齐一市场上使用的各种长度、重量、容量等度量衡的标准,实践公平交易的精神,预防买卖交易的争讼,维护社会的和睦。
六、古人为何在秋分后才行秋决?
秋决在秋分后才执行是顺生之道的作法,不让肃杀之气干扰天地万物滋荣的生气。唐代贞观中制法:“从立春至秋分,不得奏决死刑。”从春分到秋分,天地万物和人间万象处于欣欣向荣之期,就要顺其道而行让其生育滋长,以应秋冬收藏之用,过了秋分,肃杀之气明显降临,人与万物都讲“收”,此时举行“秋决”就不会干扰天地生长之道。所以古代各省死罪人犯,皆于秋分后由刑部复核定罪,在秋后处决,故称为“秋决”。
七、为何说人秋分带给人间最宝贵的恩赐?
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才能生万物。《文子.上仁》:“老子曰: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故万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生与成,必得和之精。”秋分和春分一样是阴阳“和”气的结晶,万物经过从春到秋的孕育,才能收成,秋收有赖于秋分的阴阳之和,所以秋分的“和”气是天地赐给人间最宝物的恩物。
秋天是收成的气节,秋分总阴阳之和的精华;生命临秋也以“养收”为保生,养收以保“和”。秋分,天人合一共此时,诚然“天凉好个秋!”@* #
责任编辑:李梅